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 瘤,引言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常见肿瘤举例 肿瘤的病因学及发病学,肿瘤病理的教学内容,男性,女性,全球肿瘤病人死亡率,,一、 肿瘤的概念,局部组织、细胞在致瘤因子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正常调控而致相对无限制的增生,常常在局部形成肿块,称肿瘤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表),肿瘤的一般形态,1.肉眼形态 2.组织学结构,一 肿瘤的大体形态,1 .形状:球形、分叶状、息肉状、乳头状、菜花状、囊状、树根状、溃疡状等 2. 数目:多为一个,也有两个以上 3.大小:小至肉眼见不到(早期),大至数十公斤骶尾部巨大神经纤维瘤,肿瘤基本形态示意图,,,4. 颜色:切面多呈灰白色,毛细血管瘤呈暗红色,坏死呈灰黄色,黑色素瘤呈灰黑色,脂肪瘤呈黄色,绿色瘤呈绿色5.硬度:脂肪瘤质软,骨瘤则很硬 6.包膜:良性瘤多有包膜,恶性瘤没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大体形态对识别肿瘤的良恶性有很大意义二 肿瘤的组织学成分,所有肿瘤均由实质和间质二种成分构成 1.肿瘤实质:肿瘤细胞的总称,决定肿瘤组织的来源及良恶性; 2.肿瘤间质:由宿主来源的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构成,对肿瘤起营养和支持作用。
实质,间质,,,三、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上或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的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异型性正常粘膜上皮,粘膜良性增生,高分化恶性增生,低分化恶性增生,异型性表现: 1.组织结构:肿瘤细胞排列紊乱,无极性和数 目增多非肿瘤性增生,肿瘤性增生 (异型性),,2.瘤细胞异型性:未分化瘤细胞不一定有明 显异型性,而间变的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核大深染,核浆比 例近1:1有瘤巨细胞,多核,核染色质粗 糙,核仁肥大,有病理性核分裂肿瘤细胞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四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 .生长速度:取决于分化程度,高 慢、低 快,良性瘤恶变 突然长快 此外还与肿瘤的血供、激素水平等有关 2 .局部浸润:良性瘤多无局部浸润,呈膨胀性生长,周围有纤维性包膜;恶性瘤浸润破坏周围正常组织,没有完整包膜局部蔓延癌组织,,肿瘤的扩散,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不相连,但性质相同的继发性肿瘤的过程称转移,所形成的肿瘤称转移瘤 直接蔓延:肿瘤向周围组织呈连续性生长,同时破坏周围组织。
胃癌向脾蔓延,转移途径,1. 淋巴道转移:瘤细胞 淋巴管 边缘窦 局部淋巴结肿大(癌多见) 如:乳腺癌 同侧腋窝淋巴结; 肺癌 肺门、支气管旁淋巴结;鼻咽癌 同侧颈淋巴结淋巴道转移,淋巴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转移的肿瘤组织,2.血道转移:瘤细胞 静脉 肺和肝等(最多见),形成边缘整齐、散在、多发的球形结节,中央常发生坏死,近脏器表面形成“癌脐”血道转移模式图,肝血道转移癌,,癌脐,血道转移的规律,与栓子运行途径相同; 瘤细胞 血 组织器官,过程中大多被消灭,仅少数(约1/1000)形成转移瘤; 不同的恶性肿瘤,常有好发转移的脏器,称“种子——土壤”学说; 体内各脏器转移的频率不同,依次为:肺、肝、脑、骨 等3.种植性转移: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入体腔,种植在浆膜面上 如:肺癌 胸膜腔; 消化道癌或卵巢癌 腹膜腔 形态:浆膜增厚,表面癌结,血性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五、 恶性肿瘤的分级和分期,1.分级:是按肿瘤的形态表现 (瘤细胞分化、核分裂数目)来 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一般按间 变程度轻重分Ⅰ、Ⅱ、Ⅲ、Ⅳ级 (或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及 未分化)。
肿瘤的分级,Grade Definition(肿瘤分级) I Well differentiated (高分化 ) II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中等分化) III Poorly differentiated (低分化 ),,2.分期:是表明恶性瘤的进展状态:原则是: 原发瘤大小,浸润深度、范围、是否累及邻近器官; 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 目前采用TNM分期,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1.癌前病变: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子宫颈糜烂、粘膜白斑等原位癌,当异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时,称为原位癌(早期癌)基底膜完整,原位癌,3.早期浸润癌: 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下 浸润生长,但浸润的范围 较浅,其浸润深度不超过 3~5mm肿瘤的对机体的影响,肿瘤因其良恶性不同,对机体影响不同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局部的压迫及阻塞作用 恶性肿瘤分化不成熟,生长迅速,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并可发生转移对机体影响严重 部分肿瘤可分泌的激素对机体产生影响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肿瘤的命名与分类,(一)肿瘤的分类 (二)肿瘤的命名原则,(一)肿瘤的分类,肿瘤的分类通常是以它的组织发生为依据。
每一类又按其分化成熟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的不同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大类二)肿瘤的命名原则,1.良性肿瘤 起源组织或细胞+瘤(如纤维瘤、软骨瘤) 或以 镜下结构+瘤,或 肉眼形状+瘤,2.恶性肿瘤,(1)上皮源性:起源组织+癌(或形态特点+起源组织+癌) 如:皮肤上皮(鳞状细胞癌),胃肠道(腺癌),肾小管(肾腺癌)2)间叶组织源性:起源组织+肉瘤 如:纤维肉瘤,软骨肉瘤 癌或肉瘤常或多或少保留起源组织或细胞的某些特征,某些癌处于未分化状态,难推断其组织来源,称未分化癌3)某些肿瘤的特殊命名法: 组织来源不明者,按形态命名:如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上皮样肉瘤; 以人名命名:如尤文瘤(Ewing’s tumor)、何杰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母细胞瘤:恶性: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良性:软骨母细胞瘤、肌母细胞瘤; 恶性瘤:如恶性畸胎瘤、恶性黑色素瘤;,习惯命名:白血病、精原细胞瘤; 内分泌肿瘤:肿瘤细胞分泌激素名+瘤 如:胃泌素瘤、胰岛素瘤、APUD瘤 恶性者前面加“恶性”。
畸胎瘤,属混合性肿瘤; 来源于两个胚层或三个胚层的成熟或不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称为畸胎瘤,多见于卵巢或睾丸牙齿,,常见肿瘤举例,常见肿瘤安其组织学来源的分类有: 上皮组织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其它肿瘤,一、良性上皮性肿瘤,(一) 乳头状瘤:发生于覆盖上皮部位:皮肤、胃肠、乳腺导管、膀胱、肾盂等上皮及其下血管、纤维组织向表面呈乳头状增生,外观呈菜花状瘤细胞排列与极向与正常上皮相似间 质,,实 质,,(二)腺瘤:来源于导管和腺上皮的良性瘤肝、肾、肾上腺发生的良性瘤也称腺瘤息肉状腺瘤(低倍),二 、 恶性上皮性肿瘤,(一)鳞状细胞癌 好发部位:皮肤、唇、舌、咽、食管以及子宫颈管、支气管等肉眼:常向表面生长呈菜花状,或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其下浸润性生长 镜下:癌组织呈条索状或团块状(癌巢),浸润于上皮下结缔组织,分化好的鳞癌,癌细胞无角化,无细胞间桥口唇部鳞状细胞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显示角化珠),癌巢,角化珠,,(二) 基底细胞癌:常见于脸部、眼和鼻附近老年多发开始呈乳头状,以后溃烂形成侵蚀状溃疡肿瘤生长缓慢,癌细胞与皮肤的基底细胞相似排列呈条索状或假腺样。
有的有黑色素沉着可见溃烂处形成溃疡,,,(三)移行细胞癌:来源:泌尿系统的移行上皮呈乳头状生长,多发或单发,基底有浸润癌细胞围绕基底组织轴心,多层排列,细胞呈梨形,无角化四)腺癌:来源:腺泡、导管或粘膜表面的腺上皮肉眼形状多样,可呈息肉状、溃疡状或弥漫性浸润;也可为囊状最常见于胃、结肠、乳腺、肺等胃腺癌,,,组织结构:三种基本形式: 1.高至中等分化腺癌; 2.实体性腺癌:异型性大,不形成腺体;又分硬癌、髓样癌M:病理性核分裂 G:腺腔,高分化腺癌,,3.粘液性腺癌:多见于胃、结肠来源 粘液腺癌:粘液大量分泌 形成粘液湖; 或粘液聚集于细胞内形成印戒状细胞 印戒细胞癌印戒细胞,粘液池,,,三 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一) 纤维瘤:实性结节、有包膜、切面灰白色、编织状 镜下:瘤细胞相似于纤维母细胞,间质为血管 (二)脂肪瘤:好发于皮下组织,有包膜,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纤 维 瘤,,,脂 肪 瘤,,,(三)平滑肌瘤:多见于子宫,圆形有包膜,质实、灰红色。
镜下:瘤细胞似平滑肌细胞,呈束状排列,交错呈编织状多发性平滑肌瘤,平滑肌瘤,低倍,高倍,,(四) 脉管肿瘤:毛细血管及海绵状血管瘤 前者常见于皮肤,后者多见肌肉间或内脏(肝)眼的毛细血管瘤,,(五)软骨瘤: 外生性软骨瘤:多见于手或足部小管状骨; 内生性软骨瘤:位于骨髓腔内,多见于儿童手、足部,也可见于长骨六)骨瘤: 象牙样骨瘤,见于长骨; 骨软骨瘤:也称软骨性外生性骨疣:常见于长骨干骺端肿瘤从表面至里面分三层: (1)外:纤维性软骨; (2)中:软骨帽盖; (3)内:松质骨癌与肉瘤的区别,恶性间叶组织肿瘤(肉瘤),纤维肉瘤,好发部位:韧带、肌束间隔、皮下组织 肉眼:边界尚清楚,切面鱼肉状,分化好者,瘤细胞与纤维瘤相似,分化差者有明显异型性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肿瘤的病因学 肿瘤的发病学,肿瘤的发病学,,肿瘤的病因,一、 化学致癌物: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 二、辐射致癌:紫外线、x线、核聚变、放射性核素等; 三、病毒致癌:RNA致瘤病毒及DNA致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