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现状分析及草案方案深化及总图指引详细设计及分图指引今天汇报提 纲1 认知背景2 综合分析3 规划草案4 下步工作PART01 认知背景认知工作要求•《宝安总总体城市设计设计 》•《深圳市宝安303-02&303-05号片区【石岩中心地 区】法定图则图则 》 认知地域特色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检讨与对策》(2001-2005) •《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 •《深圳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空间发展规划》 •《深圳市西部高新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 •《宝安总体城市设计》 •《深圳市宝安303-02&303-055号片区(石岩中心地区)法定图则》结论结论 :各层层次相关规规划要求进进一步发挥发挥 其地理区位、 交通条件、自然生态态以及产业资产业资 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优势 , 特别别是关注山、水和谐谐共生的优质优质 自然载载体,打造一个 环环境优优美、特色鲜鲜明的生态态式小城 认知工作范围236.03ha深圳市一个“小城”… …的城市设计我们的任务:将现状发展条件、《宝安总体城市设计》和《深圳市宝安303-02&303-05号片区【石岩中心地区】法定图则》成果作出叠加影响分析.深化制定 本次城市设计的策略 .PART02 综合分析[虚体要素] + [实体要素] + [人的活动] =城市自然环境、空间环境 建筑 活动分析自然环境[山][山][水]真实的小城……总总体城市设计设计法定图则图则结论:通过廊道、视线加强山-水-城联系分析空间环境[街道]+[场所](绿地、广场)分析户外运动公园雕塑公园宗祠广场社区公园结论:要求进一步细化骨架, 强化与重要活动地点连接。
空间环境——绿地分析[部分需要转换功能][需要强化设计的道路]结论:要求以支路为骨架,强 化街道尺度的设计,同时注重 现状缺失的人行道设计空间环境——道路分析结论:要求保持混合利用、连 接重要公共建筑节点和沿街商 业街区实体环境——功能A、核心地区混合功能利用模式 A、一般地区用地兼容模式 分析实体环境——体量由轨道交通引入的城市开发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分析实体环境——体量门户地区形象对建筑高度的要求分析实体环境——体量分析人的活动[现状活动聚集的场所][结合绿地广场公园的休闲、观赏活动][结合公共建筑的商业、文化活动][居住社区内部活动]分析人的活动[结合绿地广场公园的休闲、观赏活动][结合公共建筑的商业、文化活动][居住社区内部活动]分析人的活动[结合绿地广场公园的休闲、观赏活动][结合公共建筑的商业、文化活动][居住社区内部活动]能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较少,环境质量喜忧参半分析人的活动[结合绿地广场公园的休闲、观赏活动][结合公共建筑的商业、文化活动][居住社区内部活动]商业及文化等公共设施稀缺分析人的活动[结合绿地广场公园的休闲、观赏活动][结合公共建筑的商业、文化活动][居住社区内部活动]社区内活动丰富人气较旺但环境较差,缺少文化活动分析人的活动1 缺少文化类活动2 缺少大型公共活动3 能够容纳公共活动的空间质量一般4 活动聚集点之间联系较差5 公共设施布置缺乏对人活动的考虑[结论]分析人的活动1 增加公共空间的种类和数量(与文化类公共设施相结合)2 增加社区级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布点3 提高现有公共空间环境质量4 保证可达性,增强步行联系—步行系统5 创造复合型公共空间---混合功能[提高居民活动频率的办法]分析结论结论1: 保证视廊,注重山、水、城之间的渗透关系结论2: 小城的特色在于重点对街道尺度进行塑造结论3: 加强绿色主构架、人行步道与重要活动地点的联系结论4: 积极维护混合利用的可能性结论5: 合理设置高度分区和标志物,保证可视性PART03 规划草案草案设计定位发展目标 -------以产业配套服务为主导的西部高新组团南部城区的生态型综合服务中心。
城市设计总体目标 -------融合自然、产业、人文环境特色的生态型小城的中心草案视廊思路1:结合空间序列视景的原理,沿 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形成视觉通廊网络,将城 区外的绿色山体景观引入城中来思路2:滨河景观带贯穿整个区域,在 河道线形改变处或开敞处与主要的广场形成 视线上的联系,强调视觉连续性,形成视觉 通廊,做到“显山露水”,强化小城的山水特 色草案特色分区思路1:考虑混合利用核心区 提供人们多样的活动的机会思路2:分6个区草案形态控制思路1:根据视廊的控制要求形成高— —低——高——低的空间序列,和周边绵延 不绝的山体的相映成趣 思路2:通过对 门户入口、标志物、重 要节点、景观路以及两条活动带的控制进一 步塑造城市形态草案高度分区思路1:轨道站300、500米思路2:沿河50米禁止高层草案高度分区草案绿地&广场思路1:结合景观路确定林荫大道连接广场、重要绿地公园设置适合步行尺度 的林荫小路思路2:将城区内外绿化相互渗透,形 成内外交融的生态绿化系统草案开放空间&步行系统思路1:步行系统强调可步行性,而非 传统意义上的人行道通过步行系统的设计 体现宜人的城市尺度思路2:结合石岩河组织连续的人行步 道和自行车道,将滨水景观带、公园、绿地 以及商业核心区和公共设施有机连接起来。
思路3:通过步行系统组织各类公共活 动草案交通系统思路1:强调合理性及可达性思路2:根据街道的分类选取 地块的主要出入口草案退后红线思路1:按道路功能分类思路2:结合开放空间构思草案街道街廓思路1:按退线-开放空间得出思路2:重点控制街廓A+B+C+D+E…草案设计总图草案绿地系统设计指引绿色开放空间宝石东路与吉祥路交叉口绿地、纬六路与官田路交叉口两侧绿 地以及原有 的街道办门 前绿地 主要绿廊 石岩河两侧、中心活动绿带 、林荫大道(田心大道、石岩大道、羊台山路 ) 绿色步道林荫小路及其他道路绿化、隔离绿化等形成的绿色步行空间公园核心区内四处公园:罗租公园/攀岩公园/[构成][设计导引]■绿色开放空间:以绿化为主,植物配置选择乔木、 灌木以及草坪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丰富 的绿植层次,避免单一化设置,但可 以考虑不同绿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绿色开放空间的设施配置如座椅、垃 圾桶、亭等充分结合人的活动需 求,要求无障碍设计,并保持开放空 间的开敞性、可达性及安全性草案绿地系统设计指引[设计导引]■林荫大道:林荫大道结合景观路控制,是主要的绿色视廊行道树宜 选用高大乔木,常绿树与阔叶树相结合,适当片植观花树 种。
道路中间设置隔离带,隔离带的绿植不宜过高,避免 遮挡行车视线图示以田心大道为例)草案绿地系统设计指引[设计导引]田心大道■林荫大道:林荫大道结合景观路控制,是主要的绿色视廊行道树宜 选用高大乔木,常绿树与阔叶树相结合,适当片植观花树 种道路中间设置隔离带,隔离带的绿植不宜过高,避免 遮挡行车视线图示以田心大道为例)草案绿地系统设计指引[设计导引]■林荫小路:林荫小路为联系社区内节点及公园等主要开放空间,需要 创造良好的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环境尽量选择高大的乔木 阔叶遮挡日晒,人行路单侧(或双侧)的灌木建议选用观 赏性较强的绿植(如鸡蛋花等)并注意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要求无障碍设计及街道设施的配置 草案绿地系统设计指引[设计导引]■滨河绿化:人工景观较突出的区段的步行散步径种植柳树等水边植物 ,创造多样化的提岸断面以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要自然景观较突出的区段形成榕树等乔木为主,其他植被 为辅的多层次自然驳岸绿色岸线草案绿地系统设计指引[设计导引]■公园:公园建议全部免费结合周边居住社区设置出入口,出入 口宜设在交通便利的方向,并设置公园标识系统公园内 要求无障碍设计,可多设置步行小径、健康步道等 。
以罗租公园为例:草案绿地系统设计指引[设计导引]■植物配植:大王椰子榕树红背桂马缨丹锦绣杜鹃枣椰鸡蛋花草案节点草案节点122345678812345678地铁站商业性广场商业及商务区商业及金融区商务办公区公交场站小学商业及住宅区PART04 下步工作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现状分析及草案方案深化及总图指引详细设计及分图指引下步工作1、城市设计研究报告(包括现状调研报告、总图策略与控制指引、节点设计)2、管理实施手册(分图城市设计图则/导则、弹性控制原则、分期实施建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