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用)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 诗词三首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

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23.60KB
约40页
文档ID:207196925
(通用)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 诗词三首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_第1页
1/40

RJ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 诗词三首快速对答案快速对答案1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樽 羞 箸 钓 歧 沧(1)同“值”,价值(2)终将(3)渡23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代 诗仙 杜甫4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5A(反衬了诗人愁苦的心情)6抒发了诗人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突出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不断追求的乐观积极的心态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凸显大鹏的神力,暗含诗人的凌云壮志78用典表达了诗人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人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1f zhn k(1)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2)增长,振作23刘禹锡 唐代 梦得 诗豪4(1)怀旧空吟闻笛赋(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1)以诗相答(回赠)烂柯人(王质烂柯)(2)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3)B(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已故去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6B(“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理解有误,根据诗歌首联可知,应该是刘禹锡为他斟酒,白居易是为刘禹锡击箸)白诗这两句运用了对比、讽刺的手法直抒胸臆。

该二句是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刘诗则抒发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襟怀,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71阙 绮 婵(1)哪里比得上(2)为什么(3)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23子瞻东坡居士北宋欧阳修苏洵苏辙4(1)人有悲欢离合(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5(1)“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出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2)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6示例:乙“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个比喻句包含着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和生命虚无的感叹丙即使自己有文采诗笔,又有谁赏识呢?流露出怀才不遇的苦闷示例:行香子的“归去”是指归隐山林,作者向往弹琴、饮酒、赏玩山水的生活,想做个闲人,乐尽天真而水调歌头中的“归去”是指飞上月宫,在作者看来,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或:水调歌头中的“归去”暗指回到朝廷,作者有一种想继续回朝廷效力,但又怕党派争斗激烈而难以容身的矛盾心理)7示例:选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理由:这两句诗突破时空阻隔,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表达千里怀人之情词牌名 中秋赏月D(【甲】词表现的是词人的忘我境界和超尘脱俗的襟怀)10891.根据拼音写汉字。

金zn( ) 珍xi( )投zh( ) 垂dio( )q( )路 cn( )行路难(其一)樽羞箸钓歧沧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玉盘珍羞直万钱(2)长风破浪会有时(3)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值”,价值终将渡是_,字_行路难(其一)作者_李白3.文学常识填空太白,号_唐代,青莲居士(朝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_“诗仙”,他与_杜甫并称为“李杜”4.根据要求,默写诗句1)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自己仕途受阻的诗句是: _,_欲渡黄河冰塞川 登太行雪满山(2)运用典故,表明诗人期待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_,_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5.下列对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苦闷而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节奏短促跳跃,表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多艰仍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D这首诗是李白政治受挫后所作,全诗感情充沛,波澜起伏,书写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A反衬了诗人愁苦的心情。

6.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抒发了诗人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突出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不断追求的乐观积极的心态上李邕李 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下诏尊称孔子为“宣父”课外拓展提升课外拓展提升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颔联做简要赏析3分)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凸显大鹏的神力,暗含诗人的凌云壮志8.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用典表达了诗人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人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1.给加点的字注音闻笛赋( ) 长精神( )烂柯人(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fzhnk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增长,振作3.文学常识填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_刘禹锡是_唐代(朝代)文学家、哲学家,他字_梦得,有“_诗豪”之称4.默写到乡翻似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_怀旧空吟闻笛赋(1)病树前头万木春5.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1)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_以诗相答(回赠)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_烂柯人(王质烂柯)”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3)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B 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已故去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注】蹉跎:不顺利,虚度光阴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为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课外拓展提升课外拓展提升6.下列选项中对作者与诗歌内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是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诗人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刘禹锡有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为我引杯添酒饮”中“引”本意为用力拉开弓这里形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C“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这两句是抱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虽然写诗才华横溢,但命运始终让人无可奈何表现了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愤怒D“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B“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理解有误,根据诗歌首联可知,应该是刘禹锡为他斟酒,白居易是为刘禹锡击箸。

7.“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白诗这两句运用了对比、讽刺的手法直抒胸臆该二句是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刘诗则抒发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襟怀,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1.根据拼音写汉字宫qu( ) q( )户chn( )娟 水调歌头阙绮婵父_、其弟_家、书法家、画家他与_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何似在人间(2)何事长向别时圆(3)千里共婵娟 哪里比得上为什么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3.文学常识填空苏轼,字_子瞻,号_东坡居士,_北宋(朝代)著名文学欧阳修 并称“欧苏”,与其苏洵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成员 _,到乡翻似烂柯人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人有悲欢离合(1)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4.默写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5.阅读水调歌头,回答问题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出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一)(素养创新题)行香子苏 轼(甲)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乙)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丙)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丁)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注】隙中驹:“隙”指墙壁缝隙,“驹”指日影石中火:击石发出的火星陶陶:欢乐的样子课外拓展提升课外拓展提升甲:“无尘”写出夜气清新,“如银”写出月光皎洁这两句营造幽静的氛围,引发对人生的思索乙: _丙:_丁:“归去”二字令人联想到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但两处“归去”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_6.阅读这首词,参考甲处批注,从乙、丙中选择一处做理解式批注2分)我选_处:_示例:乙“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个比喻句包含着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和生命虚无的感叹丙即使自己有文采诗笔,又有谁赏识呢?流露出怀才不遇的苦闷7.结合词作内容,补全丁处联想式批注4分)示例:行香子的“归去”是指归隐山林,作者向往弹琴、饮酒、赏玩山水的生活,想做个闲人,乐尽天真而水调歌头中的“归去”是指飞上月宫,在作者看来,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或:水调歌头中的“归去”暗指回到朝廷,作者有一种想继续回朝廷效力,但又怕党派争斗激烈而难以容身的矛盾心理)。

二)【甲】水调歌头米 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注】米芾(f):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宋玉解悲愁:即宋玉悲秋宋玉,楚辞作家,战国楚人,时代稍后于屈原所作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意即:见落叶而悲秋醽醁(lng l):古代的一种美酒金瓯:盛酒器乙】水调歌头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两首词的_词牌名相同,都是“水调歌头”,题材也相同,都是_2分)中秋赏月9.下面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开篇先写秋之声的听觉感受,表达了对晚来秋意的感受,以“不学宋玉解悲愁”表现出旷逸豪宕的襟怀B乙词开篇先写望月的视觉感受,因之而“把酒问青天”,显示了词人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甲词下阕中承上启下的字是“怅”,既照应上阕“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引起下阕的赏月遣怀D两首词都表现了词人的“醉”,两位词人都借以开怀痛饮的方式来抒发心中的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