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女神现在用法的来源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04KB
约4页
文档ID:40629759
论女神现在用法的来源_第1页
1/4

论论““女神女神””一词一词““妓女妓女””义项的来源和当下使用情况义项的来源和当下使用情况写这个题目的原因是在网上看到了一条微博,内容是“女神”一词的意思女神”有两个义项:第一个是指女性的神明或至尊,第二个是旧代指妓女第一个义项众所周知,至于第二个就让很多人和他们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时下年轻人口中梦里都会梦到的女神怎么就带有妓女的意思呢?发布微博的作者查的词典是百度百科,由于百度百科相比于传统词典不具备权威性,所以为了考证其真实性,我去查了一下其他比较有权威性的词典 《辞海》上查找“女神” ,释义如下:“诗集郭沫若作1921 年出版收诗五十六首, 《序诗》一首其中《凤凰涅槃》 ,表现诗人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炉中煤》 、 《棠棣之花》等,抒发了对祖国真挚的爱;《天狗》 、 《太阳礼赞》等表现了破坏旧传统的叛逆精神;《地球,我的母亲》等宣扬万物与自我相结合的个性力量作品反映了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构思新奇,想像丰富,比喻独特 ”不仅没有找到网上说的第二个义项,连第一个义项我都没找到 《新华字典》上查询的结果相同其他字典搜索“女神”出来的结果大同小异,不过有些倒是有“女性的神明或至尊”这一含义,比如维基百科,但还是搜索不到第二个义项。

那“旧代指妓女”这个义项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词是怎么在社会生活中用着用着就跑出了“旧代指妓女”这一个义项的?由于在网上查阅没有找到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参考,所以本文基于我有限的社会语言学知识尝试去说明这个问题后来我想了一下,既然辞海上关于“女神”的解释是指郭沫若的诗作《女神》 ,这多多少少意味着在此之前基本上很少出现“女神”这一词的说法,结合我的古代文学史知识,这一点是可以成立的那既然不称为“女神” ,但古代又确实有女神这个东西存在,那古人称女神为什么?翻一下古代文献可以很容易知道,古代称女性的神明或至尊是不叫做“女神”的,而是“神女” 于是我又去查了一下“神女”的意思《辞海》对神女解释如下:1.谓巫山神女 《文选.宋玉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赤帝女曰姚姬(一作'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又《神女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按,所云神女之梦,事本假托,为寓言讽主之作 2.谓妓女因宋玉《高唐赋》中有“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之语,后因以借指妓女。

3.泛指仙女 4.鹊的别名 5.燕的别名《新华字典》和《辞海》保持了一致性,就连不怎么靠谱的百度百科也和《辞海》的释义保持了一致性,因此可以保证正确性可见“女神”中的两个义项都是从“神女”中过来的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之前人们基本用的是“神女”而不是“女神” ,而后来出现了“女神”一词,并且风靡起来了,由于语言的使用本来就是服务于人们的交流,于是“神女”的一些义项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女神”一词当中,并且开始取代“神女”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那么是什么时候“女神”一词开始逐渐被人们使用的呢?为了寻找这个答案,可以尝试看“女神”一词是什么时候被权威词典收录的假设权威词典都已收录,那么社会生活中这个词肯定已经被大众普遍使用以及认可了《辞源》之中查找“女神”的时候,里面没有这个词 《辞源》的收辞下限止于 1840 年,再加上相关资料,在此之前除《元史・祭祀志五》称天妃妈祖为“南海女神”外,在浩如烟海的其余各典籍中,还不易见到这个词,可能这是为什么《辞源》没有收录“女神”的原因,因为用得实在太少,非主流再凭借原先《辞海》上对女神的解释,只有一个义项,那就是郭沫若的《女神》 基于此,我们可以大致推出一个结论, “女神”一词的时髦,是在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

发韧于 1916 年,出版于 1921 年的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可谓这一称谓的大称于是在新文学作品特别是翻译作品中“女神”一词迅速取代了“神女”二字于是我们现在大致搞清楚了“女神”和“神女”的关系,粗略来讲,可以说“神女”为女神古称 “神女”与“女神” ,均系中国文学对神话中神祇女性的称谓,但二者的使用时间不同, “神女”多见于古籍,而“女神”多见于现当代所以要是想要了解“女神”中古代妓女的义项是怎么来的,去找“神女”中如何出现了“谓妓女”的原因就好了根据《辞海》的第二个义项:“谓妓女因宋玉《高唐赋》中有‘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之语,后因以借指妓女 ”谈到《高唐赋》不得不说到宋玉的另一篇赋——《神女》赋 《神女》赋继《高唐赋》而来,同样写到了巫山神女,在宋玉的影响之下,东汉末年杨修、陈琳、王粲和西晋张敏都作过《神女赋》 《高唐赋》中的“妾,巫山之女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巫山神女,这是“神女”为什么会具有“妓女”意思的关键人物根据义项解释,因为巫山神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这一举动放到21 世纪按照我们现在的价值观都可以算是挺奔放,在礼教森严的古代人眼里看来肯定不用说,近似下流无耻,和妓女无异。

毕竟哪有女孩子家家的刚认识就投怀送抱,主动要求男方上床睡觉的,所以后来就被看成了妓女后来这种解读流传得越来越广,于是就逐渐被大部分人接受事情大致就是这个样子的但其实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神女是很冤枉的原始社会未曾受到任何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束缚,神女“愿荐枕席”这只是一片赤裸裸的原始激情和欲望的自然流露,是人性的直接张扬这种随意放任的性关系是原始初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对于原始时代“自由”婚姻的朦胧回忆就是说,在原始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上,确实存在着无限制的随意婚姻和自由放任的性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顺应原始社会的状况的因此后人用儒家的评判准则而不是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去看,是很容易得出巫山女神这一行为和“妓女”差不多的结论来的无奈的是,语言的使用社会生活中的广大群众说了算,没有什么对不对,用的人多了,错的也自然成了对的这么一来, “神女”中就出现了借指妓女的意思同样多出了其他意思的还有“巫山云雨”以及“阳台之下” 这两个词都出自于《高唐赋》 ,现在一个用来借指性行为一个形容约会私密的地方,和“神女”的命运有点相似,都是被人用某种角度去解读然后流传开来最后被大家所接受,成为了词语的义项之一然后回到现在,现在年轻人大多数时候说的“女神”和词典里面的又不一样,既不是指女性的神明或至尊,更不是指妓女。

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现在女神的意思多指如下:1、少年对于喜欢的、热衷的魅力女性的一种爱称亦有男人极度有好感的女性的定义也指部分美好现实形象2、粉丝对其偶像的爱称女神一词最早诞生西方神话故事中后来传入东方,但并不普及近年来因网友用于形容赵雅芝才逐渐火红于网络后来,这个“女神”就渐渐传开了3、在时下最流行的词汇里,女神已经成为屌丝心中不可逾越的代名词,在屌丝眼里,可望而不可及的女人统称为女神4、男性在追求女性、或者恋爱期间对喜欢的女性的一种赞美性质的称呼,常见于电影、剧本中,目前生活中男女间也有女神的称呼,表现男性对于女性的尊重与赞美 由于互联网等现代媒介的产生,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呈现出了指数级的提升,相比起之前口耳相传、报纸书本等传统媒介,当下人们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出现了很多变化语法在变化之中是最慢的,但是近几年来依然有新的语法现象出现,比如说“被幸福” 、 “被就业”等“被”字加各种成分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词汇的变化一般是最明显的,每年都会有之前从未听过的新词语出现,因此“女神”一词在当下出现了这么多原本没有的意思也不足怪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女神”一词的变化尝试梳理下对词汇意义变化的态度,很多专家试图为某些词汇的误用或者滥用正名,但是通过“女神”这一词的情况,从刚开始的“女性的神明”到“谓妓女”再到“女神”再到上文中的四个义项,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到现在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情况下,想要以个人或者团体的力量去改变是很难做到同时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在使用过程之中不会产生混乱或者阻碍人们的交流,完全无可厚非。

语言的产生本来就是服务于人们的沟通交流,大可不必过于担心这个问题当然,这和本文主要论证的东西无关,可以算是题外话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