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泄洪道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4.1概述泄洪洞混凝土工程包括泄洪洞进水口、泄洪洞洞身、出口工程(包括出口挑流鼻坎、出口边坡及上部危岩体处理、出口预挖冲坑及河道整治)、通风洞及通风竖井工程、11#堆积体处理、施工支洞及探兩封堵、左岸配电中心等泄洪洞进水口包括进水渠、进水塔和联系平台进水塔采用岸塔式结构,3个进水塔之间相对独立,塔顶高程834.Om,塔体尺寸40mx28mx69m(长x宽x高),轴线距离约51m泄洪洞洞身为无压隧洞,由上平段和龙落尾段组成本标段洞身工程仅包括2#、3#泄洪洞洞身以及1#泄洪洞桩号0+14m以前的洞身泄洪洞进口工作闸门下游接明流上平段,洞身断面为城门洞形,上平段底坡为0.015,断面尺寸为15mxl8m(宽x高),直墙高14.Onu1#〜3#泄洪洞上平段长度分别为1908m、1846m和1710m通风洞为城门洞型上平段下游接龙落尾段,龙落尾段由渥奇曲线段、斜坡段和反弧段组成经侧掺气突扩后,龙落尾段洞身断面尺寸为(15〜17.1)mxl8m(宽x高)城门洞型,直墙高14.0m泄洪洞出口工程包括出口挑流鼻坎、出口边坡及上部危岩体处理、出口预挖冲坑及河道防护1#泄洪洞出口挑流鼻坎为左长右短的斜切鼻坎,挑坎反弧半径70m,起点高程650.0m;挑坎末端高程658.00〜667.24m,反弧挑角为27.66。
〜41.08°,鼻坎长33.5〜47.0mo2#泄洪洞出口挑流鼻坎采用右边墙向下游收缩的扭曲鼻坎,起挑高程650.Om,鼻坎末端高程660.27m〜667.52m,出口挑角为35.58〜43.40鼻坎长33.0〜45.Om左边墙为半径400m的圆弧,右边墙为10m长的直段接一半径200m的圆弧3#泄洪洞出口挑流鼻坎采用右边墙向下游收缩的扭曲鼻坎,起挑高程648.Om,左右侧反弧半径分别为64m和55m,鼻坎末端高程659.29m〜665.32m,出口挑角为37.67〜43.40鼻坎长39.0〜50.Im;左边墙为半径400m的圆弧,右边墙为10m长的直段接一半径200m的圆弧混凝土工程部位及主要工程量见表4-10表4-1 混凝土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及内容单位工程量备注1进水口工程C153m519522C,o253m5105733m51844CM0m32242675C303m29606C353m54877CM03m15008钢筋制安t129109环氧砂浆3m610止水铜片m58511651型塑料止水片m58512泄洪洞洞身工程CM0m314282413Coo4O3m17334314Cw603m4852915钢筋制安t2697116止水铜片m136617651型塑料止水片m2184518泄洪洞出口工程Cw203m100019C203m1290020C25m317091921Cdo3O3m10113622Cw603m1354523止水铜片m20024651型塑料止水片m20025钢筋制安t1347126通风洞及通风竖井工程C253m1315827钢筋制安t4632811#堆积体工程C20m31096929C253m6479530C303m6426031钢筋制安t875632651型塑料止水片m200033施工支洞及探洞封堵工程C253m100004.2施工程序与进度安排(1)泄洪洞进水塔施工程序1) 泄洪洞进水塔总体的施工程序:1#、2#、3#泄洪洞进水塔EL768m平台形成后,进行M900塔机的安装、调试,然后进行塔体混凝土浇筑;1#、2#、3#泄洪洞进水塔塔体後完成以后,再塔后混凝土回填施工;1#、2#、3#塔体混凝土交错上升施工,单个塔体具体施工顺序如下:底板开挖、底板基础清理一进水塔底板第(1)、(2)层施工(第(1)层厚度为1.5m,第(2)层为2m)—底板固结灌浆,同时完成引渠浇筑和移动式M900塔机安装、调试一底板第(3)层混凝土施工一第(4)层〜第(25)层逐层浇筑。
2) 泄洪洞渐变段的施工程序渐变段长度15m,整段一次完成,分两层施工,施工程序为“先底拱、后顶拱”,底拱釆用组合钢模板施工,顶拱釆用满堂架支撑,组合钢模板施工混凝土釆用8.Om3搅拌车运输,HBT80混凝土泵泵送入仓3) 泄洪洞上平段的施工程序2#、3#泄洪洞上平段同时施工,砕运输从进水口进入,彼浇筑方向均从上游向下游方向进行施工上平段的衬砌程序为“先底板、后边顶拱”,衬砌分段长度L=12.Om,局部L=U.4m和4.8m,其中2#泄洪洞L=12.Om共有151段;3#泄洪洞>12.Om共有140段;2条泄洪洞上平段分段总数共计291段4) 泄洪洞龙落尾段的施工程序2#、3#泄洪洞龙落尾段施工顺序:先施工2#泄洪洞,再施工3#泄洪洞2#泄洪洞龙落尾段混凝土从泄洪洞出口进入,3#泄洪洞龙落尾段混凝土从1#施工支洞进入龙落尾段的衬砌程序为“先边顶拱,后底板”,衬砌分段长度>9.Om,局部L=7.7m和10.42m,其中2#泄洪洞L=9.Om共有46段;3#泄洪洞L=9.Om共有51段全部龙落尾段分段总数为97段5) 泄洪洞出口挑坎的施工程序泄洪洞出口挑坎混凝土顺序:先施工3#挑流鼻坎,再施工2#挑流鼻坎。
泄洪洞出口挑坎混凝土施工程序釆用“先基础结构、再边墙、后耐磨层、最后浇筑剩余部位”的施工程序泄洪洞基础结构分层釆用3m一层,1#泄洪洞挑流鼻坎分12层,2#泄洪洞挑流鼻坎分11层,3#泄洪洞挑流鼻坎分10层边墙分层釆用3m一层耐磨层施工先施工底板,再施工边墙部分,边墙分层釆用3m一层6) 挡墙及贴坡的施工程序泄洪洞11#堆积体、13#堆积体及河道防护布置有6m高和8m高挡墙,挡墙分三层,从下往上施工,8m高挡墙第一层高2m,第二高2.6m,第三层高3.4m,6m高挡墙第一层高1.35m,第二层高2m,第三层高2.35m贴坡混凝土分段分仓为10.Om2)施工进度安排详见施工总进度计划章节内容4.3施工布置4.3.1施工道路布置泄洪洞混凝土施工使用的主要施工道路包括:1#道路、3#道路、4#道路、7U道路、103#道路、301#道路、506#道路、604#道路、703#道路、1#施工支洞及各部位临时施工道路各施工道路特性见总平面布置关于道路及支洞设计4.3.2施工机械设备布置(1) 拌和楼布置本标段临时工程的混凝土由新建村临时砂石混凝土生产系统供应,供应地点为新建村临时砂石混凝土生产系统出机口。
主体工程的混凝土(不包括喷射混凝土)由位于右岸上游的三滩混凝土生产系统和左岸下游的荒田混凝土生产系统供应,供应地点为各混凝土生产系统出机口三滩混凝土生产系统由业主提供,位于上游右岸三滩村4#公路旁,高程EL690.00m,主要负责泄洪洞进口段和泄洪洞洞身上平段混凝土生产荒田混凝土生产系统由业主提供,位于下游左岸荒田工区1#公路旁,高程EL660.00m,主要负责泄洪洞洞身龙落尾段、出口段、11#堆积体、13#堆积体和泄洪洞预开挖及河道防护混凝土生产2) 混凝土浇筑设备1)进口设备布置泄洪洞进口混凝土施工,布置2台M900移动式塔机,1台25t汽车吊,1台TB110G布料机两台M900塔机同轨运行;塔机轨道中心线桩号泄0-047.00,轨距10m,覆盖范围50m,吊6n?或3廿吊罐施工,主要负责进水塔混凝土和覆盖范围内贴坡混凝土施工汽车吊负责顶部EL834.00m平台配电中心混凝土施工TB110G布料机负责底板混凝土施工2) 洞身设备布置泄洪洞洞身混凝土施工,布置3台自动升送钢模台车,3台HBT80混凝土泵,2台TB110G布料机;其中2#泄洪洞上平段和3#泄洪洞上平段各布置一台,台车长宽高为12mX15mX18m;龙落尾段2#泄洪洞和3#泄洪洞共布置一台,台车长宽高为9mX15mX19.2mo底板釆用隐轨滑模浇筑,边墙釆用自动升送钢模台车自带的卷扬机配1.5蛆料斗常态混凝土入仓,HBT80餘泵用于顶拱浇筑。
3) 泄洪洞出口设备布置泄洪洞出口混凝土施工,布置1台MQ600B门机,1台HBT80混凝土泵,一座钢栈桥;先施工3#泄洪洞,门机布置在出口右侧EL670.00m平台,负责3#泄洪洞出口挑流鼻坎和覆盖范围内混凝土施工3#泄洪洞施工完成后,门机拆除,然后安装在1#泄洪洞出口和2#泄洪洞出口之间的EL670.00m平台,门机为移动式门机,门机轨道长50m,工作范围50m,负责1#和2#泄洪洞出口挑流鼻坎混凝土施工;钢栈桥连接506#公路和一期门机处EL670.00m平台,为门机部件运输到及混凝土运输提供条件HBT80砕泵负责门机覆盖范围外贴坡混凝土施工5)其他部位混凝土施工设备布置11#堆积体、13#堆积体、泄洪洞出口预挖冲坑及河道防护部位主要是贴坡混凝土和挡墙施工,布置1台QUY100履带吊和2台HBT80泵4.4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确定4.4.1混凝土原材料(1) 依据《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检测水泥的比重、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2) 依据《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检测骨料的物理性能:比重、吸水率、超逊径、针片状、云母、压碎指标、各粒径的累计重量百分数、砂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等。
3) 依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检测砌石、砌砖的干、湿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吸水率等4) 依据《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对各品种高效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进行检测择优,检测项目: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最优掺量和抗压强度比,选出1〜2个品种进行混凝土试验5) 依据《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477)对不同速凝剂掺量检测其净浆凝结时间、I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比、细度、含水率等6) 拌制喷射混凝土混合料的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和速凝剂±2%,砂、石±3%7)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其配合比除满足CECS38:2004中的规定及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 钢纤维掺入量应通过试验选定,并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2)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GB50086-2001和DL/T5181-2003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 搅拌混合料时,宜采用钢纤维播料机向混合料中添加钢纤维;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min;② 钢纤维在混合料中应均匀分布,不得成团;③ 混合料的水平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8) 拌和用水质量应符合DL/T5144-2001的规定。
4.4.2混凝土配合比(1) 各种不同类型结构物的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选定最佳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施工参数和质量控制标准等,其试验方法按DL/T5150有关规定执行并将试验报告提交监理批准2)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将各种配合比试验的配料及其拌和、制模和养护等的配合比试验计划报送监理3)常态混凝土性能试验根据合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