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舍那佛导游词 篇一:东方佛都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东方佛都观光旅游下面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今天由我为大家作沿途讲解,希望我的讲解能为大家带来一个愉快而温馨的旅程 东方佛都,国家4A级景区,与乐山大佛同在乐山市凌云九峰,世界“双遗产”核心范围内辖林地面积千余亩 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九峰,唐代时“峰各有寺”《大象阁记》,后毁于元明东方佛都寻古人遗迹,以恢复唐代风貌为宗旨,始建于1989年,落成于94年,荟萃了世间石刻佛像精品,为四川美院老教授们雕塑,中国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是顾问 东方佛都,大小佛像万余尊,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睡佛170米,以摩崖石刻雕像为主依山取势,林隐千佛,洞中百窟,既展示了佛文化千年的神韵,又留下了现代人传承古人石刻雕塑艺术的足迹 东方佛都,森林覆盖,野趣横生,有原始自然的古朴 凌云九峰是乐山百姓心目中世世代代的福祉之地,它始终与传说相伴,被故事缠绕,早在修造乐山大佛的盛唐时代,这里的民众、官员和僧众似乎就对凌云山的九座山峰有一个整体打造佛像的计划人们为了实现古人未尽的事业,在与乐山大佛近邻的山峰之上,依山取势,精心雕琢打造出了与乐山大佛互相呼应的佛像群体—东方佛都。
东方佛都,再现了唐代时的凌云九峰,是当今乐山大佛佛文 化的延伸 作为乐山大佛远古呼唤一声应答的长170米的巨型东方卧佛和它身边簇拥着的万余尊用圆雕、浮雕、摩崖造像等不同形式雕刻的佛像在凌云山九座山峰的四峰之中,凹凸藏露,形成四峰连绵、佛光普照、佛像庄严的凌云山佛像群体,用它们的神圣和神秘恢复了一个远去的时代 大家顺着我的手指的方向往上看,大门上方有“东方佛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持者(周恩来总理亲点)、我国雕塑鼻祖刘开渠先生在临去之际留在世上的绝笔 东方佛都东大门由石头砌成洞,取佛教中空门、天相门、天作门“三解脱门”之义,门洞间隔作菩萨浮雕,取像为古印度佛像,形态丰腴,媚态十足,门廊周边作灵动的敦煌飞天浅雕像,此寓佛从古印度沿河西走廊传来中土之意 进入大门,首先经过这座精美的石桥,好似佛教中的渡桥,“普渡众生”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桥的对岸不仅有精美的艺术精品等待着各位去观赏,而且让你领会到心灵之旅的吉祥会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好运 渡桥对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尊头南脚北,全长170米的巨型卧佛,中间有意保留的满坡苍翠,天成身披的袈裟覆盖着佛祖安详的涅槃。
其大、其美,构思之巧,均堪称奇绝精品 这尊佛像依山取势,是用了近200年来失传的摩崖造像技术雕刻而成什么是摩崖造像呢?它是一种在原山崖上直接雕刻成 佛的一种造像技艺它不像我们平常看到的用石块雕好嵌于壁上的那种造像技艺如果我哪凿错了,换块石头就行了,这种摩崖造像技艺难度非常大,选好了地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凿凿错,整个佛像顿毁,这片山崖也就报废了乐山大佛就是典型的摩崖巨作,当时的工匠在雕刻的过程中,每凿一凿,都要划船到江心看凿的是否合适,然后,开回到江这边一凿一凿地修改,一天只能凿几下,历时整整三代九十年的时间(公元713-公元803年)其中,摩崖造像技术难度大,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东方佛都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石匠的共同努力下,几十处摩崖造像处处成功,使得这种200年来几近失传的摩崖造像在乐山大佛旁再放光彩 过了桥,用女桢风景树栽成的5米见方的九个绿色大字正反映了“佛”在心中一说从右看是“佛都欢迎您”,从左看是“佛光普众生”,即佛法无边普救众生之义 在我们右手边树荫下的巨石上刻有一个“佛”字,很多朋友经常问到我,“小X啊,什么是佛啊?”根据佛教典籍《六祖坛经》中的叙述:“众生皆是佛,众生皆具佛心佛性,众生皆能成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佛的。
怎么成佛,用什么途径去成佛呢?我们来看看这个“佛”字,了解这个“佛”字,也许各位朋友能有所感悟:“佛”字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偏旁是单人旁,代表了你、我、他,天下芸芸众生,另一边的“弗”,则代表了这个人一生会经历许多的曲折坎坷,只有经历了,才能 有所感悟,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才能做到抛开欲望,放下心中的包袱,最后立地成佛 现在往左,我们来到奉先寺,这里有五尊佛像,中间是卢舍那佛,它被称为“报身佛”,表示获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了佛果而显示智慧的佛身,“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各位游客,你是否感受到了拥有智慧的圆满 这窟佛像的艺术特点就是它们的眼睛,它的眼睛雕刻的特别有神,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看,都好像它在注视着你,它是我国唐朝最宏大、最精美的一组摩崖造像,体现了中国封建王朝盛唐时期的欢乐颂歌唐朝的佛像有一个特点,它们的面部雕刻的特别丰腴,这反映出唐朝人以丰腴为美的审美观念我们面前这组佛像,主尊卢舍那佛通高17.40米,结跏趺坐,形象庄重丰腴,宛若帝王风采,人们也称这尊佛像为武则天的化身,唐朝人信奉弥勒,弥勒意为悲慈,武则天为了能在唐朝我国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登上帝王之位,命人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降世,迎合百姓之意,帮助她登上帝王之位,洛阳的这尊卢舍那佛就是武则天捐资二万贯脂粉钱建造而成的,故人们也称它为武则天的化身,也有人称他为胭脂佛,许多崇拜武则天的人都要拜一拜它,就是这个原因。
再往左,我们看到一面用石块雕好嵌于壁上的艺术墙,它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槃的故事,刻画了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一生淡薄名利,避恶扬善,普渡众生2500年前, 佛祖释迦牟尼这位诞生于古老印度的王子,通过修炼,最终成为一位觉者—佛陀,他成佛后,在印度传播他的教会,实践他的自觉、觉他—一位佛陀的使命,很多人追随他,遵循他的教导生活,这样形成了僧团,在他辞逝后,僧团把他讲过的话,记录整理出来,供后世的人阅读,就成了佛经,佛经流传于世,就形成了佛教从佛教的形成我们可以得知,人通过修炼是可以成佛的,成佛是另一未知世界,或说超越我们物质世界的高等境界,是存在的多数人只是信仰佛,崇拜佛,求佛保佑自己,这样也没什么害处,至少信佛就会多行善、布施,少做坏事,不过佛教的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有限的人生中寻求开悟,成佛,这是人生的解脱之路,是一条超越物质世界自我进化的道路 大家随我到艺术墙的中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站在莲花上的小男孩,这就是佛祖释迦牟尼,释迦就是指释迦族,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指释迦族的圣人,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哪位知道佛祖为什么站在莲花上呢? 相传释迦牟尼的父母没有生育,他是由他母亲梦里受孕十四个月之后,由他母亲右肋下生出,在落地的一瞬间,地上生出一朵莲花接住了他,他站立起来连走七步,步步生花,说了一句话:“世间为我独尊。
这就应征了燃灯佛的预言,佛祖从出生就被莲花接住与尘埃无缘,所以我们看到的佛祖都是在莲花台上坐着,就是这个原因 下面我们要到的是十八罗汉洞,十八罗汉洞内有燃灯佛和十 篇二:彬县大佛寺导游词 2 彬县大佛市导游词 彬县大佛寺位于咸阳市彬县城西11公里处,从城西,沿着蜿蜒而宽敞的西(安)兰(州)公路约行五六公里,经过“水帘洞”(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居住的地方),再西行6公里,遥望公路南侧,有一座巍峨的古典式楼阁,倚山崖而耸立,周围摩崖小洞如蜂窝,崖下树木郁茂,风光绮丽,这就是著名的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原名庆寿寺,其建筑始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庆贺其母亲六十大寿,派尉迟敬德监修的,故取名“庆寿寺”这里的石窟造像除寺楼内的大佛是唐代雕刻外,其他石佛大多数均为北朝时期的作品 大佛寺石窟依山而凿,寺有亭楼3层,高50多米,其楼门洞上有“明镜台”3字登台眺望,南可见大佛像,北有宽阔的径水逶迤向东流去走进石窟,窟壁嵌满了造像,仔细一数共有70龛,造像1001尊释迦牟尼端坐正中,二菩萨倚靠两边抬头仰望这尊高达24米、肩宽13米、手指长达2米的陕西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倚岩盘膝端坐在六角莲花座上。
上体穿窟中心而上,披衣袒胸,腰下系结佩带,面部丰圆,鼻端口正,两耳下垂,弯眉细眼,眼目稍向下凝视,胸脯微凸,端庄慈祥,对每个进来的游客都微 笑相迎大佛头部的周围,有浮雕坐佛7尊,边缘围绕19个飞天,是十分富有装饰性的精美雕刻大佛两侧的胁侍菩萨,高约5米,俗称“丈八佛”,头戴玉冠,衣着华丽的璎珞,下着羊肠大裙,姿态自然可亲另外窟壁上还有很多佛龛,雕刻着大大小小的佛及菩萨约400多个大佛身躯之大,俗谓“一指之大儿为腰”,参观者只能在窟底仰视,或者登楼层层眺望摩崖大龛式的大佛造像流行于盛唐,大佛寺亦因摩崖大佛而得名考试\大\我国现存的唐代摩崖大佛应首推四川乐山大佛,其次有河南洛阳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甘肃敦煌千佛洞的大佛等在这些大佛中,彬县大佛寺的大佛建造年代是比较早的,它开凿的成功经验对以后依山凿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彬县群众有个顺口溜:“邵州有个大佛寺,把天顶得咯吱吱并流传“丈八佛见大佛”的故事考\试\大\相传;大佛的名声远扬,传到了甘肃径川县丈八佛的耳朵里,他很不服气,要与彬县大佛比试比试丈八佛一见大佛,果然名不虚传,自己矮了多半截,只好甘拜下风大佛请他参观了各处洞窟,还让他品尝当地的名产邵州梨、晋枣。
丈八佛决心做大佛的侍从以后便在石窟西边的“应福寺”坐禅,为了表示对佛 的尊敬,丈八佛一直站着,直到如今沿着西侧狭窄的石阶梯,抬级而上,便来到“应福寺”,果见“丈八佛”依然侍立在那里经过一个小门,走出去不远,又由另一寺门进去,便来到俗称“罗汉洞”的窟群这里共有4个面北排列着的小石窟,各窟的形状、深度和高度都不一致,除西起第3窟内,在壁上雕刻有浮雕佛经故事60余幅,并留有唐宋以来游人的铭刻,其余3个窟内,各有立体雕佛像及菩萨像数尊,造型生动,雕工精致再由罗汉洞窟群,绕过大佛寺楼二层的“明镜台”前空场走100余米,再转一个弯,又来到另一窟群,即“千佛洞”千佛洞由东西向排列的3个石窟组成,外表俨然如同一座一明两暗的旧式厅堂,正中稍小,平面为方形,东西两套间进深较大,故平面均呈长方形窟内除少数雕刻成为立体的佛像和菩萨外,其他都是壁间浮雕造像,约300多幅,还雕刻有人物画像,造型真实,栩栩如生 大佛寺塑像和石雕反映了我国初唐时期精湛的艺术和造型风格,这些是古代能工巧匠艺术的结晶,其中大佛尤为突出大佛寺还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历代游人留下的题刻177幅,碑碣6通诗文优雅,书法中草、隶、篆皆有,游人观摩,无不赞叹。
篇三:导游词通稿 如何写好导游词 导游词怎么写?当然有结合你要写的景点基本内容是介绍景点最突出的、最具特色的景观,介绍时的顺序一般先详讲重点景物,再讲其他的,其间要注意按方位顺序,便于人们游览但是这并不是说导游词就可以随便去写,其实在写导游词时还是有理可循的,基本的模式我们要去遵守,下面我就为大家谈谈导游词的一些特性以及如何去写导游词,导游词书写的注意事项 一.导游词的结构: 导游词由标题、前言、旅游景点概述、结尾四部分组成 (一)标题(如:东方佛都导游词) (二)前言前言部分一般写导游人员在陪同旅游者参观、游览前表示问候、欢迎,自我介绍等的话,实质上是一个开始 (三)旅游景点概述 旅游景点概述,这部分主要向旅游者陈述景观的概况和旅游价值,对所要游览的内容作概括性的介绍如:以下导游词(东方佛都导游词案例)总述中的一段:这段概括性的介绍,介绍了东方佛都的概况、名称的由来、占地面积等这样的概括性介绍使旅游者在旅游前不仅对景区有了基本了解,而且深切感受到参观游览的重要意义 (四)注意事项 如要带的东西,安全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