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给“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大云版)”的拍品查查DNA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1.50KB
约13页
文档ID:236591340
给“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大云版)”的拍品查查DNA_第1页
1/13

给“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大云版)”的拍品查查D N A2007年初冬我国北方某大拍卖行拍出了一枚“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 币库平一两(大云版)”,成交价超过了 90万元人民币1998年11月4日《中国文物报》曾刊出笔者拙作《小议丙午大清金币》一文该文着重指 明经“二维鉴”后,某收藏类杂志刊出的福建某君文章所附金币彩照与人 民银行资料相异现在再对2007年初冬拍岀的这枚金币进行二维验鉴论 证看看它与人民银行资料等是否“未见异样这必须要有一个确定无 疑的肯定,才能对应成交价超过“四星级”(人行评定)真品的价位,而现 在的成交价价位已达到了 “五星级”(国宝级)现将这一验鉴论证过程述 略如下一,若干背景资料的述略与评说(一)北方某大拍卖行2007年11月的拍卖图录及第三期拍卖宣传资料 刊出了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的大云版彩照(见附表序号14 拍品币数据及彩照)及简明介绍现摘略如下:1, 光绪三十二年天津造币总厂铸造,数额不多,后因为政府欲执行 的“金本位汇兑制”未确立而未获发行2, 此币是清政府时期铸造的两种大型金币之一(另一种为“丁未”年 造)3, 此币边为“光边”,重量约为37. 5克左右,以纯金制造。

4, 传世所见多数品相不佳,此枚则品相完美,比较少见,近未使用5, 香港在2007年8月底拍卖中有一枚丙午大清金币,擦伤多处…… 拍品图录及宣传资料都未注明该拍品系大云版,而所附彩照为“大云版”―)权威的清末民初机制币图录中的相关资料:1,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银管理部门负责人董文超编的《中国历 史金银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1992年初版(以下简称“RY资料”)- 书,第46页刊出的N0, 8彩照是“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大云 版)”与拍品彩照相类书中简要注明此币系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津 户部造币总厂铸造,铸额极少,未公开发行背面云纹粗大,币沿光边 注冇重量、直径、成色等数据(见附表序号1及附图)评为“四星级”2, 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中国钱币博物馆”和“中国钱币学会” 主办的《中国钱币》杂志,于2005年第2期封底刊出了 “光绪丙午年造 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大云版)”彩照,未刊论文(见本文附表序号3)3,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编《上海博物馆藏钱币?清代民国机制币》 1995年初版(以下简称“SB资料)一书第3页刊有NO, 6 “丙午大清金币一 两”的拓图及彩插中的彩照与拍品相类(大云版)。

注明了重量数值(见附 表序号6)及李伟先捐(漏注光边及“大云版”一一笔者)4, 浙江省博物馆李晓萍编((中国近代金银币图典))(2002年初版,以 下简称“LXP资料”)第3页刊有“丙午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的彩照(与拍 品相类)书中简要注明此币系: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丙午天津造币 总厂铸造……属试样性质,存世极少书中图4彩照处(见附表序号8)注 有重量、直径、成色数据,并注明版式为大云、光边,等级为1级等三)其他清末民初金银机制币图录中的相关资料:1, 北京钱币学会编译的《中国硬币标准图录》中,帝制时期通用货 币系列(第29至31页)只收录有银币,没有“大清金币”2, 徐祖钦编《中国钱币目录》(1991年版)中,第4页(编号为1)收 录有“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标价约合13万元人民币未注“光边”、“大云版”等3, 施嘉干编《中国近代铸币汇考》(1989年版,初版1949年),在第 一编金币第4、5、6页中有A3-1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大云 版)”附图(不清晰,但大云版及龙尾特点部位仍可辨识)注冇:光边, 无线齿4, 沈宏编《中国钱币目录?机制币部分》(1995年版)第1页附有“丙 午大清金币”(小云版)简图,没有“大云版”简图。

RY资料第29页注明,该书图案清晰,乃是鉴别真伪之重要依据所 选之中国近代金银币均标注不同等级之星号五星者乃存世极罕之大名誉 品,无星者为普通品据此,我国在鉴别清末民初机制金银币真伪的工作 中,理应严肃地以RY资料(包括《中国钱币》季刊)为主依据SB、LXP资 料为辅依据,其他国内外团体或个人编著的图谱书刊(不论是否为“大家”)一律只能作为参考,不可作为主辅依据二、给拍甜币查验一下类“基因”关系拍品币与权威资料主辅依据参照币(金质见附表序号1、3、6、8,见 主依据附图序号1)五枚金币在纪年、纪值及图文要素诸方面相类同(与附 表中除序号1 8外的其他各币,因大小云版及纪年不相类同,本文不论述)o 故有必要先查验一下各参照币间,然后再查验拍詁币与选定的参照币(主 依据)间的“二维”(无“三维”查验条件)类“基因”关系一)用“二维鉴”先查验各参照币(主辅依据)间的“类基因”关系:所谓“二维鉴”,就是将拍品币图像资料与主依据参照币图像资料进 行平面对比鉴定的方法1, 先查验附表中序号1、3两参照币(主依据)间的版别关系,然后确 定其中之一为真品参照币(彩照)o(1)两彩照中,币的止面“大”字上部内珠圈部分珠点的压印状态与 其他珠点比较,变化显像一致。

这是在生产中,安装在下方的正面模具所 对应的图文局部有覆盖的固体碎屑物造成的,属于工艺缺陷范畴2)两彩照中,币的背面组成龙尾的曲线束的右下第二根曲线左尖端 部,与龙下左部祥云的右尖端对准,间隙1毫米左右(这一特点是区别早 已出现的某一版式贋品的重要要素之一)O(3) 两彩照中,币的正血内珠圈的珠数相等,均为1084) 两彩照中,币背面的龙珠及龙体左方中部祥云互相有异,或许在 照相制版时,光线效果有差异根据以上附表中序号1、3两币彩照“二维鉴”的操作效果来看,确 定为同一版式(同一副压花模具)的准确度不超过70%除非进行三维鉴, 否则序号3币,不可作为真品币的主依据参照物即使序号1彩照不清晰, 也必须当作二维鉴的真品参照物2, 再查验(二维鉴)附表中序号1、6间的版别关系序号6虽说是辅依据,那也得用已经确定为主依据的序号1(真品参照 物彩照)来查验一下看看辅依据序号6的“基因成色”,以便积累有用的 信息资料1) 两彩照中,币正面“大”字上部内珠圈部分珠点的压印效果不一 致,序号1较重,序号6较轻序号6彩照对应的实物,似将生产中落入 正面模具局部凹点处的固体碎屑去除(仍有少量存留)后,压印的。

2) 两彩照中,币背面龙尾下第二曲 线左尖端,与下祥云右尖端对 齐(同序号1、3间的二维鉴效果)3)序号1、6两彩照中,止面内珠圈的珠点数与序号1、3彩照相同,均为108o(4)序号1、6两彩照中,背面龙体左方中部祥云“无异样”序号1彩照较序号6彩照背面龙珠的成像效果要差(不清晰)o序号6对应的实物为李伟先捐赠,序号1为RY资料选用的实物彩照 作为辅依据的序号6彩照,较序号3彩照更接近于序号1彩照(主依据)o 序号1、6 I'可经二维鉴确定为同一版式的准确度不低于70%3, 再查验附表中序号1、8间的版别关系(二维鉴)序号8是另一枚辅依据与序号6—样,也得用已经确定为主依据的 序号1(真品参照物彩照)来查验一下看看辅依据序号8的“基因成色”, 以便积累有用的信息资料1) 序号8与序号6相似,正面“大”字上部部分珠点的压印效果相 类好像都是将止面模具局部内圈凹点处的固体碎屑去除(仍有少量残留) 后,压印的2) 序号1、8两彩照中,币背龙尾须下第二曲线左尖端,与下祥云右 尖端对齐(有间隙)这与序号1、3问,1、6间的二维鉴效果相同3) 序号8彩照,与序号1、3、6彩照正面内珠圈的珠点数均为108, 都相等。

4) 序号8实物与序号1实物的重量、直径、成色数据(见附表)都相 等序号8的背面龙珠彩照成像效果优于序号1显然二者不属于同一成 像操作但二者是否是同一实物,二维鉴不能做出结论序号6是李伟先捐赠序号8有文字说明:“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 博物馆均有收藏”没有指明序号8实物来源,即没有指明序号8实物也 是李伟先捐赠……但台北《中华集币会刊》2007第12期第43页,马定 祥之子马传德文章中说:“……李伟先先生曾先后5次向上海博物馆、浙 江博物馆、广东博物馆无私捐出了毕生所藏钱币……没有细说是否包 含序号8实物)与序号6一样,序号8对应的实物与序号1对应的实物经二者彩照间 的二维鉴后,确定为同一版式(即用的是同一副压花模具)的准确率不低于 70%二)用二维法查验拍品币彩照(序号14)与主依据参照物彩照(序号1) 间的“类基因”关系1,拍品币(序号14)彩照,正曲“大”字上方部分珠点的压印状态, 较辅依据序号6、8彩照,更接近于主依据序号1彩照2,拍品币其余二维鉴的图文耍素与序号1的対比效果与辅依据序号6、 8大体相类同经二维鉴后,拍品币与主依据的参照币间,确定为同一版式(即同一 压花模具)的准确度,应略高于序号6、8对应的两枚辅依据币,即为75%。

三、“三维鉴”的具体操作概述(-)“三维鉴”的定义:拍品币实物与主依据参照币实物之间的三维 对比鉴定(借助于理工类实验室普通仪具),称之二)必要性:1,确定拍品币是否为真品,偶然误差及系统误差不能 为零,按百分Z五考虑,则确定为真品的准确率最高可达95%2,高仿贋品拍品币,经三维鉴后,可百分之百地鉴出一般應品拍品币经二维鉴后即可鉴出,高仿贋品拍品币有可能在二维鉴中漏网(几率 不超过25%),但逃不出三维鉴BP:二维鉴可打假,三维鉴可断真三) 保安:三维鉴的全过程中,凡三级以上文物,应由拍品持有人(单 位)与真品参照物所有人(单位)商定有效的有关保安的具体措施,并书面 签定协议,进行公证四) 义务与费用:真品参照物所有人(单位),有义务有偿为全社会需 求提供方便(借用)拍品持有人(单位)应提供商定的费用支出五) 三维鉴的鉴定实物对象:必须是具有国家权威部门评定的三星 级、四星级、五星级(国宝)文物六) 三维鉴实施鉴定的机构:应由国家级的文物鉴定机构(钱币组)聘 任的资深鉴定师(三名以上)各自独立鉴定后,再议定最后出具有法律效 力的“三维鉴”证书七) 三维鉴的具体操作实践述略:1,基本技术测量清末民初机制币的三维鉴定,基本技术测量是绝对 必要的。

不实测,就不能高准确率地断真,高仿贋品也冇可能二维鉴后漏 网没有经过三维鉴的清末民初金银贵金属币(三星级以上),它的拍卖价 位,没有理由超出公认合理的价位规范1) 测重量:使用物理天平即可准确到0. 01克它是估测币坯备料 现场的有用资料……(2) 测外直径:使用普通游标卡尺即可,准确到0. 01毫米可确定两 枚机制币使用切边模的异同等资料……(3) 测拍詁币和主依据参照币两个对应相同图文元素点之间距,准确到0. 01毫米例如:测量两币对应珠圈上,两个不同珠点的中心距,比 较测量数值的差异……又如:测量某对应直线与其他图文元素相交、相切 的几何表象差异2,工艺缺陷的比较:“工艺缺陷”是指在机制币的生产过程中,非人 为意愿的因素造成的缺陷例如偏心距、止背面的角位移、局部压印状态 较深(或浅)……这种缺陷一般不具有人为的复制性,是辨真伪的重耍项冃 之一即贋品币要想复制成与真品币具有多项相同的工艺缺陷,是不可能 实现的这是两维鉴辨真伪的核心操作1) 中心距偏差:即指币坯的几何中心与模具(正曲或背曲)图文的几 何中心的偏差这个偏差的两个数值,准确到0. 10毫米,测量方法不详 述2) 正背面间的角位移偏差:这是在压花模具安装在压床上时,正面 模具(一般固定在下方)的图文左右均分线(直径),与背面模具(一般固定 在上方)的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