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教学 活力课堂——鱼台县实验中学教学管理与改革案例一、发现问题我校是鱼台县唯一一所县直初级中学,有37个教学班,近2800名学生,教职工近200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老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课改的精髓并没有完全渗透进每位老师的心田有的老师上课依然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有的老师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提一些不必提或学生已知道答案的问题,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等等根据学校的成绩分析和各项统计数据,我们发现这些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科成绩均不甚理想,和其他一些老师的差距甚大我校结合身边实际和相关文献,毅然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式,积极倡导“激情教学、活力课堂”二、措施引导1、引导激情教学,打造活力课堂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方式,磨灭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课堂上主动性很差,他们学习学科知识,整体上就是老师们在“牵”着走,这种被动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我们通过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借鉴知名学校成功的教学经验,认真领会“激情教学、活力课堂”的课改理念,激情教学就是老师用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情绪,在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持久性,师生合作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美国一位著名的教授曾经说过: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老师!是的,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平平淡淡激情的教授富有感染力,激情的课堂鲜活生动激情的教师富有感染力,激情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通过专题会议、讲座、发放学习资料,我校老师们明白了,激情不是单纯的热情教师的激情教学源于一个“勤”字,勤读书,勤思考、勤练习丰富的现实生活感悟和教师自身经历都可以点燃教师的激情例如政治学科,中学生比较反感,认为是最无用的一门学科原因就是政治课理论性强,脱离现实生活我们召开政治老师座谈,使他们明白要想构建政治课堂,就要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使教学贴近并回归生活,这样使抽象的政治理论变得鲜活形象起来,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直觉经验联系起来,打造高效政治课堂例如语文学科内容琐碎,知识点复杂,对课文内容了解不够透彻,老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学生引领到文章的境界中来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是老师的童年趣事都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例如鲁迅的文章初中阶段所选的鲁迅的文章很多,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讲讲自己童年趣事,少年求学的故事中年人,谁没有在下雪天捕过鸟?小学老师的特点恐怕也记得清清楚楚,这些珍藏在记忆里的宝藏就可以和学生分享,更是激情教学的有效构成要素。
对学生而言,激情教学唤起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教师而言,教学有没有激情,能体现出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事业,激情教学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2、建立多轮磨课机制第一次接触“磨课”这个词的时候,老师们觉得挺新奇,经过业务校长的分析,老师们明白了“磨课”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平时反复推敲,琢磨出一堂精品课,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每学期,我们都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老师参加这一活动,每位参加磨课的老师首先要在研究课程标准、挖掘教材本质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的体现,教学过程的设想等方面反复推敲,通过上网查资料,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反复推敲,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形成自己的磨课第一稿然后执教老师按照备好的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上课,同备课组听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紧接着评课同备课组老师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堂课,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的自身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来要施教的学生,这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
正是有了这样的对比,不仅让执教的老师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让听课的老师感触颇多,对大家的课堂实践有很大的帮助执教者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前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自己的磨课第二稿,然后再上课如此循环往复,开展多轮磨课,使我们逐渐体验到它的好处所在:(1)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老师在试教的过程中,常常发现相同的提问,不同的班级学生给出的回答会有不一样的深度和广度,我们由此意识到:能力通常不是单一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新课标十分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磨课中,我们能够从试教者提供的多种教法中认真思考并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有了可比性、选择性的情况下,更能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2)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磨课的过程是一位教师围绕一篇课文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的过程它的优点在于教师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可以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某个问题,找到相应的最佳解决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品课”。
这种磨课,对一篇教材的钻研和驾驭应该是最深入、最通透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培养了教师的成熟度,进而焕发了积极性3)有利于教材合理性的使用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教师在与同组老师讨论教材时,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相互研讨,最终就能作出合理判断4)有利于团队整体性的提高每次研讨,老师们都高度集中注意力,仔细倾听其他老师的每一条意见,深怕漏掉一条对自己有用的,非常谦虚的接受大家的不同见解,然后加以分析、修改、提高而每个参与的老师也都抱着高度的责任感和难能可贵的参与意识,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层面,谈自己的个人意见,并提出了很独到的见解,抛弃了以前评课过程中只讲好话,少讲坏话的不良习惯,大家讲出自己的真心话,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共同提高!三、显著成效通过确立“激情教学、活力课堂”的教学理念,建立多轮磨课机制,我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一大批教师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先后多人获得市级以上业务荣誉和称号其中朱亚东、张双双、张静老师荣获“济宁市特级教师”称号,在“全国中小学优质课电视展示活动”中张保青老师荣获一等奖,王晓侠、于洋、白林强、李铁地老师荣获二等奖,在“山东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张胜梅、蔡艳秋、董静老师荣获二等奖,在“济宁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中郭红菊老师荣获二等奖,在“济宁市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中冯慧娟、赵永平老师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李洪子、王艳锋、朱心娟、郑敏、张可等二十多位老师分别荣获县基本功一等奖、二等奖。
学校先后荣获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优秀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等40多项荣誉,成为省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今年又被评为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我校中考成绩连续取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均进入全县前三名,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推荐生的录取比例每年逐年上升,赢得了社会、家长的一致赞同鱼台县实验中学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