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 封封 面面 简明中国古代史简明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一、基本线索一、基本线索 中国原始社会,从170万年前 的元谋人时代起,至公元前21世 纪夏朝建立前止,大体分为两个 时期: 其前期为原始群时期,后期为氏族公社时期 因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考古学上称原 始社会为石器时代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 社会形式原始群时期是考古学上的旧石 器时代前、中期原始群时期又分为前后 两个阶段氏族公社时期又分为母系氏族 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我国古代的神 话和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社会 的情况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二、学习方法二、学习方法 学习原始社会史,要从生产力的发展 来理解社会进步的动力,从而认识我 国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解体的规 律对于新石器的出现和农业的出现 要深刻领会,因为它是后来文明产生 的基础学习中要掌握氏族制这一关 键问题,通过具体资料,了解氏族制 的发生及其特点,从而了解原始社会 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三、重点问题三、重点问题 1、原始群、原始群 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其前期为原 始群时期,后期为氏族公社时期。
因 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考古学上称 原始社会为石器时代 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式原始 群时期是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前、 中期原始群时期又分为前后两个阶 段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1)原始群前期 原始群前期的人类保留的猿类体质特 征较多,也称直立人,这时人类的婚 姻形态处于乱婚时期,相当于旧石器 时代早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主要有元 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 元谋人:是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是 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距今 约170万年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蓝田人:是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距今 100—60万年 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 山发现的,距今70-20万年北京人 身体各部的进化不平衡,四肢进化快, 手的演化最快,头部比较落后,证明 了“劳动创造了人”这一真理北京人已 使用火,他们使用粗糙的石器和木棒, 进行采集和狩猎,过着群居生活 金牛山人:是在辽宁营口县金牛山发 现的,距今约28万年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2)原始群后期 原始群后期的人类体质已相当进步, 学术界称之为“早期智人”,亦称“古人”, 时间约距今20—10万年。
这时人类的 婚姻形态处于“血缘群婚”时期,人们逐 渐学会了人工取火,相当于旧石器时 代中期这一时期的人类有马坝人(广 东曲江)、长阳人(湖北长阳)、丁村人 (山西襄汾)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2、氏族制度的形成2、氏族制度的形成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血缘家族 已不适应生产的需要,要求比较稳定 的生产和生活团体的出现同时,人 们开始排除兄弟与姊妹之间的婚姻, 形成族外婚,相互通婚的群体就逐渐 转化为氏族氏族起源于一个共同祖 先,以族外婚为前提,以血缘为纽带, 是比较牢固的社会单位 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 族公社两个阶段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3、母系氏族公社及其特点3、母系氏族公社及其特点 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公社的主要阶段 母系氏族公社的特点:(1)妇女在生 产和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2)实行 族外婚,人们按母亲血缘确定亲属关 系;(3)土地、房屋、牲畜归氏族公 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财产由母系继承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公社分为初期和发展时期两个阶 段。
(1)母系氏族公社初期 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约距今10—1万年,考古 学上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学术界称为晚期 “智人”,亦称“新人”在我国发生发现的 代表性人类化石有山顶洞人(北京房山)、 峙峪人(山西朔县)、左镇人(台湾台南)等 山顶洞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 店龙骨山的洞穴中发现的,是 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代表性人 类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山顶洞人过着以渔猎和采集为 主的生活,已经发明了人工取 火技术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2)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时期 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期约距今1万 至5千年,使用的石器主要是磨 制石器,进入考古学上的新石器 时代,此时人类已经发明并广泛 使用陶器代表性文化有河姆渡 文化(浙江)、仰韶文化(黄河中 上游)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氏族遗址在 浙江余姚,距今约六千八百年, 是我国长江流域母系氏族社会 繁荣时期的代表,分布在浙江 绍兴与宁波之间,为新石器时 代繁荣时期的文化河姆渡人 使用骨耜翻地,种植水稻,已 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约六千多年, 亦属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文化。
这类 文化是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 现的这类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各省, 以手制精致的彩绘陶器和磨制石器为其 主要文化特点著名的遗址有陕西西安 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半坡村遗址:半坡氏族遗址在陕 西西安半坡村,属于仰韶文化, 距今约五六千年,是我国黄河 流域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 代表婚姻形态已从族外婚发 展为对偶婚半坡人种粟;饲 养猪狗;使用红陶和彩陶;已 会建造房屋,形成村落,过定 居生活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4、父系氏族公社及其特点4、父系氏族公社及其特点 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 级社会过渡的组织形式,其主要 特征是:(1)男子在生产生活中 居于支配地位;(2)实行一夫一 妻制,人们按父亲的血缘确定亲 属关系,财产由父系继承;(3) 男子代替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 农业和饲养业成为人们的主要生 活来源 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随着生产力 发展,产品出现剩余,氏族内 部逐渐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 形成,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一、基本线索一、基本线索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确立和发展时 期。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 会的形成商朝时,奴隶制有了发展 二、学习方法二、学习方法 学习夏朝的历史,应着重把握我国 国家的起源问题运用国家起源的 有关理论,分析夏朝是我国第一个 奴隶制国家 学习商朝的历史,要着重掌握商朝 的阶级和阶级关系;还可结合夏、 商历史的学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 观点出发,认识奴隶制的产生和它 的历史地位,既要看到它的残酷性, 又要认识它与原始社会相比,乃是 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三、重点问题三、重点问题 1、禹建夏朝1、禹建夏朝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为害他的父 亲鲧用筑堤的办法治水无功,被舜杀 死,舜又命禹继续治理洪水他三过 家门而不入,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消除了洪水舜举禹为继承人禹即 位,国号夏,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其 疆域包括今河南中部、北部和山西南 部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中国 历史上的“禅让时代”结束,王位“世袭” 制开始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2、夏朝的国家特征2、夏朝的国家特征 恩格斯指出,“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 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 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 公共权力的设立。
夏王朝的领土不 再是血缘关系的组合,而是按照 地区来划分了芒芒禹迹,画为 九州”反映了夏朝按地区进行统治 的特点夏朝的公共权力设置已 初具规模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 家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3、盘庚迁殷3、盘庚迁殷 公元前16世纪,商汤兴兵灭夏, 建立了商朝商开始建都于亳, 商朝中期出现动乱和纷争,中原 地区屡有洪水为灾,都城屡迁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 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此后不 再迁都从此,商朝国势日益上 升历史上把盘庚迁殷以后的商 称为殷商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4、商朝的国家机构和阶级关系4、商朝的国家机构和阶级关系 商朝的国家机构比夏代更加完善,主 要表现在官制、军队和刑罚三个方面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独揽大权实行 “家天下”制度,王位世袭,或传子,或 传弟王之下设相,也叫冢宰,是百 官之长,辅佐商王以统治全国相之 下设管理农业、手工业等百官商朝 的军队庞大,士兵主要由平民组成, 有时也有奴隶在内商朝的监狱很多, 刑罚很残酷商朝统治阶级有商王和 奴隶主贵族,官职多在贵族家族内世 袭。
被统治阶级有奴隶和平民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5、青铜铸造业5、青铜铸造业 青铜铸造业是夏朝的代表性的手工业, 到商朝有飞跃的发展不仅产量大, 工艺水平也很高青铜器主要有礼器、 兵器、生产工具等尤其是礼器,造 型美观,纹饰精巧,是水平极高的工 艺品兵器和生产工具大多质坚刃利, 使用方便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通 耳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 米,重875公斤,是商代青铜器中的杰 出之作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6、甲骨文6、甲骨文 19世纪末,在殷墟中发现 了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 字称为“甲骨文”它的内容多 为占卜文辞,反映了商朝后半 期的宗教、经济、政治、军事、 天文历法等情况,是极为珍贵 的文化遗产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三章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西周春秋战国 一、基本线索一、基本线索 周武王灭商,我国古代史上的奴 隶制时代基本结束,封建社会的初 期阶段即封建领主制阶段开始这 一阶段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三 个时期 西周时期建立起了封建领主制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春秋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 革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 东迁,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 国,前后约550年,中国由分裂 走向统一这一时期的历史, 以公元前475年为界,分为春秋 和战国两个阶段 第三章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西周春秋战国 二、学习方法二、学习方法 学习西周的历史,要注意王位世 袭制、分封制、井田制等政治经 济制度 学习春秋时期历史,要注意当时 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和影响,更 要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 田制的瓦解、新旧势力的斗争等 几方面,去理解领主制解体和地 主制的出现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更多地从经 济转入政治,要把握当时具有 代表性的变法运动,理解李悝 和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和意 义要看到七国之间的政治、 军事争夺是战国时期突出的政 治现象,从中考察秦统一的必 然性 第三章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西周春秋战国 三、重点问题三、重点问题 1、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1、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 西周的主要制度有:宗法制度、分封 制度、井田制度 (1)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就是宗族 共同遵守的原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 是嫡长子继承制按照这条原则,周 王的王位必须由嫡妻(即正妻)的长 子继承,周王的其余儿子(庶子)被 封为诸侯或公卿。
周王被称为“天子”, 是天下的共主,也是天下的“大宗” 诸侯对周王而言是“小宗”但诸侯在 其封国内又是“大宗” 第三章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西周春秋战国 (2)分封制度西周在地方上实行“分土 封侯制”,使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受 民受疆土”对地方实行分区管理,以达 到“以蕃屏周”的目的重要的封国有: 卫、鲁、齐、宋、晋、燕等分封的 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 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 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