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争创兵团示范社区 八三团社区建设工作汇报一八三团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和青河县境内,距 十师师部北屯市27公里,现有建制单位32个其中:农业 连队17个(边境一线连队3个),学校1所,医院1所, 工业企业5个团部距最远的边境连队300多公里全团总 人口 10741人,职工2346人,土地总面积53万亩,耕地 面积18万亩,播种面积14万亩是十师边境团场之一,担 负着60.5公里边境线的守边、戍边使命近年来,尤其是中 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团党委立足团场特殊地理位置 和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把社区建设提到了事关跨越式发展和 长治久安的全新高度,落实到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团场社 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八三团社区的基本情况一八三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从团场“三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出 发,成立了社区指导办公室和团部锡伯渡社区、原青河农场 东兴社区、青河独立营社区三个社区,由汉族、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组成;总户数2576 户,总人数5987人;其中常住户2187户5598人,流动人 口 389户865人;社区基本户2187户,放心户1976户,重点 掌控户,5户,重点户211户,低保户143户256人;空巢老人 54户;刑满释放人员6人;社区矫正人员3人;驻社区单 位13个,驻社区机构9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个,个体商业 网点123个;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现有27人。
社区共设有三Ui个党支部四个党小组,直管党员154人二、社区组织建设和办公环境有显著改善近两年,团场全面加强了社区建设投入,使社区办公面 积由原来的不足100平米,增加到现在的2650平米设立 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爱心超市、图书阅览室,党团活动 室,司法警务室,健身大厅等服务居民阵地,以及社会救助, 法律援助、就业保障、综合治理,计生服务等“多位一体”的综 合服务平台,并为社区兴建了专门的老年活动中心;累计用 于硬、软件建设资金近200万元,社区日常工作经费全部纳 入团场预算管理,为服务社区群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目标,重服务打基础立标杆受团场经济、财力等条件的影响,一八三团社区建设起 步相对较晚,与团场“三化”建设和社会管理要求还不相适应, 这既是我们面临的压力,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一年来, 在师市社区指导办的指导帮助下,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重服务,打基础,立标杆一)建章立制,抓好自身建设一是坚持“三会一 课”及党员活动日制度,加强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学 习以支部成员为核心,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党 员的思想觉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组织对社区 各项工作的领导。
二是主要通过培养和鼓励党员成为居民骨干,让他们在社区各项活动中发挥作用社区党组织根据社 区居住环境、工作性质等自身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划分“党员U!责任区”,担负着卫生监督和保护绿化及公共设施的职责,同 时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和治安巡逻 不定期的组织志愿者进行政策法规,法律知识、健康教育等 宣传咨询活动目前,整个社区的居民骨干中,有很大一部 分是党员,在群众中起着很好的模范和带头作用树立了社 区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开展“四就近”服务社区结合离 退休干部党员居住情况,就近将他们划分到四个片区,主要 开展了定期走访、生病探望、节假日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党员期间,为老干征订《生活晚报》、《兵团日报》、《兵团工运》 等多种杂志刊物;为体弱多病、行动不变的老党员送学;(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对社区工作队伍 建设,团党委高度重视本着配齐配强的原则,不断补充和 调整社区领导班子,强化干部队伍素质和知识结构从2010 年以来,先后选送3人次参加兵团社区干部培训班,选送15 人次参加师社区干部配选班,还先后6次组织社区干部到福 海、哈巴河、布尔津、克拉玛依、石河子等地参观考察社区 建设,学习社区管理经验,提出了“近学布尔津,远学克拉玛 依”的工作要求和创建,兵团示范社区”的工作目标。
做到了有 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做事和有目标理事,有标准处事二网格化”服务 促进社区管理以锡伯渡社区建设为=1重点示范,试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将社区辖区划分为三个 大片区、13个居民小区社区全体干部成员分成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3-4人,组长由社区副主任分别担任,负责一个相 应片区的具体工作,包干到户,责任到人把“四知四清四掌 握”工作的合格与否作为衡量工作人员工作成绩的首要标准, 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要求每个社区干部成员要做 到详细掌握150-200户的家庭信息及思想动态13个居民 小组都相应选举出各居民小组的骨干、楼栋长、单元长,目 前,社区居民的基本家庭信息已全部登记,相关部门所需各 种信息,在社区的档案中基本可以找到.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 为拓展社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z
四是对残疾人开展康复、慰问等“爱心”服务; 五是对重大疾病居民开展大病救助、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等 “贴心"服务2012年一月至今,锡伯渡社区共为社区136户困难家庭发 放面粉3000公斤,大米1650公斤,清油840公斤,为4家 特困居民家庭解决实际困难11件,救助学费1500元;救助 衣物、生活用品30多件给社区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15辆、 为社区贫困家庭的在校大学生办理"金秋助学”款项16人次12000元,社区领导还与6户贫困职工结对帮扶社区干部为 社区困难家庭爱心捐款2600元,对居住在本辖区的孤寡老 人、空巢老人进行详细登记造册,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互相 帮扶,使这些老人能得到家庭般照顾周政文化进社区,廉政教育新格局针对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思想动态,综合运用文艺演出、演唱廉政歌曲 等多种形式,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廉政 文化进社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使居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廉 政文化、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为广大社区居民关心、支持、 参与廉政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和人文环 境宣传居民、商户关心关注的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民政、 城镇医疗等惠及民生的政策,搭建居民和商户之间的各类信 息互动服务平台,使国家发布的各项惠民政策能够及时传达给辖区的广大私营业主及广大居民。
场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II自2001年社区成立以来,团党委重视社区的发展,不断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社区建设工作取得可喜 成效尽管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建设和管理中, 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团场连队集并到社区,连队职工正逐步从“单位 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趋势加快,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重 心下移,社区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原有 工作人员的信息量、工作量、管理量不断加大,会出现社区 工作力量不足的现象,再有就是连队职工的管理在集并前, 由连队党支部、连队管委会进行管理,进入社区后,这一部 分居民的社区理念和社区意识、自治功能不够,对社区建设 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或者说比较淡薄,对社区的认同感、 归属感不强,参与度不高.这些因素将会影响到社区建设的正 常发展二是社区内的很多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对社区的管理 不认可,对社区工作认可度相对较低,在遇到矛盾纠纷时,总 喜欢找公安或司法部门,社区调解协调化解作用没有很好发 挥.三是和地方社区相比而言,团场社区的经费匮乏,严重不 足虽然我们团党委很重视社区的建设,社区的经费纳入团财 务管理,实报实销.但由于团场本身的资金就不足,无力全额承 担社区每年开展活动所需的各项经费开支,社区每年要承担 大量的社会事务,但由于社区没有财政拨款,致使相关工作和 活动难以开展。
四是服务不够目前团场社区工作主要是行政性事务较 多,服务项目少,社区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工作开展 少而单一,影响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针 对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理 顺体制、健全机构为突破口,以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为重点, 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为保障,以文明社区、 和谐社区创建为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社区 工作新局面建议:一要进一步理顺社区工作体系按照《城市居民委员 会组织法》规定,首先要理顺团场各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与 社区的居民自治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凡需要 社区承担或参与的工作任务,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实行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做到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重心到 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在连队集并到团场后,我们将在目前 13个居民小区的基础上增加小区数量;连队的领导将作为社 区管理的骨干力量,对这部分居民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完成” 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二是能否将社区纳入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经费(包括办公经 费和社区工作者报酬等各项费用)列入财政预算由兵团直 接拨款到团场社区.便于社区自主开展各项活动.对相关部门 转移到社区的工作,实行费随事转,有偿服务。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对 现有社区工作者进行各种技能培训的同时,及时给社区 输送一些年轻的大学生,以增加社区工作活力.二是切实 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出台社区工作者报酬福利 待遇有关政策,社区工作者的报酬实行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工 资结构四是要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 民”根本目标,把社区工作从繁重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社 区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来抓,不断丰富社区的服 务内容,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 展社区服务领域,通过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社区共 建共享与党委支持相结合、专业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方 式,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 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 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等,逐步实现社区服务 的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