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关注祖国未来——向曹瑾校友学习重庆师范大学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爱心小屋制2011年11月16日巫山平和小学之行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农村建设在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前提下,许多人放弃了泥巴裹裤腿、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形成了大批的打工一族在我国很多贫困地区,大多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而把家里的孩子交托给老人,导致如今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儿童关系祖国的未来,他们从小被迫与父母分开,其得到的关爱之少可想而知他们渴望温暖,渴望关爱,渴望更多见识大千世界的机会,渴望五彩斑斓的童年……面对这样一群可怜又可爱的孩子们,我们的校友曹瑾学姐毅然选择了到乡村支教为了深山里的孩子,她主动要求回重庆巫山支教,被分到偏远的平河乡小学全班34个学生,其中27个是留守儿童为了带好这群孩子,她倾尽心力,不料却遭病魔吞噬了生命她为重师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曹瑾学姐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足以感动你我的爱心将不会因为生命的消逝而湮灭二、 活动目的为了追溯曹瑾学姐的奉献爱心的踪迹,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学习曹瑾同志的乐于奉献的精神,重庆师范大学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爱心小屋将率领全体志愿者远赴巫山县平河乡小学去看望那些留守儿童,希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能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温馨。
同时也为了号召全社会师生以曹瑾同志为榜样,自觉肩负起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并给予更多的帮助让我们携起手来奉献一片爱,让爱创造奇迹,让孩子们怀着一颗温暖的心去迎接每一个灿烂的黎明,用最纯真的笑脸去拥抱明天,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三、活动组织单位:主办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勤工助学服务中心承办单位: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爱心小屋四、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1日、2日五、 活动地点:巫山县平河乡小学六、 活动主题:关爱留守儿童 关注祖国未来——向曹瑾校友学习七、活动对象:平河乡小学全体在校留守儿童八、活动安排:(一)前期准备工作1、 在团委老师倡导下,重庆师范大学各学院团总支于2011年11月21日为巫山县平河乡小学筹集捐赠物资倡议书见附件一)2、 人员安排,团委熊宇老师为带队老师,中心副主任张登涛任爱心志愿者小队队长,爱心小屋爱心大使陈常理任副队长,其他为成员3、 爱心志愿者小队的组建(在勤工助学服务中心选15名爱心志愿者,分为策划组、组织组、文秘组、后勤组四个小组,每组三人,共选两名负责人)4、 后勤组负责各学院捐赠物品的统计调配,全体成员参与物资整理,此项工作需在2011年11月24日完成。
5、 策划组负责宣传海报的制作及拍照留恋6、 组织组负责车辆安排、食宿安排、人员的调动及行程中安全、活动现场的秩序7、 文秘组负责整理文字资料,比如宣传海报的文字内容、活动当天的发言稿、倡议书等8、 所有小组任务(除物资筹集)必须在2011年11月26日完成,同时须经爱心志愿者小队队长审核通过二)活动具体安排1、2011年12月1日早上八点从学校乘车出发出发,所有爱心小分队成员须在七点四十到车站集合2、 负责人协调所有成员相互合作将爱心物资安全搬运到目的地3、 2011年12月1日下午十五点到达目的地,十六点开始捐赠活动4、 活动流程:①平河乡小学学校领导发言②带队老师发言③爱心志愿者代表发言④捐赠仪式及揭牌仪式正式开始,组织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是募捐活动有序的进行,策宣组负责拍照留恋⑤2011年12月1日下午十八点捐赠活动结束,所有参与者签名及合影留恋⑥爱心志愿者小队走进孩子们的宿舍,与他们促膝长谈,了解其生活、学习状况,询问其目前的困难和内心最渴望做的事,并相互留下联系方式,文秘组做好文字记录,以便返校后建立心连心长久的帮助,让他们感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的亲切关怀三) 活动后期安排1、2011年12月 2日早晨八点乘车返校。
2、2011年12月 2日下午十五点到达学校3、2011年12月2日下午十六点召开总结大会,总结本次活动成功与欠缺之处,以及讨论如何持续开展对巫山县平河乡小学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的方案,并做好落实工作,文秘小组做好会议记录同时策宣组和文秘组做好本次活动的材料并交于办公室存档,及向校新闻中心投稿宣传本次活动,倡议更多同学学习曹瑾校友精神,关注留守儿童4、 散会,活动结束九、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前和各学院沟通协调,按时完成物资筹集工作2、 所有小组应相互协调定期保质保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3、 所有物资的包装务必严实,以免途中散乱影响活动效果4、 所有成员在乘车途中、住宿时务必注意人身安全5、 活动现场务必保持井然有序6、 所有成员应严格服从组织安排十、活动意义:1、向曹瑾校友学习,学习她忠诚教育、信念坚定的优秀品格与甘于奉献、无私大爱的精神境界,立志成为社会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大学生2、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现在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关爱和帮助3、在奉献之中收获快乐,并在活动的策划,组织,联系,后期总结中得到充分的锻炼;4、意识到现在社会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加深我们对于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激发每一位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5、实践结束之后将我们的活动形成完备的报告,把这种感悟和认识传达给周围的同学,唤起同学们的关注,进而唤起全社会的关注。
爱心小屋2011年11月16日附件1“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祖国未来”募捐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