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诊断学基木知识一、正常细胞的基本结构(一) 正常细胞结构(二) 正常细胞一般形态(1)细胞大小:各种分化成熟细胞都具生理范围的大小不同类型细胞 有不同的大小,但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细胞形状:各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均有一定的形状例如正常鳞状上皮细 胞表层为多边形、中层呈舟状、底层为圆或卵圆形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呈锥形,粘液柱状上 皮细胞是球形间皮细胞为圆形3) 细胞核:a.大小:不同类型细胞核大小不同一般上皮细胞核在10um 以下b.形状:圆形、卵圆形或肾形c.位置:居中或偏位d.数目:多为1个,有时双核e.染色质:细颗粒状或 细网状,分布均匀f.核粒:可有儿个,大小一致,清楚或不清楚g.核仁:见到或见不到,一般 1-2个,直径多在2un以下4) 核浆比例:目前有下列几种概念:a.细胞核的面积与细胞浆面积之 比b.细胞核的直径与细胞直径之比c.细胞核的直径与胞浆幅缘之比各种类型细胞均有本身的N/C比三) 正常上皮细胞的形态(1)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主要分布于全身皮肤、口腔、咽喉、食管、肛 门、阴道、宫颈外口和阴茎等a.内底层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浆嗜蓝,胞核居中亦为圆形,核染色质细颗 粒状一般见不到核仁。
b.外底层细胞:比内底层细胞稍大,亦为圆形或卵圆形,胞浆嗜蓝胞核居中呈 圆形,染色质细颗粒,也见不到核仁c.中层细胞:船形或舟状,比外底层细胞大,胞浆丰富,淡蓝色胞核中位圆形, 染色质细网状或细颗粒状d.角化前细胞:多边形的方块状,胞浆很丰富,嗜蓝胞核呈圆形,染色质细网 状,核小居中e.不全角化细胞:多边形方块状,胞浆丰富,嗜红,常染红色,偶染为桔黄色 胞核呈固缩状似墨水滴胞浆中有吋见到黄褐色颗粒由透明角质蛋白构成2) 柱状上皮细胞:分布子宫颈管、宫内膜和输卵管、气管、支气管(假 复层)等a.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细长锥形,锥底部有纤毛胞浆嗜蓝,纤毛红染核为圆 形、偏位核,染色质细颗粒状,常见小核仁b.粘液柱状上皮细胞:圆形常呈球状或杯状,胞浆含粘液,蓝染核圆形,常偏 位,染色质细颗粒状,可见小核仁3) 间皮细胞:分布身体三大腔的壁层和脏层以及男性鞘膜腔按分化程度分为:a.成熟型间皮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咆浆嗜蓝,似鳞 状上皮外底层细胞核圆形中位,多为1个,染色质细颗粒状b.幼稚型问皮细胞:比成熟型稍大可见1・2个小核仁按大小分为:a.小间 皮细胞:10um左右b.中间皮细胞:10-15umo c.大间皮细胞:15-20um或2()um以上。
第三种分类法:久嗜碱性间皮细胞:胞浆呈深蓝色b.嗜酸性间皮细胞: 胞浆呈淡蓝灰色,透着紫红色创伤性间皮细胞:由于冲洗或手术切口使间皮和增生性间皮细胞剥脱下来,在 涂片中的形态具一定的特点称Z为创伤性间皮细胞,有时成片排列、乳头状排列、条索形排 列或呈立体细胞团(三维结构)容易误认为癌细胞,尤其注意与腺癌鉴别花边间皮细胞:指细胞浆边缘似钩织台布的花边,因而称为花边细胞浆膜腔 积液的涂片中间皮细胞、增生性间皮细胞和恶性细胞均能见到花边经活细胞显微定格摄影 和超微结构结合光镜仔细观察的研究证明,胞浆呈花边状是细胞活跃的表现,是胞浆运动状 态在固定涂片中的一种形式4) 内皮细胞:分布血管和淋巴管内层穿刺涂片中常见排列为管状的棱形 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呈圆形,胞浆丰富,胞浆中有时对见空泡形成或吞噬的色素颗粒或其他 异物核也为圆形,一般单核多偏位淋巴管内皮细胞亦是圆形,胞浆中通常看不见空泡或 吞噬的异物5) 移行上皮细胞: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部分尿道等为复 层鳞状上皮的一种特殊类型,上皮结构随器官的舒缩而有所变化a.表层细胞:圆扁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核中位染色质细颗粒状,常见双核或 多核b.中层细胞:梨形或多边形,较表层细胞小。
核稍大、染色质细颗粒状,核多居 中c.底层细胞:呈圆形、核居中,染色质细颗粒状,有时见有小核仁6)腺上皮细胞:a.杯状细胞:分布在某些被覆上皮的组织中能分泌粘液广泛分布于小肠、结 肠或呼吸道等器官的组织中细胞似杯状顶端膨大,含丰富的粘液颗粒,因此在固定的涂 片中常常呈空泡或泡沫状核位于底部,核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可见小核仁b.柱状腺上皮细胞:分布人体内大部分腺体例如涎腺、月夷腺、乳腺、汗腺、甲 状腺或肾上腺的腺泡与被覆柱状上皮相似但有以下特点:细胞浆丰富,含分泌颗粒涂 片中呈泡沫或空泡状;细胞核多位于底部浆液性腺细胞核位在中部;细胞形状或核位置随 细胞分泌方式或分泌状况而有所不同;腺上皮细胞常有纤毛或纹状缘等于游离端四)正常非上皮细胞的形态(1) 粘液细胞:正常悄况下仅存于胎儿脐带中病理情况下许多组织粘液变性因而出现粘液细胞和粘液穿刺涂片中粘液细胞呈卵圆形、棱形、船形或蜘蛛状等多样形 态胞核较小,胞浆蓝染常被其分泌物 粘液包绕2) 网状细胞:广泛分布于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等组织中在肿瘤或炎症 等病理情况下常见其细胞形态呈多形性体积大,多为不规则形,常见伪足突起,胞浆丰 富常见小空泡核偏位或居中。
可见1-2个或更多的小核仁3)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在急性炎症恢复期或慢性炎症及瘢痕组织中出现细胞呈梭形或条索状,胞浆嗜蓝核卵圆形,居中,核仁常不明显4)组织细胞或巨噬细胞:有些细胞学书中称为小吞噬细胞细胞圆形或卵 圆形,胞浆有空泡或泡沫状核偏位可见小核仁,典型为肾形或豆形核胞浆中常有异物5) 多核异物巨细胞,细胞体积大,胞浆不规则,常见异物多个核, 有时达数十个,核大小较一致,有时见核仁6) 血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浆细 胞、淋巴细胞或红细胞等常在涂片中出现7)脂肪细胞:脂肪组织遍布全身,以皮下、肠系膜和网膜等处最多穿刺 涂片中脂肪细胞常见往往成堆出现,细胞圆形,胞浆中有大空泡核小呈圆形或新月形, 位于细胞一端8) 骨及软骨细胞:其组织由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穿刺涂片中除软 骨能见到基质外,其他一般仅见到细胞成分a.软骨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见有突起胞浆丰富,透明蓝色核圆形, 居中或偏位有1-2个小核仁在细胞周围见有基质包绕b.成骨细胞:在骨瘤和骨髄炎穿刺涂片 中见到细胞呈多边形、梨形,常3・5个成群出现,胞浆中央可见淡染区核圆形,偏位或似突出胞浆外,有1-2个 小核仁。
c.破骨细胞:细胞体大而不规则,可见有伪足样突起,胞浆中常见空泡或颗粒 多核,一般10-15个,核圆形,其大小较一致,互相拥挤或重叠,染色质细颗粒状,可见1-2个 明显的小核仁9) 肌细胞:a.平滑肌细胞:分布血管、肠道、胆囊、呼吸道和腺体输 出管的管腔壁内等处b.骨骼肌细胞:是全身躯体肌肉的主要成分c.心肌细胞:心脏的主要成分 这三种细胞均为梭形,胞浆较少,边界不够清楚,常为嗜红色核为杆状 或长圆形,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10) 神经组织细胞:a.神经细胞:位于脑和脊髓内胞体大小相差悬殊,梭形、星状、锥形或圆形 核居中,核染色质少而使核空泡状,核仁明显神经元纤维用硝酸银染色呈棕褐色细丝、网 状排列当伸延到突起中吋则平行排列尼氏小体强嗜碱性,呈不规则颗粒或团块状,多在 胞体和树突中突起为神经细胞的特殊分化物,含胞浆经特染则能显示b.神经胶质细胞;为脑和脊髓中特有细胞包括星状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 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一般穿刺涂片中少见二、细胞的良性改变和癌前病变(一)炎症和感染引起的一般性改变(1) 细胞轻度增大,胞核轻度增大2) 细胞浆染色改变呈嗜红或多彩、出现空泡或核周晕、胞浆中炎性细 胞浸润,可能出现退变颗粒。
3) 核染色质稍增多出现多核核仁明显4) 核浆比例轻度失常5) 涂片中伴有储备细胞增生、化生细胞或修复细胞6) 组织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增多7) 不同程度的退变细胞出现,可见裸核8) 涂片背景中出现渗出或多量炎性细胞二) 放疗或药物引起的一般性改变(1) 细胞增大明显2) 胞浆中可见大小不等退变性空泡,胞浆多彩,空泡中可能有炎性细 胞浸润3) 胞核亦相应增大,但没有细胞增大明显,核折皱或出现空泡4) 可伴有化生细胞和修复细胞5) 涂片中见有不同程度的退变细胞三) 癌前病变本身不是癌,却具有癌变的潜在危险,这类病变统称为癌前病变目前认为绝 大多数癌均有癌前病变但只极少数病例由于长期持续的致癌因子刺激而进展成癌有些癌 前病变经过适当治疗或营养干预可恢复正常或停止发展四) 核异质细胞1949年巴氏最早应用描写宫颈异常细胞形态的术语既往细胞学工作者 常使用这一术语,仅用于脱落细胞学的描述1) 目前对核异质细胞的认识:乩是异常细胞,属良性形态改变,有潜 在恶变的危险b.细胞核有改变:核增大、染色质增粗和深染,核膜增厚,双核或多核,核仁明 显等,找不到恶性特征c.胞浆可能相应改变,一般分化成熟d.整个细胞可能改变:细胞增大,细胞形态与相应正常细胞有些不同。
e.一群细胞的毗邻关系可能改变:细胞大小不一致,细胞间距改变或出现特殊排 列形式2) 核异质细胞的分类:a.按细胞改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或 只分轻度和重度b.按鳞状上皮成熟程度分为表层、中层和底层核异质细胞c.按细胞来源分为 角化型、非角化型、化生型、柱状上皮核异质和鳞状上皮核异质等d.按可能的转归,分为炎症性和癌前核异质细胞诊断为癌前核异质者并不都发 展成癌,它只表明癌变率高于正常或炎症性核异质e.按分化程度分为成熟型和未成熟型3) 核异质细胞的来源:a.从癌前病变脱落下来的细胞b.非典型化生 细胞c.炎症和感染引起细胞的改变d.癌旁上皮细胞或实际上是癌细胞,但分化程度高,其形态又不典型,只能诊断 为核异质细胞、难以肯定为癌4) 核异质细胞的临床意义:a.涂片中出现核异质细胞时,应注意与癌 鉴别,并仔细寻找癌细胞,以免漏诊b.涂片中发现核异质细胞时,要认真分类,发现重度核异质时建议临床追踪随访 c.有条件时,重度核异质最好用药物阻断治疗或营养干预等使其向正常或停止 发展,以降低癌发病率三、恶性细胞的形态特征(一)恶性细胞的一般特征(1) 整个细胞的改变:a.细胞大小改变:一般恶性肿瘤细胞体积增大。
也有些体积比正常细胞小如小细胞型未分化癌细胞b.细胞形态异常:失去原来正常细胞的形状,呈不规则形,可能为畸形怪状c. 细胞结构异常:细胞器改变和包涵物变化用电镜观察能够发现这些变化d. 细胞退变:形成裸核、细胞残影或细胞碎片等2) 细胞浆的改变:a.细胞浆量一般增多,但与核增大程度比起来其胞浆量相对减少有些肿瘤胞浆 量极少,如小细胞肺癌和某些淋巴肉瘤胞浆几乎看不见b.胞浆分布不均匀c.胞浆着色改变分化差的活跃的肿瘤细胞胞浆嗜蓝,高分化肿瘤尤其高分化鳞 癌或退变癌细胞浆呈粉红或桔黄色亦有多彩的胞浆d.胞浆中出特异性颗粒例如黑色瘤中的黑色素颗粒e.胞浆中空泡形成如 腺癌细胞,尤其粘液腺癌细胞3) 细胞核的改变:a.细胞核体积一般增大或明显增大,有些癌细胞体 积小,其核也相对明显增大b.细胞核数量可能增多c.细胞核形态畸形,核边不规则核有凹、出现切迹、有沟、核长芽、核分瓣、 核分叶、核扭曲核边呈波状、锯齿状或猫爪样核呈桑植、生姜等不规则的“立体感” d.核染色质增多增粗、呈块状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