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造船厂新建大坞工程标段二坞 口 施 工 方 案XX年XX月XX日一、 工程概况坞口为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U型结构坞口工程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坞口基础处理、坞口底板、坞口东西坞墩及附属设施、门框花岗岩镶砌各部分通过帷幕灌浆、现浇钢筋混凝土及预埋橡胶止水带相互结合与坞室结构形成闭合的止水结构坞口纵向长25m,净宽96m坞墩尺寸为:25.0×12.5×14.0m(长×宽×高);,坞墩顶标高为+5.20 m坞口底板分成A~E共五种型式共九段,其中D、E型各两段为闭合块门槽部位标高为-8.8m、门槛及坞室部位顶面标高为-7.8m底板设有横坡;门槛段在花岗岩镶砌完成后分次进行二期混凝土浇筑附属结构有引船小车、坞门接电箱、起重机轨道、电缆槽、车挡、绞盘基础、系船柱、滚动护舷、750KN拉环等坞口立面图如下:坞口立面图二、 坞口施工总体安排泵房底板施工结束后,安排坞口施工先进行A、A‘、B、C段底板和坞墩施工在坞口A、A‘、B、C段底板混凝土完成6周后,并且坞墩混凝土全部浇注完成,方可进行D、E段闭合块施工,最后进行坞口花岗岩砌筑及二次混凝土施工三、主要部位施工方法1、混凝土施工分层坞口底板及坞墩混凝土方量都很大,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考虑分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能力,将各段底板混凝土分成二层浇注,每层最大浇注量约为1400方,每小时浇注能力按60方算,每层浇注时间在24小时左右坞墩按3.2m左右分层,共分四层,每层浇注约为900方,每层浇注时间在15小时左右一层二层为底板段,标高为从-13.3m~-7.35m,分层高度分别为2.4m和2.6m三至六层,标高从-7.35m~+5.2m,为坞墩段分层,每层高度为3.2m具体分层情况如下图坞口断面及分层图2、施工顺序C10砼垫层施工二次砼浇注各分层钢筋绑扎各分层模板支立各分层砼浇注闭合块施工花岗岩镶砌附属结构施工3、模板工程坞口工程模板结构采用大片定型模板,在外露临水面采用钢模板,其余部分采用大片组合钢模板模板加固型式是通过在混凝土垫层或前一层混凝土中预埋拉条,对模板进行固定混凝土的侧压力计算如下: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混凝土对模板最大侧压力:Pmax=8ks+24 ksV0.5=8×1.2+24×0.85× 60/21.5×25 =16.4KN/㎡通过计算选用Φ20的拉条对模板进行内侧斜拉固定,由于拉条斜拉,其弯折角度为人工弯成,受力时拉条容易产生变形,因此斜拉角度控制在30°~45°间距仍按通常意义上的80cm一根拉条。
外侧也可采用必要的斜撑进行支顶,以便控制好模板的表面平整度以及前沿线由于底板分块有外伸主筋,在模板设计过程中采用木板开孔进行封堵;也可用高一标号的砂浆为主筋做好必要支托垫层,等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剔除由于坞口花岗岩二期混凝土位置钢筋较密,我们根据实际能力,将二期混凝土分缝位置做如下调整,模板分块图见下图: 4、钢筋绑扎为加快施工进度,通过钢筋等截断面代换计算,将东西坞墩上的水平、垂直钢筋由Φ25@150改为Φ22@110,钢筋工程可采用后方绑扎,制作成钢筋网片,现场组装成型工艺其坞口底板上钢筋按设计图纸施工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要严格遵守有关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钢筋进行检验,每60t为一批,在同一批的两根钢筋上各取一个拉力和冷弯试样,检验钢筋是否满足要求对于不合格产品,坚决弃用钢筋绑扎允许偏差:① 钢筋骨架外轮廓尺寸:长度:+5,-15mm 宽度:+5,-10mm 高度:+5,-10mm② 受力钢筋层(排)距:+10,-10mm③ 受力钢筋间距:+15,-15mm④ 受弯钢筋弯起位置:+20,-20mm⑤ 构造筋间距:+20,-20mm钢筋焊接允许偏差序 号偏 差 名 称允许偏差1帮条对焊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0.50d2接头处钢筋轴线的曲折角度4°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3mm0.10d4焊缝高度-0.05d5焊缝宽度-0.10d6焊缝长度-0.5d7咬边深度1mm5、混凝土浇筑 5.1由于坞口属大体积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最大限度的防止温度应力和约束应力产生的有害裂缝,具体措施详见《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5.2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水平运送混凝土,混凝土泵车进行浇注5.3混凝土浇注效率按每小时60方考虑,根据分层计算,一次浇注混凝土量最大为1400方,需要24小时才能完成,在施工过程中配备6~8台罐车,1~3台混凝土泵车5.4混凝土浇注应分层浇注,分层振捣每层浇注高度控制在50cm5.5混凝土浇筑后,人工抹面,压光并做拉毛处理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裂缝及龟裂的出现5.6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外侧覆盖土工布洒淡水养护5.7混凝土浇筑分层接高前,要对接茬面进行处理人工凿毛,清碴,冲洗,坞墩上下二层混凝土施工缝间设接茬连接钢筋5.8由于坞墩是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项目部决定在坞墩内布置11个散热孔,里面注入淡水来调节内部温度,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基本一致,从而减少裂缝在浇注上一层混凝土时,直接浇注混凝土振好填实具体散热孔布置见下图5.9对预埋件采取可靠的措施进行固定,达到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全面测量检查现浇坞门槛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 偏差(mm)检验 单元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1顶面标高±10每处(每2m一处)1用水准仪检查2前沿线平直51用经纬仪或拉线用钢尺量3截面尺寸±102用钢尺量6、闭合块施工应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在坞口其它底板混凝土浇注完成6周后,并且在坞墩施工完毕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内应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与其他底板的接触面应严格按施工缝进行手工凿毛处理7、附属设施施工:坞口上的附属结构有系船柱、护舷、门机轨道、接电箱、绞车紧张器基础等这些附属结构的施工将与坞口底板或坞墩最后一层的施工同时进行其(系船柱、护舷、轨道等)的预埋件应预先进行防腐处理,并焊接牢固,以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引起变位,给后序施工带来不便现浇坞门墩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 偏差(mm)检验 单元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1前沿线位置10检查每个墩(逐件)4用经纬仪和钢尺量纵横两方向,每角一点2横截面尺寸长度±202用钢尺量宽度±2023顶面标高±204用水准仪查四角4表面平整度顶面64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四边中部迎水面102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两面的中部垂直两方向,取大值5迎水面竖向倾斜2H/10002用经纬仪、吊线和钢尺量两面的中部6与坞墙错牙101用钢尺量,取大值7预留孔洞位置20每个预留孔、预埋件(逐件检查)2用钢尺量纵横两方向8预埋铁件位置201用钢尺量纵横两方向,取大值与混凝土表面错牙51用钢尺量9预埋螺栓位置52用钢尺量纵横两方向外伸长度±51用钢尺量8、花岗岩砌筑及二次混凝土浇注坞口需镶砌花岗岩浇注二期混凝土,所以这给钢筋绑扎以及模板支立增加难度,要预留出二期混凝土及镶砌花岗岩位置,我们将这部分钢筋先截断或不绑扎,在浇注二期混凝土及镶砌花岗岩时,再将这部分钢筋焊好、绑好。
花岗岩料石的加工标准:石料应选用石质均匀,无裂纹,未风化,性能良好的细晶粒优质花岗岩加工成型8.1料石要求达到下列标准:8.1.1料石的长宽尺寸允许偏差为±1mm 8.1.2料石对角线长度允许偏差为3mm8.1.3料石外形方整平直,不得掉角,其中两临空面要精加工,表面不平整度为±1mm8.2砌筑砂浆的技术标准:砌筑及勾缝采用环氧水泥砂浆8.3测量控制:坞口花岗岩施工前,应在东西坞墩上测设两个控制点,施工中经纬仪支于一点,直接前视另一点,以避免转角误差8.4料石砌筑要求:8.4.1砌筑时要求砌体缝内环氧树脂砂浆饱满,表面平整,与坞门接触面的表面局部不平整度为±1mm ,整体不平整度为3mm 砌体勾缝要求将缝内松散环氧砂浆及杂物剔除,深度不得小于15mm8.4.2用环氧水泥砂浆勾缝时,平面缝用抹子抹平砂浆即可,横缝及竖缝用抹子边勾边抹,不让砂浆往下淌,待环氧凝固后不往下淌为止8.4.3勾缝后料石表面的浮浆应及时清除,砂浆不得高于料石表面8.5水平段砌筑 水平段即坞口门槛部分,料石砌筑工艺及顺序(见门槛料石砌筑示意图)8.5.1第一次浇注混凝土时,预埋好角钢支座,将第一次浇注的混凝土表面凿毛,用压缩空气及水冲洗干净,放出砌体基线及料石位置,用水准仪测出垫板顶面标高,并用3m靠尺检查相临垫板顶面相对平整度,以减少安装误差。
8.5.2用吊车将料石吊起,轻起慢放,粗略定位,然后用手动葫芦支三脚架吊起料石,放在找平的垫板上(一块料石应垫四点),再按砌筑基线进行料石找正前沿线8.5.3料石之间夹置控制缝宽的木条,如此循环将料石一块一块地排列出一段长度后,再对每块料石的位置进行一次检验,待料石位置满足允许的偏差要求后,再在料石的竖缝中灌注环氧砂浆(一边灌注,一边用振动片进行震实)待环氧砂浆达到足够强度后,清理料石的背面浮浆杂物,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将各锚筋连结加固,块石稳定后,再浇注二次混凝土连成整体并将 -8.8m顶面上(即花岗岩底面)清理干净8.5.4二次混凝土浇注的同时,应在花岗岩竖缝底部及平缝里侧预埋压浆嘴子进行环氧压浆处理8.6竖直段砌筑 竖直段即坞口墩门缘部分,料石砌筑工艺及顺序(见门缘料石砌筑平面示意图)8.6.1将第一次浇注的混凝土表面凿毛,用压缩空气及水冲洗干净,放出砌体纵横两条基线,找出第一层料石的砌筑位置,垫好找平垫板,并在料石两临空面,放置控制水平缝宽的木条,铺平环氧砂浆,环氧砂浆高出垫块1~2mm8.6.2用吊车将料石轻放在砂浆上,再利用坞墩顶部的人字扒杆或悬臂横杆配合葫芦吊吊起料石,进行找正,并用木锤轻击石面,使其环氧砂浆饱满。
8.6.3每天砌石的高度,应根据砌筑时气温条件而定,即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度砌筑上层料石时,下层料石的位置不能与上层料石一起移动在一般气温(15℃以上)条件下,砌石高度可控制在2m左右,即一天砌石二到三层8.6.4待环氧砂浆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支立竖向模板,浇注第二次混凝土,使料石与坞墩连成整体浇注高度与每次砌筑高度相近,但接茬位置应低于半块料石竖向模板的固定,可在第一次混凝土浇注时,埋入螺栓的锚杆,支模时采用横竖板结构,固定模板螺栓间距不宜过大,一般在700mm左右,这样支模以后,可使模板紧贴在料石与第一次混凝土的表面上,防止模板漏浆和变形(混凝土突出将会影响门框的表面平整度和坞口宽度)施工时应特别注意,一旦返工,将会非常困难模板支立见坞墩二次混凝土模板平面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