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用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课件(powerpoint 39页)

ahu****ng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45MB
约39页
文档ID:229950684
常用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课件(powerpoint 39页)_第1页
1/39

第三章常用纬编花色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本节知识点 1.提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编织方法和走针轨迹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第一节 提花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1.定义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浮线3.分类:单面提花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一)单面提花组织 分类:均匀(规则)提花 不均匀(不规则)提花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1.单面均匀提花组织 特点:1)在每一个横列中,每一种色纱都出现一次,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一个横列中有两种色纱出现; 2)线圈大小相同、结构均匀、外观平整;3)每个线圈后面都有浮线,浮线数等于色纱数减一,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个线圈后面只有一根浮线(两色浮线交换处除外);4)每枚织针编织次数相同,即每个横列中只参加一次编织;5)浮线太长,容易勾丝,一般不超过34个圈距为宜;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

应用:依靠色纱组合来形成色纹图案,设计是采用意匠图来表示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2.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 一般可分单色或多色不均匀提花组织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特点:1) 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的次数不完全一样某些织针连续几个横列不编织,这样就形成了拉长的线圈 2)线圈大小不相同,结构不均匀,外观有凹凸效应 线圈指数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连续不脱圈的次数,线圈指数愈大,一般线圈越大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二)双面提花组织1、分类: 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2. 完全提花组织指每一路成圈系统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所有反面织针(在圆机中即上针盘织针)都参加编织的一种双面提花组织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 完全提花组织特点:1)反面形成横条效应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圈纵密;色纱数应在23色为宜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3.不完全提花组织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提花组织 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大芝麻点注:反面形成直条效应,色纱效应集中,容易显露在正面而形成“露底”现象 ,通常采用芝麻点做反面。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反面呈纵条纹正面花纹意匠图反面花纹意匠图不 完 全 提 花 组 织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反面呈芝麻点不 完 全 提 花 组 织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二、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3)生产效率低2、用途1)服装用布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三、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一)编织方法及走针轨迹 图(1)成圈针:织针达到退圈高度 不编织针:织针未被选中,保持在最低位置 图(2)织针1和3下降,新纱线编织成新线圈,针2内的旧线圈受到牵拉被拉长,未垫入的纱线呈浮线状,在提花线圈的后面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双面完全提花组织的编织方法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编织提花织物的走针轨迹 成圈 不编织虚线1:被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虚线2:未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织针对位对于编织双面提花织物的提花圆机,上针盘与下针筒的针槽交错对位,织针也交错排列,与罗纹及相似。

由于编织双面提花织物时,每个成圈系统不是所有下针都成圈,而是根据花纹要求选针编织,下针的用纱量经常在变化,故双面提花圆机上下织针对位只能采取同步成圈方式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本节知识点集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编织方法、走针轨迹和工艺设计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第二节 集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集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1、集圈组织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组织2、结构单元线圈悬弧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3、分类: 按单双面来分,可分为单面集圈组织和双面集圈组织 按悬弧多少来分,可分为单列、双列、多列集圈组织 按参加集圈的针数分,可分为单针、双针、三针集圈 一般将悬弧多少与参加集圈的针数多少结合起来命名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单针三列集圈三针单列集圈双针双列集圈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一)单面集圈组织1、定义:单面集圈组织是在平针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一种组织2、特点: 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排列形成花色效应 利用多列集圈形成凹凸网眼效应 利用几种色纱与集圈单元组合形成色彩效应。

利用集圈悬弧来减少单面提花组织中浮线的长度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3、结构效应: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排列可形成各种结构花色效应 斜纹效应: 根据集圈单元在平针线圈中有规律排列,形成斜纹效应采用单针双列集圈,斜纹明显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 凹凸小网孔效应应:如图图所示,利用单针单针 双列或单针单针 多列集圈形成凹凸不平的织织物集圈的悬悬弧愈多,织物表面的凹凸效应愈明显,小孔也愈大网孔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 色彩花纹效应:在集圈组织中,由于悬弧被正面圈柱覆盖,在织物正面不能看见悬弧,只显示在反面当采用色纱编织时,凡是形成悬弧的色纱,在织物的正面将被拉长线圈所遮盖,在正面只呈现成圈纱的色彩效应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二)双面集圈组织 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1.双面集圈组织的作用 形成花色效应 在双层织物组织中,集圈还可以起到一种连接作用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2.常见组织:(1)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半畦编组织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

2)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的,两个横列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畦编组织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集圈的连接作用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二、集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1、利用集圈形成较多的花色效应(色彩效应、网眼、凹凸、闪色效应等)2、脱散性较平针组织小(织防脱散横列)3、耐磨性比平针、罗纹差,而且容易抽丝4、厚度较平针与罗纹组织的大5、横向延伸较平针与罗纹差6、断裂强力比平针与罗纹差(线圈受力不均)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三、集圈组织的编织工艺1、形成方法: 集圈组织的编织方法与提花组织相似,需要进行选针成圈/集圈织针1、3被选中上升到退圈高度-成圈 织针2被选中上升到集圈 (即不完全退圈)高度-集圈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2、走针轨迹 虚线1为编织成圈织针针踵运动轨迹 虚线2为编织集圈的织针针踵运动轨迹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二)集圈组织编织工艺实例 选针形式不同的针织机编织集圈的工艺也有所不同 图中(1)第1、3横列编织集圈与线圈 第2、4横列全部成圈 该组织只需要两种织针、两条针道的三角(2)(3)。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四十七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