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3.83KB
约7页
文档ID:19470459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_第1页
1/7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目题( 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1.为什么自然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如何理解物质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什么关系?(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北京高考)人们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辨析: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节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2.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辨析:判断某种现象是不是物质现象,不是以是否看得见、摸得着为依据,而是根据物质的含义来判断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就是物质现象,如生产关系、电场、磁场等都是物质现象3.因为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物质是不可认识的×)辨析: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既说明物质是客观实在性,又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础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正确理解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含义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含义 理解 意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本原性,从而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但不是所有事物都会被人们马上认识,这需要一个过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 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将物质混同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缺陷(2)明确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区别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联系(1)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2)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3)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特别提醒]人能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识为转移(1)人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由一种物质的东西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2)人在制造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时,必然以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必须利用自然物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人们不能凭空或者随心所欲地制造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典例应用](上海高考)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 ”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解析]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答案为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A 不当选;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无关,C 不当选;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D 不当选。

[答案]  B比较“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内涵不同客观实在是对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本原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是指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区 别外延不同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联系①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②客观存在不仅包含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目题( 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为什么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1)从产生和发展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从构成要素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融会贯通]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辨析: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方面得到证明2.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辨析: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三者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影响社会的发展,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1)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2)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生产关系也是客观的,因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是客观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3)从人类社会的本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典例应用]有一个美国高官说, “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为了证明‘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才能,他们摧毁了‘支持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推翻,主导了中东和平进程,现在又干涉朝鲜与伊朗核问题……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得出‘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 ”结论,这种观点(   )A.是不可知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B.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C.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D.是一种唯心主义自然观[解析]  不可知论是认为人类没有认识世界的可能性,A 错误;材料中心在于“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 ,显然违背社会的客观性,答案为 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C 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所指;材料并非对自然界的看法和观点,是历史观,D 不当选[答案]  B图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1.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 50 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 46 亿年之久。

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产物解析:选 B 材料旨在表明天体的形成和发展, A、C、D 不符合题意;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B 正确且符合题意2.下列各选项都是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物质就是有形或无形的东西B.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微粒构成的D.桌子、凳子、山、水…… 具有具体形态的东西都是物质解析:选 B 根据物质概念可知,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 项符合题意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有本质区别,A 、C 、D 三项均错误3.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 ,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融会贯通]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与“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③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 B “物质是永恒的 ”指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说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故二者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客观与客体的关系本题选 B 项知识点二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故不具有物质性 ”下列能反驳该观点的是(    )A.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 C.社会运动的载体是人类的活动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解析:选 B 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尽管打上了人的烙印,但由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故人类社会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B 符合题意A 与题意不符C 错误,社会运动的载体是生产方式 D 不能反驳题干中的观点,排除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的下列要素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有(   )①地理环境 ②人口因素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④人类思维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 A 人类思维是主观世界的组成部分,可排除①②③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选 A6.恩格斯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

这句话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物质性B.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生产和再生产C.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物质性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与自然界没有关系解析:选 C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题干强调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 发展的基础,答案为 CA 与题意不符,材料说的不是自然界 B、D 错误,因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7.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做反物质1928 年狄拉克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1997 年美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上方 3 500 光年处,发现有一个反物质源,2002 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研究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说明(   )A.世界的本质并非物质的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解析:选 D 反物质的存在是客观的,是物质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反物质的存在说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 说法正确; A 说法错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材料体现的是人有意识地认识世界,B 与题意不符; C 反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