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新唐书李乂传》原文及翻译.doc

li****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KB
约2页
文档ID:140614890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新唐书李乂传》原文及翻译.doc_第1页
1/2

《新唐书李乂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中书令薛元超曰:“是子且有海内名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诏雍州长史薛季昶选部吏才中御史者季昶以乂闻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叶静能怙势乂条其奸中宗不纳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帝遣使江南,发在所库赀以赎生,乂上疏以为:“江南鱼鳖之利,衣食所资江湖之生无既,而府库之财有限,与其拯物,不如忧民且鬻生之徒惟利所视,钱刀日至,网罟岁广,施之一朝,营之百倍若回所赎之赀,减方困之徭,其泽乡矣  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草定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辄驳正贵幸有求官者,睿宗曰:“朕非有靳,顾李乂不可耳!”谏罢金仙、玉真二观,帝虽不从,优容之太平公主干政,欲引乂自附,乂深自拒绝开元初,姚崇为紫微令,荐为侍郎,外托引重,实去其纠驳权,畏乂明切也未几,除刑部尚书乂方雅有学识,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会病卒,年六十八,赠黄门监,谥曰贞遗令薄葬,毋还乡里  乂沉正方雅,识治体葬日,苏颋、毕构、马怀素往祖之,哭曰:“非公为恸而谁恸欤!”乂事兄尚一、尚贞孝谨甚,又俱以文章自名,弟兄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集》,总二十卷,乂所著甚多。

尚一终清源尉,尚贞博州刺史节选自《新唐书》,略有删改)译文: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幼年丧父十二岁时,擅长写文章,年轻时与兄长李尚一、李尚贞都以文章而为人称道中书令薛元超说:“这孩子将驰名海内考中进士科和茂才异等科,几次调任万年尉长安三年,诏令雍州长史薛季昶选择部下官吏中具备御史才能者,薛季昶把李乂推荐给皇上,升任监察御史弹劾上奏无所回避景龙初年,叶静能倚仗权势,李乂列举他的邪恶,中宗不听取李乂升任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皇帝派遣使者前往江南,发放所在地府库钱财以赎生,李乂上书认为:“江南有鱼鳖之利,是衣食的依赖江湖的生育无限,而府库的钱财有限,与其拯救生物,不如忧念民众况且出卖生物之徒唯利是图,钱币天天收入,纲罗年年增加,一朝施行,百倍营求如果收回救生的钱物,减免正当贫困的徭赋,带给百姓的恩泽是很多的韦氏政变,诏令紧急,大多数诏令为李乂起草撰定进任吏部侍郎,并知制诰景云元年,晋升为吏部侍郎,他与宋璟等共同掌管选官之事,堵塞告求之道,当时人说:“李子树下没有小路改任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遇到制书敕令有不合适的地方,往往加以驳正有求官的权贵近臣,睿宗说:“不是朕吝惜,只是李乂不能通过啊!”李乂上谏停止修建金仙、玉真二观,皇帝虽然不允许,却和气地宽容了他。

太平公主干涉政事,想拉拢李乂依附,李乂坚决拒绝开元初年,姚崇任紫微令,推荐李乂任侍郎,对外说是重用,实际是免去他举发辩驳的权力,害怕李乂的明言切谏不久,授任刑部尚书李乂大度文雅有学识,朝廷称他有宰相的名望,恰在这时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黄门监,谥号叫贞遗言让薄葬,灵柩不归还家乡李乂严肃正直大方文雅,懂得治理的大体安葬李乂这天,苏颋、毕构、马怀素前去路祭,哭着说:“不为公悲恸而为谁悲恸呢!”李乂侍奉兄长李尚一、李尚贞十分孝敬,他们又都以文章知名,弟兄合编为一集,号称《李氏花萼集》,总共二十卷,李乂所写很多李尚一死时任清源尉,李尚贞任博州刺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