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训报告 .docx

qingbi****0200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4KB
约7页
文档ID:165982115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训报告 .docx_第1页
1/7

1-3 分散系与胶体——胶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报告】一、制备氢氧化铁胶体1. 试验目的: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比较其与氯化铁的区别2. 实验要求:保证安全尽量不损坏仪器成功制备氢氧化铁3. 实验设备及环境要求: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量筒要求环境干净整洁,没有极易燃物4.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护目镜等)→组装仪器(由下至上,由左至右)→量取25mL蒸馏水,倒入小烧杯中→点燃酒精灯→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5-6滴,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取下小烧杯,观察其与氯化铁外观差异→试验其丁达尔效应→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静置,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拆除清洗所有仪器,结束实验5. 实验结果: (1)氯化铁溶液呈棕色,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 (2)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3)加入了氢氧化铁的颜色深于另一烧杯中液体,但更澄清6. 讨论和分析:成功制备出氢氧化铁胶体 (1)氯化铁的水解反应FeCl3+6H2O=加热=Fe(OH)3+3HCl。

为什么产生的盐酸与氢氧化铁不反应呢?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因为高温反应时,盐酸挥发成气体,不接触无法反应二是因为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主要是因为氢氧根负离子和氢正离子结合,但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为带正电的粒子,氢离子也带正电,不反应 (2)氢氧化铁胶体会出现聚沉现象因为煮沸时间过长温度高,加剧了胶体粒子的热运动,碰撞几率增大,更容易结合成大粒子聚沉 (3)做净水剂 胶体粒子表面积大,能够吸附更多的悬浮颗粒物,沉降 高铁酸钾是含有FeO42-的一种化合物,其中心原子Fe以六价存在,因此,高铁酸钾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对水进行氧化、消毒、杀菌处理因此,高铁酸钾在饮用水的处理过程中,集氧化、吸附、絮凝、沉淀、灭菌、消毒、脱色、除臭等八大特点为一体的综合性能,被称为多功能水处理剂二、制备硅酸凝胶1. 试验目的:制备硅酸凝胶2. 实验要求:保证安全尽量不损坏仪器成功制备硅酸凝胶3. 实验设备及环境要求:试管、滴管要求环境干净整洁4.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护目镜等)→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加入一滴管盐酸→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红色变浅接近消失时停止,→静置→取下试管,结束实验。

5. 实验结果:成功制备硅酸凝胶,试管倒置不会流出6. 讨论和分析:如果在最后一次滴入盐酸上部溶液为无色,下部溶液为红色时不震荡,静置,则实验也可成功,且制备出的硅酸凝胶渐变色更漂亮如果在最后一次滴入盐酸震荡后,溶液呈无色静置,实验也可成功,制备出的硅酸凝胶呈无色 (1)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 (2)因为SiO32-+2H2O=H2SiO3+2OH-硅酸根离子在水中解离出氢氧根离子呈碱性酚酞会变红 (3)指示酸碱性的作用因为在接近中性环境下,以饱和硅酸钠溶液和1:5的稀盐酸迅速混合,实验效果更好三、制备固体酒精1. 试验目的:制备固体酒精2. 实验要求:保证安全尽量不损坏仪器成功制备固体酒精3. 实验设备及环境要求:大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火柴要求环境干净整洁,没有易燃物4.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护目镜等)→在大烧杯中加入80mL工业酒精→加入15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出现浑浊物质→出现稠液体→出现冻胶→取出冻胶→放入蒸发皿→点燃→清洗器具结束实验5. 实验结果:成功制备固体酒精,可以燃烧,燃烧后有白色固体残余。

6. 讨论和分析:(1)不是酒精的熔点很低,是-114.1℃,常温下不可能是固体 实验原理: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 (2)有白色固体残余剩余固体应该是不能燃烧的醋酸钙固体 说明固体酒精并不是固态的酒精,而是酒精、醋酸钙的混合物,而且也只有此状才能制得固体酒精胶体——李航宇平时考试注意事项一. 以平常心态考试会发挥得更好紧张时,闭眼,静一静二. 考前不给自己定科目考试分数目标会考得更好三. 审题要仔细要审完关键字要标识能减少失误四. 遇到3--4分钟没思路的题可暂时放弃,演算很复杂的题可等容易简单的题做完后再做,切不可在一道题上消耗过多的宝贵时间五. 解题时只专心在本题上会大大提高正确率,一心二用易失误六. 以中等速度解题争取做一题对一题,做对比做完重要一万倍七. 会的题要保证全对,中档题要争取全对,不会的题争取不交白卷低档题和中档题全做对就能考上一本!八. 力争一次做对,不要指望有时间检查和修改。

九. 整洁清爽的卷面,正确的书写,会赢得改卷老师的欢喜十. 解题时要由易到难,尤其是理综卷可看成是一门课容易的题先做,拿到了基本分,心踏实了,反而会发挥得更好十一. 解题推演要一步一步地推,跳步骤可能导致失误丢分十二. 草稿纸演算标题号,书写要整齐,以便查错方便十三. 考过的科目不要再去想它,一门心思准备后面的考试十四. 晚上要早点休息,保证以最佳状态参加考试十五. 考试要带的东西要头天晚上准备好,以免遗漏,并放在最瞩目的地方十六. 考试前一天晚上把考试格言认真读一遍高考和平时考试并无二样,所不同的只是高考内容广泛且综合,囊括了小学,初中,高中所学知识高考主要考核每个考生十二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和解题能力统计过去历次高考情况,试题难易程度分配率大致排比为3:5:2,即一般难度的大约三成,中等难度的大约占五成,难度大点的所谓提高题约占二成由此可见,只要能把中等难度以前的分数全都拿到,总分应该稳得600分如果提高题再能拿到30%应有的分数,那总分就可得640—650分了所以一定要有信心和决心,不要被高考所吓倒当然对待每道具体试题,还一定要认真细心,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才行接到试卷后不要急着答题,先简略的浏览下卷间的篇幅及夹层面或背面有无试题(防止答漏题)以及试卷的说明和要求(或注意事项)。

还要留意答案的相应位置审题和解题应是同步进行的,每道题在解题前都必须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先认真思考一下试题的意义和要解答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答审题要注意试题里关键词和字的意义,特制一些棱模两可的词和字一定要区分清楚有时一遍弄不懂的就要两遍三遍,知道弄懂题意后再动笔作答审题要集中思想,专心致志,不要一心挂两头,瞻前顾后,分散精力,打乱思维思考到那一题就好像全张试卷就只有这么一题其他试卷题全都不存在似地总之,思考试题时精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千万不可以思考了这一题又惦记着那一题也不要怕审题耽误时间,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题审好答案明朗了,下笔要流利些,顺当些,时间省在里面不说,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不必要的失分解题次序应自第一题起向后依次逐题解答这一题解答结束了才能解答下一题,不能跳(挑)题或选题等乱解一通这样容易出现答乱题或者在解这一题时大脑还同时想着那一题的混乱现象,最容易出差错所以解题时为了集中思维,有秩序的解答,一定要按试题的顺序一题一题的解下去这样才能避免精力分散,思维混乱,甚至答题张冠李戴等现象解题时如遇到难度较大且繁杂,花费时间较多的试题或答到中途后面感觉棘手甚至答不下去的试题,可先暂放一下(记准要在答题处留足够多的答题位置)待试题解光后剩有时间的话再回头继续认真的去解,总之,不要被难题繁杂题耽误太多时间。

作文主要是要审好作文题,固作文分数多,写走了题失分也多所以在动笔写文章前一定要先审好作文题根据所给条件弄清楚要怎么写,写些什么,写什么体裁必要时(时间许可)可将主题思想,分段及段落大意拟出来所以作文的审题及准备工作费时较多只有将主题思想扣准了,才能写出切入主题思想的文章,这才能得高分选择题,改正题或只在答案里填写编号等一类试题,不仅要认真审题,而且还要一词一字地细细推敲,正确理解试题要表达什么意义,有时还要将待选的词或字代入试题,看选用哪个词或字去使试题的意义更完善,更恰当,这就是要选的正确答案数理化的数字答案如不给计算器计算的话,就一定要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计算出来再填到答案里千万不能图省事心算来计算数学答案,这很容易算错或记错所有试卷的卷面都要整洁,字迹要清晰,让阅卷人看的清楚舒服尤其语文卷(包括作文)的卷面更要整洁,字迹更清晰工整,标点符号准确,少用错别字,潦草字或缺胳膊少腿的字做好的试题不能轻易改动整个试卷都解完了,如果还剩有时间只能用来解暂时丢来下未完成其他已做好的试题不能轻易重审,更不能轻易的改动因为试卷做完了,大多数人都认为任务完成了,万事大吉了,昏昏然了,思想马上就放松了这时再回头看试题,眼睛都模糊了,字也看不清了,头脑好像被东西遮住似的,迷迷糊糊的。

这样不经意的随便动笔,很容易让原来做对的题改错了,好好的得分题被改成失分题所以一定要记住,千万千万不能将已做好的试题随意重新审查,随随便便改动只能用这剩余时间重新审查丢下来未解或解完的试题以及确有把握确实做错的试题就是这样子也不要急于动笔,可光将眼睛闭一会,让大脑稍事休息会,然后再重新振作精神,再通过认真审题,找出错在什么地方,应如何解或者如何纠正千万千万不可以不通过认真仔细推敲而随意更改了事,这很容易出差错所以在试卷做完后剩余有时间想再动笔,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以草率行事以上是我根据考场应试时容易疏忽以及心理活动方面几个应注意的地方,在这里提醒你一下,希望在考前一两天将这看几遍,将自己置身于考场的实际情况对比对比,让大脑留有深刻印象,以防在考场应试时犯别人或自己以往常犯的毛病我想在临场应试时,只要注意这些地方,虽不能帮你多考多少分数,但是帮你少失些分应完全可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