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伊春市博物馆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KB
约2页
文档ID:292654297
伊春市博物馆_第1页
1/2

伊春市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以下是中国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伊春市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风街,是1992年6月小兴安岭森林艺术节时,为深入改革开放,经伊春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小兴安岭资源馆主楼第七层400平方米辟为市博物馆,隶属伊春市文物管理站 建筑布局 伊春市博物馆陈列以嘉荫龙骨山出土的鸭咀龙化石为中心,以伊春市历年出土的文物为内容,按年代顺序分为五个展区: 史前陈列区 距今1万年-6500万年前展出了从侏罗纪至更新世的动植物化石标本白垩纪的鸭咀龙化石以及更新世的猛犸象骨骼化石,说明了史前小兴安岭地区的苍桑变化 原始社会区 陈列了新石器时期大砬子遗址、小孤山遗址等照片,大型石坠,石矛,石镞,石核,陶祖等文物,说明从遥远的古代,小兴安岭地区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辽金元展区 展示了伊春市出土和征集、采集的辽金元时期的文物除生产、生活遗存外,较突出的有”都统所”、”猛安谋克”铜印和”金质符牌”,说明金代政权机构在这一地区的存在。

古墓群出土的兽印砖、石幢则说明当时人口密度和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融乐舞浮雕石幢”又是女真人遗存中不可多得的雕刻艺术品各类大小形制不同的铁锅和铜锅,说明当时小兴安岭上即有三五口人之家,也有百十口人的军队 明清展区 展出了桦皮盖船棺墓及其出土的铁甲片、佩刀、桦皮筒、鸣镝、箭杆、带跨、骨扣、骨环、皮甲衫、皮衣、皮褥和鄂伦春正红旗佐领铜印等印证了清政府戍边安的史料记载还展出了铁力五大营遗址照片和嘉荫观音山遗址的庙宇建筑饰件等 抗联部分 小兴安岭是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战的主要基地之一1980年中共伊春市委曾邀请抗联老战士回访故地陈列展示了中共北满省委旧址(锅盔顶),三、六军基地(四块石),六军军部遗址(老白山)等照片,同时展示了抗联老战士深入密林回访的情景;配合展出部分出土的枪支、弹壳、马蹬、铁马掌、铁锅、铁桶、群众给抗联送粮的车轮等文物,重现了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史实 伊春市博物馆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