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化工废盐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82KB
约16页
文档ID:391240114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化工废盐_第1页
1/16

危急废物环境治理指南 化工废盐1 适用范围本指南列出了主要化工行业化工废盐产生环节和有关环境治理要求本指南适用于主要化工行业企业内部经鉴别属于危急废物的化工废盐的环境治理,可作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主要化工行业企业开展环境监管的参考2 术语和定义2.1 主要化工行业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中规定的农药、化学药品原料药、染料、橡胶助剂、煤化工及合成树脂等化工废盐产生量较大的制造业2.2 化工废盐指化工生产过程或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含盐废液或固体废盐2.3 副产盐指化工生产过程中与主产品同时产生的或由化工废盐经加工后生产的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无机盐产品2.4 化工废盐无害化指通过化学、物理燃烧等方法削减或者消退化工废盐中有毒有害成分的过程2.5 化工废盐资源化指化工废盐生产副产盐或作为工业原料、助剂进展利用的过程3 主要化工行业化工废盐产生环节对于不明确是否具有危急特性的化工废盐,属于固体废物的,应依据《国家危急废物名录》《危急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1~7〕《危急废物鉴别技术标准》〔HJ 298〕等判定是否属于危急废物3.1 化工废盐产生环节主要有氯化、重氮化、酸化、硝化、氧化、缩合及中和、过滤、蒸发、结晶等化工过程或废水处理过程。

以间歇产生为主产生的化工废盐主要种类有钠盐、钙盐、铵盐、钾盐等3.2 杂质含量较少的化工废盐外观主要呈白色,杂质含量较多的化工废盐外观多呈微黄色、青白色,形态呈颗粒状化工废盐中杂质以残留的反响物为主,主要为有毒有害有机物主要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工废盐〔是否属于危急废物应进展危急废物属性鉴别〕 状况如表 1 所示表 1 主要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工废盐信息化工行业类别主要产品产生环节化工废盐类别产废系数农药有机磷类、有机硫类、有机氯类、菊酯类、苯氧羧酸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杂环类、磺酰脲类等产品氯化、重氮化、酸化、硝化、氧化、酰化、缩合、环合、合成、水洗等过程或废水处理过程氯化钠、硫酸钠、亚硫酸钠、硝酸钠、碳酸钠、溴化钠、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钙等0.2~2.0〔t/t 产品〕化学药品原料药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及免疫调整剂、抗寄生虫药、中枢神经系统药、呼吸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消化系统药、血液及造血系统药、泌尿系统药、抗过敏药、内分泌系统药等产品卤化、中和、缩合、环合、蒸馏、结晶、钙化等过程或废水处理过程氯化钠、溴化钠、亚硫 酸钠、硫酸钠、甲酸钠、醋酸钠、丙酸钠、磺酸钠、氟化钾、氯化铵、硫酸铵、硫酸氢铵等0.2~3.0〔t/t 产品〕染料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及H 酸〔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蒽醌、2-萘酚、6-硝体、DSD 酸等主要中间体硝化、磺化、卤化、缩合、重氮化、盐析等过程或废水处理过程氯化钠、硫酸钠、硫酸氢钠、硫酸铵、氯化铵、醋酸铵、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镁、硫酸亚铁等1.2~7.0〔t/t 产品〕橡胶助剂硫化促进剂、防老剂、防焦剂等氧化过程氯化钠、硫酸钠0.5~1.0〔t/t 产品〕煤化工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浓缩分别、蒸发结晶等含盐废水处理过程氯化钠、硫酸钠及混盐0.01~0.06〔t/t 产品〕合成树脂环氧树脂精制洗盐过程氯化钠0.4〔t/t 产品〕聚碳酸酯光气法聚碳酸酯聚合过程或废水处理过程氯化钠0.7〔t/t 产品〕异氰酸酯缩合过程或废水处理过程氯化钠0.7〔t/t 产品〕聚苯硫醚聚合过程或废水处理过程氯化钠1.3〔t/t 产品〕其他水合肼蒸馏过程氯化钠2.5〔t/t 产品〕环氧氯丙烷石灰皂化过程氯化钙1.0〔t/t 产品〕氯醇法环氧丙烷石灰皂化过程氯化钙2.0~4.0〔t/t 产品〕重铬酸钠硫酸法含铬芒硝0.7〔t/t 产品〕铬酸酐硫酸法含铬硫酸氢钠1.2〔t/t 产品〕4 化工废盐环境治理要求4.1 危急废物环境治理要求主要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工废盐,属于固体废物且不排解是否具有危急特性的,应落实危急废物鉴别治理制度,依据《国家危急废物名录》《危急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1~7〕《危急废物鉴别技术标准》〔HJ298〕等判定是否属于危急废物,属于危急废物的应按危急废物相关要求进展治理。

4.1.1 落实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工业危急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4.1.2 落实危急废物识别标志制度,依据《环境疼惜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等有关规定,对危急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急废物的设施、场所设置危急废物识别标志4.1.3 落实危急废物治理打算制度,依据《危急废物产生单位治理打算制定指南》有关要求制定危急废物治理打算,并报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4.1.4 落实危急废物治理台账及申报制度,建立危急废物治理台账,照实记录有关信息,并通过国家危急废物信息治理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急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4.1.5 落实危急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制止将危急废物供给或托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活动4.1.6 落实危急废物转移制度,转移危急废物的,应当依据《危急废物转移治理方法》的有关规定填写、运行电子或者纸质转移联单运输危急废物,应当实行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并遵守国家有关危急货物运输治理的规定4.1.7 产生工业危急废物的单位应当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执行排污许可治理制度的规定。

4.1.8 执行环境疼惜标准要求,产生危急废物的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疼惜标准要求贮存、利用、处置危急废物,不得将其擅自倾倒、处置;制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急废物危急废物收集、贮存应当依据其特性分类进展;制止将危急废物混入非危急废物中贮存危急废物收集、贮存和运输过程的污染把握执行《危急废物贮存污染把握标准》〔GB 18597〕 和《危急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标准》〔HJ 2025〕有关规定自行利用处置危急废物的,其利用处置过程的污染把握应执行《危急废物燃烧污染把握标准》〔GB 18484〕《危急废物填埋污染把握标准》〔GB 18598〕《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疼惜技术标准》〔HJ 662〕《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 1091〕 有关要求,不得擅自倾倒、堆放;自行填埋处置危急废物的,应依据《危急废物填埋污染把握标准》〔GB 18598〕有关要求开展地下水监测、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实行必要的风险管控措施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把握标准》〔GB37822〕定义的 VOCs物料的危急废物,其贮存、运输、预处理等环节的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把握应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把握标准》〔GB 37822〕的相关规定。

4.1.9 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环境疼惜三同时制度,需要配套建立的危急废物贮存、利用和处置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4.1.10 落实环境应急预案,参考《危急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有关规定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环境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视治理职责的部门备案4.1.11 加强危急废物标准化环境治理,依据《危急废物标准化环境治理评估指标》有关要求,提升危急废物标准化环境治理水平4.2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4.2.1 减量化(1) 化工废盐产生单位应实行清洁生产措施,从源头削减化工废盐产生量和危害性2) 宜承受空冷、软水闭路循环冷却、增加循环水浓缩倍数等方式削减颖水及药剂的消耗,削减含盐废液产生3) 宜承受母液直接循环套用、回收溶剂循环套用等措施削减含盐废液的产生4) 宜承受自动化、连续化反响替代传统间歇式反响,用微通道反响代替传统釜式反响,提高反响转化率,削减含盐废液的产生5) 宜承受三氧化硫磺化替代硫酸磺化,加氢复原替代硫化碱复原, 双氧水氧化、纯氧氧化替代次氯酸钠氧化,以及溶剂提纯替代酸碱提纯和绿色酶法催化合成等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上杜绝或削减含盐废液的产生。

4.2.2 资源化化工废盐经无害化处理后,宜通过精制、分盐等过程生产工业氯化钠、无水硫酸钠、磷酸盐、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铵、硫酸铵等工业副产盐4.2.3 无害化(1) 宜实行萃取、吸附、膜分别、氧化、蒸发结晶、燃烧单一技术或者组合技术或其它先进可行技术去除化工废盐中的有毒有害成分2) 化工废盐无害化处理后的盐水排海,应满足海洋生态环境、废水排放标准等相关国家政策标准要求并进展风险评估4.3 其他环境治理要求按危急废物进展治理的化工废盐,满足《国家危急废物名录》附录《危急废物豁免治理清单》中列出的豁免条件时,在所列的豁免环节豁免不按危急废物治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