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整理轴对称.doc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KB
约4页
文档ID:553487160
2023年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整理轴对称.doc_第1页
1/4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整理:轴对称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整理:轴对称,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定义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应点3、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5、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二、重点1、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2、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3、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如何做对称轴: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我们只要找到一对再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同样,对于轴对称图形,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6、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轴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或中线相等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的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底角到一腰的距离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到两腰的距离相等]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9、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1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之一: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三、注意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1、(x,y)关于原点对称(-x关于x轴对称(x,-y)关于y轴对称(-x,y)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通过对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整理:轴对称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第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