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胆巴碑》艺术浅析摘 要赵孟頫是元朝的一位伟大书法家,他有宽博的知识,擅长诗词和书法,,五种书法字体都具有极高的成就其楷书书法被称为“赵体”,其中《胆巴碑》是其楷书最佳范本之一此碑字体结体清秀俊美,用笔舒展流露,又能使得整个章法严谨,于规矩中时见洒脱的韵致赵孟頫也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文章从赵孟頫生平概况以及《胆巴碑》的用笔、结字、章法几方面浅析了《胆巴碑》的书法艺术特点和对其他书家的影响关键词:书法艺术; 赵孟頫; 《胆巴碑》; 风格特点AbstractMengfu Zhao is a great calligrapher in the Yuan Dynasty, he has wide broad knowledge, good at poetry and calligraphy, the five calligraphy fonts have very high achievement. The calligraphy of its regular script is called "Zhao Ti",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model of its regular script. This tablet fonts structure handsome and handsome, with a pen stretch reveal, and can make the whole discipline rigorous, in the rules and easy charm.Mengfu Zhao is also called "Regular script four people" o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lligraphy and the influence on other booksellers from the Mengfu Zhaobiography and the pen, knot,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all-BA tablet.Key words:calligraphy art; Mengfu Zhao; Dan Ba Bei; style前 言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其独具一帜的书法风格,其学书的精神更令人值得称赞,其中楷书被世人称为“赵体”。
其中楷书书法墨迹《胆巴碑》最为代表其楷书书风,历来有很多的书学者以其楷书作品为读、临范本,细细揣摩仿学,从中领悟学书要领并加以习之本文通过对《胆巴碑》的浅析,体现其端庄秀美的书法风格,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创作有很好的帮助一、赵孟頫生平概况及其《胆巴碑》简介(一)赵孟頫生平概况赵孟頫,元代著名的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1]太上弟子、三宝弟子等,出生在浙江吴兴宋太祖十一世孙,在宋朝的时候曾经任小的官职,到了元朝后做官至翰林学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2]他有宽博的学术知识,才华横溢,在音乐、文学、绘画、书法、篆刻等多个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说是集艺术、学术于一身的全才[3]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习字,终身勤奋,因此他的书法艺术达到极高水平,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向来以书法和绘画著名,五体书法无一不行师从“二王”,晚年师法李北海,具李北海沉着庄重的书法气韵他的书风典雅醇和、秀逸清丽他的楷书圆劲秀媚、端俊严谨[1] 世人称他的楷书书法作品为“赵体”其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书法的墨迹作品在他遗留下来的许多的书法作品中,最能够体现出赵孟頫书法风格的墨迹当为其晚年的书法作品,其中楷行为最。
楷书作品中《胆巴碑》被世人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4] 是赵孟頫楷书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书法墨迹二)《胆巴碑》简介《胆巴碑》全名为《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简称《帝师胆巴碑》赵孟頫奉敕书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纵33.6厘米,横566厘米,碑文计百余行,923字碑额为“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碑”18个篆书字纸本,有乌丝栏内容为记述帝师胆巴生平事迹该作品整体章法基本上是楷法,但其气脉却如行书般行云流水此帖为行楷,在结字方面有些字会略带些行书的笔法,自然流露,全是“二王”正脉该贴虽打有乌丝栏,但并不会显得字字独立,反而使得整篇布局血气相连这个作品是赵孟頫的碑书墨迹,是他年老时的书法作品整个字帖用丰富的笔法和结字彰显出了赵体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赵体书法风格的形成与建立,必然是带着社会文化背景烙印的产物[2]《胆巴碑》当为我们学习赵体楷书的最好贴本二、《胆巴碑》书法艺术特征(一)《胆巴碑》用笔特征笔法是指在书法学习中书写者在使用毛笔时的用笔方法起笔、运笔和行笔是书法用笔的三个重要组成成分三者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起笔合理,运笔才能顺利;运笔合理,收笔才能圆满;收笔合理,毛笔才能迅速恢复原状,下一笔画的起笔才能有所保证。
细观其用笔,可谓意在笔先,笔到法随杨观跋此碑云“用笔犹绰饶风致而神力老健,如挽强者矫矫然,令人见之气增一倍” [4]下面对其起笔、运笔和收笔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起笔又称发笔,它直接影响着运笔的质量起笔有侧势、逆势、露锋与藏锋之分,还有方圆之别赵孟頫《胆巴碑》中起笔多为露锋起笔,如“圣”字,(下图1) “圣”字横与竖皆为露锋侧入;虽直接以藏锋起笔的很少见,但也有的,例如“者”字(下图1)因长横接上竖,为藏锋逆入后以侧法作横体现其楷书起笔侧锋峻落的特点运笔指笔画中截的写法,是表现笔法力道与书写节奏感的重要部分赵孟頫楷书具行书的特点,运笔中提按与擒纵显得尤为重要提按是运笔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没有提按,书法就缺少节奏感擒纵指的是控笔的能力《胆巴碑》楷书便将二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中截充实除此外,帖中顺逆的变化,也使得整个线条圆浑遒劲如“人”字撇为逆笔,捺为顺笔;“十”字横为顺笔,竖为逆笔;“仁”字右部两短横均为逆笔如下图2)这种运笔的方法可以增强行笔的摩擦力,使得线条厚重充实收笔要做到充实,收笔可使点画形态完整,圆浑饱满,不使其尖露棱角,呈浮佻之态通过提笔回锋,笔毫得到调整与恢复,使整个字气脉贯注,呈灵活之势。
但赵孟頫的楷书用笔中笔画出锋较多,如《胆巴碑》“三”“光”为例(如下图3)进行说明,每一个笔画的用笔虽不是露锋入笔,但是整个字与字之间还是有很强的连带性,加强了增加了每个字之间前呼后应的关系图(1) 图(2) 图(3)(二)《胆巴碑》结字特征结字是每个字笔画之间的穿插的合理独特的布局特征只有将点画横竖撇捺之间的位置布置恰当,字才能美观所以赵孟頫在其楷书《胆巴碑》中除了用笔为上之后,还体现“结字亦须用工”点画之间相呼应书法艺术讲究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胆巴碑》是楷书的典范章法布局如同楷书,行列井然有序,而行笔连贯自如,钩挑萦带,富于行书的韵味[4]他的结字楷行交互,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因为有行书的用笔,有些笔画末端勾挑也可表达其呼应关系,即笔断意连除此之外,牵丝也是重要的结字特点它们虽然不是字的正式点画,但将整个字的气息联系在了一起,《胆巴碑》多牵丝连结,这在历代的楷书书法作品中是很少见的如:在帖中“像、有、光、是、至”(如下图)这五个字,其字里行间的牵丝连带不仅增加了字的动感姿态,而且加强了行气的畅通,强化了章法的气势结字重心平衡任何一种书体的结体都是有很多种变化,但是不管其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结字的重心平衡。
楷书作为一种比较规范的楷书,结构要求严格但是《胆巴碑》作为一种行楷书,其采用了单个字内部结构的偏正互补来实现结字的重心平衡其贴内基本每个字的重心都通过笔画的穿插来达到结字的平稳如帖中的“绰”和“等”(如图1)这两个字,这些字给人以逸趣横生的感觉,其结构穿插特别巧妙、静中求动的节奏感但也有少数的字单个看起来结构是不稳的,如“法”“敕”(如图2)这两个字,但是放在整篇内容中,与整篇内容相融入,总体协调也是平稳的图(1) 图(2)形态变化多样赵孟頫楷书为行楷,与其它平正的楷书相比,少约束,更具备变化的条件在《胆巴碑》中,每个字的笔画繁简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每个字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构成了疏密避让、方圆结合、同字异形、收放自如的赵体楷书的结字特点如“折”画,既有方折之笔,又有圆转之笔,各种“点”的组合,更是前呼后应,左牵右连,姿态万千,竖向的笔画无一不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长横及撇捺的配合,都能控制左右的平衡[4]在贴中有些笔画比较少的独体字,在处理这些字的时候宜疏不宜紧,如:“人”“大”这一类字(如右图);而笔画比较多的字,则宜密不宜疏在处理上很有特点,如“两”“闻”(下图1)两个字内部稍微偏左,右边留白相对左边来说多一些;“为”(下图2)字下部末点右边,都需保留空间。
可见贴中在结字的疏密处理时的方法很多,体现结字的变化,避免雷同再比如结字的避让在书法中也是很重要的,欧阳询也表达过避让在结体中的重要性避让就是在安排笔画的穿插时,通过每个笔画之间相互的配合,使得整个结字更加的和谐在帖中很多的字都体现出了避让的特点如“蕃”字和“田”(下图3)这两个字蕃”字中部收缩中竖,打开撇捺,“田”上部嵌入;“妙”字(下图2)左部略提升,“少”部长撇插入,等等此外,用墨的轻重也是一种变化,书法轻重的变化是视觉的一种感受,一般粗的笔画给人以重的感觉;反之,较细的笔画使得整个字体现出清瘦的感觉有了粗细的对比,更加强化了结体的变化,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在《胆巴碑》中,结字的过程中,通过笔墨的浓淡,笔画的粗细,使得结体更加的精致和秀美图(1) 图(2) 图(3)此外,书法的结体也可方圆并用,笔画的转折处即可方折也可圆转方折的笔画可突出结体的硬朗正气,而圆转的笔画会使得结体温婉舒畅使得整体的结字收放自如赵孟頫博取众长,也是个善于变化的高手《胆巴碑》中同字异形的情况非常多,如“是”字,其中一个是端庄稳重的标准楷书的写法;而另一个则牵丝连结,笔势往复交代的很清楚,是典型的行书的写法再如“至”“有”“无”等字,都通过了笔画的形态变化,是否牵丝连结来使得同一个字出现不同的体态特征,使得胆巴碑的结字特征更加的变化多样。
图(1) 图(2) 图(3)(三)《胆巴碑》章法特征赵孟頫楷书最大的特点是以行书笔意写楷书,所以人们称他的楷书为“行楷”,其实这正是赵楷的成功之处,有法而无法,外柔内刚,流便实用,端正优美[5]下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其楷书的特征1、露锋入纸 中侧互用书法用笔有藏露之分,赵孟頫楷书主要取法王字,因而在其书法作品《胆巴碑》中有许多露锋出锋的写法但其并不是简单顺锋搭下,则是凌空取逆势,用笔坚挺、饱满收笔处的笔势和下一个字相互照应用笔变化多端,在书写的过程中,露锋用笔极为大胆,例如:“华”字的末横和“起”字的长捺就露锋的用笔,显得笔画很有特点虽《胆巴碑》多露锋入纸的用笔特点,但书写时随着笔势的往来,也有一些藏锋的起笔通篇字形圆润饱满,婀娜中含刚劲,圆润中具筋骨,行方其外,字内点画铁画银钩[3]在书法书写过程中我们要求书法线条圆润、浑厚并有立体感那么就需要找到相应的正确的运笔方法在《胆巴碑》的书写过程中,便能发现,其书法用笔中侧互用,以《胆巴碑》“圣”“者”两字为例,“圣”字横与竖皆为露锋侧入的笔法;“者”字长横因接上竖,为藏锋逆入后以侧法作横但其中锋意识极强,不论何种笔画,落笔铺毫后迅速通过提按,调整为中锋。
使整个字看起来秀美峻拔,且线条富有变化,调整甚为得法2、笔画简化赵孟頫楷书在书写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书写便捷的目的,在行笔的过程中会对一些繁琐的笔画进行省改会将一些笔画用别的笔画进行替代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