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辜鸿铭随笔

欣***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KB
约20页
文档ID:238076744
辜鸿铭随笔_第1页
1/20

辜鸿铭随笔 关于辜鸿铭随笔:东方智慧 中日两国的青年,都是通过望远镜来观察西方文明的,因而使得欧洲的一切都变得比实体伟大、卓越,而他们在观察自身时,却将望远镜倒过来,这当然就把一切都看小了 宗教正是通过提供这样一种安全感和永恒感,方才使得那些既非诗人、艺术家,也非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百姓们,得以减轻这个神秘莫测世界的种种奥秘给他们带来的重压耶稣说过:“我赐给你和平安宁,这种安宁,世界不能给予你,也无法将它从你身上剥夺 在重建秩序和文明的过程中,两千五百年前的__人也发生了心灵与头脑的冲突,恰如今日的欧洲相同这种在寻求社会和文明新秩序过程中出现的冲突,使__人对一切文明都感到了厌倦,在极度的痛苦与绝望中,他们产生了对文明的不满,并试图灭绝一切文明比如__的老子就仿佛今天欧洲的托尔斯泰,他看到了心脑冲突给人类造成的不幸后果,转而认为所有的社会制度与文明均带有根本性的错误于是,老子和庄子(后者为老子的得意门生)就告诉__人,应该抛弃所有文明老子对__人说:“放弃你所有的一切,跟随我到山中去当隐士,过一种真正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不朽的生活 孔子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抢救出了__文明的蓝图,通过挽救原有的文明的图纸和设计,对文明的蓝图又做了一个新的综合、新的阐发。

通过这一工作,他给__人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为国家奠定了一个真实可靠的、理性的、永久的、绝对的基础 儒家说,人生最大的目标是做一个孝顺的儿子和良善的公民 世界上所有伟大宗教的创始人,大多没有受过教育,他们讲着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朴素明了的语言,从而赢得了大众的爱戴因此,所有伟大的宗教,其真正价值正在于能够把启示、感化力或活泼泼的热情传达给大众 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宗教所以能够使大众服从道德行为准则,其真正的力量、其感化力的源泉正是这种情感和热忱 马修·阿诺德在谈及荷马和他的史诗所表现出来的高雅品质时说:“荷马史诗以及不多的文学巨人之高尚品质,可以令野蛮生番变得高雅起来,促其脱胎换骨,” 基督教告诫说:“敬畏上帝并服从它孔子的国家宗教——儒教告诫说:“尊崇君王并效忠他基督教说:“如果你想要敬畏上帝并服从它,你就必须先爱基督儒教则说:“如果你想要尊敬君王并忠于他,你就必须先爱父母 马修·阿德诺对《荷马史诗》的一番评价,也极适合于__所有的典范文学:‘它不仅具有一种伏尔泰所具有的令人钦佩的质朴和理性来表述思想、阐述见解 华兹华斯写道:“我同样深信,是这些自然景物给了我一份更崇高的厚礼——一种欣幸的、如沐天恩的心境;在此心境里,人生之谜的重负,幽晦难明的世界的如磐重压,都趋于轻缓;在此安恬心境里,慈爱与温情为我们循循引路——直到这皮囊仿佛中止了呼吸,周身的血液仿佛不再流转,躯壳已昏昏入睡,我们成了翩跹的灵魂;万象的和谐与愉悦以其深厚力量,赋予我们安详静穆的眼光,凭此,才得以洞察物象的生命。

这种能使我们洞悉物象内在生命的安详恬静、如沐天恩的神圣心境便是富于想象力的理性,便是__人的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任务是什么?是解放,不仅是爱尔兰人民的解放,希腊人民的解放,或其他国家人民的解放,而且是全人类的解放,特别是已经成熟了的欧洲人的解放 ——海涅《旅游印象》 歌德说:“唯有真诚,才能使其焕发人性 一心要赚钱的、没有高贵灵魂的人是不能理解包含有真正社会价值的事物的年轻人,你们应该拥有高贵的灵魂和真正有价值的工作,你们应该超过我们,去获得更高的荣誉 __文化的目的、__教育的精神就在于创造新的社会 只有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才会认为__古代经典思想中缺乏进步的概念,而认为西方摩天大楼式的文明才是唯一的最高级的文明他们并没有透彻地理解“进步与发达”的真正含义不把教育的目的放在社会的改造与进步的欧美教育,同汽车驾驶员训练学校没有什么差别,它虽然培养出了驾驶员,但却没有培养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没有培养出使社会得到真正的进步与发展的人一个不能使人们得到完美教育的文明,在本质上是不能和__文明同日而语的 戈登将军说,当我们在黑暗之中摸索时,正如我们必须在东方所做的那样,最好的道路就是公正行事。

那些总是搓着手,赞同你的意见,在一切问题上总站在可敬民众一边的温和而又受人尊崇的在位者,正是这种人残忍地破坏了人类追求美德、荣誉、勇敢的情感和意识 对一切事物,特别是对爱河友谊不存利害之念,是我的至上追求、指导原则和人生准则因此后来,我在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调皮唐突的话:“如果我爱你,那与你有何相干呢?”这就是我心灵的剖白 事实上,就我所知,__人、苏格兰人和德国人,是世上三大最为自私的民族原因非常简单在苏格兰和北部德国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生活条件艰难而在__,早婚和必婚的社会风习,加之人民酷爱和平,人口急增,以致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异常困难 纯粹的军事独裁令人可怕的失败是:那用以镇压群氓暴乱的军人刺刀,在和平时期面对资产阶级、庸鄙之人、市侩们的狡诈与自私时,却完全无能为力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说得明白些:“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有什么样的道,而不是你有什么样的道,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海涅说,我们愿在世间享福,而不是忍受贫苦;懒惰的肚皮不该挥霍那勤劳的双手得来的硕果为了全人类的孩子们需要备下充足的面包,玫瑰与桃金娘,美丽和快活,还有同样多的甜豌豆豌豆一种,人人享用! 应该尊重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如果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不要向那些自以为是聪明的将死之徒敞开心灵的大门。

即使智慧与激情化归乌有,即使天女遭到亵渎,也不应该丧失理智、头脑发昏! 看着我,我的孩子,吻我并勇敢地正视我;因为我就是这种神圣精神的骑士 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我,那么他仍然一无所得 关于辜鸿铭随笔:辜鸿铭读书笔记 福建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尚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出自这一省份的,如:严复、林纾(东学西渐的泰斗);辜鸿铭、陈季同、林语堂(中学西传的巨头),此三人关于__的论述,可称得上在西方真正发生过影响,且三人影响的主要发生时限恰好构成前后相继的一个序列:陈(19.80-90年代),辜的活跃在19末-20.20,林火爆的时期在20.30-50年代; 再如:林文庆、郑振铎、朱谦之、王子仁、王石孙等人都曾在该领域做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可谓阵容强大 ①地缘优势:靠海,出洋早,机会多; ②闽人的用语习惯 ③山水分明的生态环境 ④灵敏的头脑和过人的记忆力 关于辜鸿铭随笔:辜鸿铭: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__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__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__人” 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__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__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__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__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

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__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__,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__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__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__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__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__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____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__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____年,英文著本《__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__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

19____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__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__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__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__人和__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__人和__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__人的性格和__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__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__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