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轼黄州(1)

一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1KB
约12页
文档ID:227670687
苏轼黄州(1)_第1页
1/12

苏轼黄州(1)  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被贬湖北黄州,至七年(1084)调离,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又二月此间,是他创作上的辉煌时期,共作诗约 220 余首,词66 首,赋 3 篇,文约 169 篇,书信 288 封,共计 740 余篇  苏东坡在与黄州人的广泛交往中,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辉煌的文学成就,他躬耕东坡,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用豁达的胸怀和仁者之心拉近了与黄州人的情感距离此外,苏轼在农业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是一位学富五车、多才多艺的旷古奇才  1、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北宋元丰二年(1079)七月,身为湖州太守的苏轼因写诗寓物托讽新法(乌台诗案),被御史台弹劾被捕入狱,后经多方营救,神宗传旨从轻发落,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编外)黄州团练副使(八品官),黄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   2、麻城春风岭咏梅  元丰三年正月,45 岁的苏轼被押出汴京赴黄州,长子苏迈徒步相随,其家眷均留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一行进入黄州麻城县境内二十日,过县治东春风岭见梅花盛开,触景生情作《梅花二首》诗。

 3、岐亭意外逢陈慥  正月二十五日,苏轼到麻城岐亭时,意外之中碰到了老友陈慥陈慥,字季常,别号龙邱子、静庵居士、方山子,四川眉山人,晚年隐居岐亭苏轼在造家静庵留住五日,见赵德元所画《朱陈村嫁娶图》,作《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又作《岐亭五首》之一与《临江仙》一词  4、初到黄州诙谐自嘲  二月一日,苏轼到达黄州,太守陈君式安排苏轼寓居定惠院苏轼给神宗呈《到黄州谢表》,表示要"疏食没齿,杜门思愆(qiān),深悟积年之非作《初到黄州》一诗,赞颂黄州的鱼美笋香,抒发"老来事业转荒唐的尴尬处景   5、定惠院月夜偶出  在一个"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夜晚,耐不住寂寞的苏轼信步走出定   惠院,观月赏景之中,伤感颇多,故作《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诗词  6、情寄柯山海棠  黄州定惠院东边有座柯山,满山杂花之中有一株枝繁叶茂的海棠在黄州能看到原本生在蜀地的海棠,苏轼百感交集,觉得自己甚似这株飘零异乡的海棠,写诗寄怀,作《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  7、安国寺沐浴  为了走出困境,苏轼适时调整了生活方式,他到城南安国寺寻春时,结识了安国寺主持和尚继莲,隔一二日往安国寺焚香默坐,每月到寺中洗一次热水澡,借以深自省察,"兼以洗荣辱。

 8、微风细雨送子辨  初到黄州,无一人相识,苏轼时时策杖于江边,望云涛渺然一日王子辨(四川犍为人,寄居武昌(今鄂州市))来谒,邀苏轼寒食日过江聚会微风细雨中,苏轼送子辨过江,又登高丘远望,目送子辨至江南后才回定惠院   9、钓鱼采药与渔樵杂处  寓居定惠院期间,苏轼随僧蔬食,灰心杜口,从不拜访他人除安国寺沐浴之外,苏轼常寻溪傍谷钓鱼采药,有时扁舟草履,放棹江上,与渔父樵夫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自喜渐不为人所识  10、承父志著述《易传》  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在黄州开始了其父未竟之作《易传》九卷的著述,同时还著述《论语说》,并计划抄写"数本留人间,以示"穷.道,老而能学  11、与陈君式订交  黄州太守陈君式,宽宏大量,为人正直,对吏严,对民宽,于民同甘苦,苏轼谪居黄州期间,陈君式不因其受贬而疏远于他,独愿与之订交,二人往来甚密  12、拯救黄州溺婴  北宋中叶,黄州、武昌、岳州民间夫妻只养二男一女,过此数则将初生婴儿用冷水浸杀,特别是女婴闻此陋俗,苏轼写信给武昌太守朱寿昌,请求禁止革除苏轼在黄州积极组织救婴活动,自古耕道负责募捐筹款苏轼在经济拮据的   情况下,也捐款十千,并以为"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

 13、晓至巴河口迎苏辙  元丰三年五月,苏轼的弟弟苏辙谪任筠州(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顺道送苏轼家眷到黄州船行至九江,苏辙将自己的家眷留九江等候,自送苏轼家眷近二十人到黄州拂晓,苏轼亲自到巴河口(今属浠水县)迎接亲人  14、迁居皋亭  五月二十九日,因家眷到来,苏轼全家迁居临皋亭临皋亭为水驿,在黄州朝宗门外,古名回车院,属监司行馆,为三司按所居按当时规定,苏轼无资格居住由于黄州太守徐君猷的特殊照顾,苏轼全家才享受这一待遇苏轼在《迁居临皋亭》一诗中说:"全家占江驿,绝境天为破  15、与苏辙同游武昌西山  六月初,苏轼与弟苏辙渡江同游武昌西山,作《樊山记》、《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苏辙在《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诗中说:"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  16、痛自节俭度日  家眷到来,人口增多,粮食费用紧缺,苏轼暗自忧虑为了保证正常生活,苏轼计划日用不得超过一百五十钱,每月初一,便取薪俸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串,挂于屋梁上平日一早用画叉挑取一串,未用完的钱贮于竹筒内,以备来客所用  17、徐君猷待苏轼如同骨肉  元丰三年七月,时任黄州太守的徐君猷(今福建建瓯(oū)人,名大受)十分敬重苏轼的才华,同苏轼"一见,相待如骨肉,二人往来密切。

 18、躬耕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丰四年二月,苏轼生计艰难老友马正卿(字梦得)向黄州太守徐君猷请得茨棘瓦砾遍地的故营地数十亩,让苏轼耕种其中,苏轼因此自号"东坡居士  19、黄州友人义助苏东坡  东坡躬耕使从未干过农活的苏轼饱尝了垦辟之劳苦,所幸的是黄州进士潘彦   明、郭遘、古耕道每天起早摸黑与苏轼一起开荒种地,劳饷共飧,给苏轼无私的援助和安慰  20、闻种谔西夏大捷  元丰四年八月,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种谔率兵九万三千出绥德城,九月围米脂夏人来救,战于定川,斩首五千级十月四日,种谔领兵深入敌营,破杀西夏六万余人,获马五千匹苏轼在武昌王齐愈家得此捷报,主客欢欣鼓舞,各畅怀饮酒一大杯  21、一蓑烟雨任平生  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苏东坡到沙湖看田,途中遇阵雨,同行者被淋得狼狈不堪,唯有苏东坡不觉雨过天晴,苏东坡有感寄情,作《定风波》一词,抒发自己一生任其自然的旷达胸怀  22、与庞安常同游兰溪  元丰五年三月,苏轼到沙湖看田途中患左臂肿,蕲水(今浠水县)麻桥名医庞安常用银针治好了苏轼的手疾后与庞安常同游清泉寺时,意外看到兰溪水一反常规自东向西流,苏轼有感,填《浣溪沙》词云:"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3、醉卧绿杨桥  元丰五年三月,苏轼夜行蕲水道中,在一酒店独酌至醉,醉中乘月色至一溪桥上,解鞍下马醉卧到天亮,酒醒后欣然书《西江月照野氵弥 氵弥 浅浪》于桥柱上  24、东坡筑雪堂  元丰五年初春,苏轼在东坡下废园内筑草屋数间堂成之日,适逢大雪纷飞,苏轼喜得其所居,在房内四壁绘满雪花,又自书"东坡雪堂为匾额,并作《雪堂记》(一名《雪堂问潘分阝老》)以记之.  25、月夜泛舟赤壁  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绵竹武都山(今属四川)道士杨世昌月下泛舟游赤壁当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举酒嘱客,叩舷而歌,客吹箫   和唱,飘飘然如临仙境苏轼据此写出了千古绝唱《赤壁赋》,赋中抒发了谪居黄州苦闷而又旷达的情怀  26、赤壁矶头  北宋时期,长江黄州段水面宽阔,江涛汹涌,滚滚的江流在赤壁矶头受阻,激荡起千万堆雪白的浪花,与那陡峭的山崖浑然一体,景色十分壮观苏东坡手举酒杯,屹立赤壁矶头,遥想三国赤壁之战,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至今脍炙人口  27、月夜泛舟再游赤壁  元丰五年十月十五日夜,苏东坡与友再游赤壁。

在"履山毚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qi?)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之后,登小舟放乎中流,任其流淌时夜将半,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小舟而西去苏东坡回临臬亭后,梦一道士飘然而至,问"赤壁之游乐乎?据此,苏东坡作《后赤壁赋》,以神幻的描写来诗化,对人生的沉思  28、寒食日雨中写诗寄怀  元丰五年,连续两月春雨连绵,气候萧瑟如秋,江水上涨,临皋亭像一只江中的渔舟,被氵蒙 氵蒙 水云笼罩当时的苏轼生活极其艰难,灶里烧的是湿苇,锅里煮的是野菜,想到自己回归朝廷无望,故乡又远隔万里,苏轼书《黄州寒食二首》抒怀,此贴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29、贤淑旷达的王润之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最令他欣慰的是妻子王润之贤淑豁达苏轼躬耕东坡,王润之养蚕织布,从未有一丝抱怨一日耕牛病重,牛医不识其症,王润之用青蒿粥治好了牛病苏轼后游赤壁,王润之拿出了藏之已久的好酒当苏轼心情偶有不佳之时,王润之会及时开导,使苏轼从困苦中超脱出来  30、赤壁矶头李委贺寿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 47 岁寿诞,黄州朋友潘彦明、郭遘、古耕道置酒赤壁矶头为苏轼祝寿酒酣之时,黄州进士李委闻东坡生日,乘船而至,献新曲《鹤南飞》以贺寿。

其笛声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李委向苏轼求绝句,苏轼笑而从之,当场挥毫赞曰:"山头狐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嶷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31、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解衣欲睡,只见月色入户,顿时睡意全无,便独自出户赏月念无人与之共乐,便步至承天寺,正好张怀民未寝苏东坡告明来意,张怀民欣然应从二人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所投影皎洁的明月与中庭的美景将两位贬官的心连在了一起  32、诗求"为甚酥  苏东坡一日到何秀才家与几位士人相会,主人以一种特别香酥的油果款待他们苏东坡好奇地问主人此油果的名称,主人回答不出苏东坡又问一句:"为甚酥?这文诌诌的问话把众人笑得前倒后仰坐客中有人说:"此为甚酥就可以为名矣从此,黄州人将此油果称之为"为甚酥一日郊外游玩,东坡忽然想吃"为甚酥,于是给刘监仓戏作小诗一首说:"野炊花间百物无,杖头惟挂一葫芦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后黄州人称"为甚酥为"东坡饼  33、苏东坡巧炖猪肉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曾摸索出一种炖猪肉的方法,并及时告诉了黄州父老为了纪念苏东坡,黄州人将这道极有特色的炖猪肉称之为"东坡肉。

有关"东坡肉的煨炖方法,苏东坡在《炖肉歌》中写道:"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yǎn)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34、苏东坡酿酒  元丰五年(1082),四川绵竹武都山道士杨世昌来黄,苏东坡从杨世昌学得酿造蜜酒的方法,从此经常私自在家酿酒,以供来客欢饮当时,私自酿酒属于违法,官府为了惩戒私自酿酒者,常在违者家门口立木以示之苏东坡曾给吴君采去信说:"近日黄州捕私酒甚急,犯者门户,立木以表之临皋亭东有犯者,独不立木,怪之,曰:为贤者讳吾何尝为此,但作蜜酒尔  35、情寄南堂  元丰六年五月,蔡景繁由开封府出使淮南,顺道到黄州看望苏东坡临皋亭年久失修,屋瓦脱落,每逢雨天东坡常移床避雨,而晴天烈日西射,又炎热难熬,令人苦不堪言更甚者京城来人,东坡全家还得退避在蔡景繁的关照下,黄州   有司在临皋亭旁修西南向的房屋三间苏东坡喜作《南堂五首》寄怀  36、黄州快哉亭寄怀  元丰六年十二月,贬官张怀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