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二10月月考物理在线测验完整版(含答案和解析)

roo****e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4.89KB
约15页
文档ID:224896095
初二10月月考物理在线测验完整版(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1/15

初二10月月考物理测验完整版1、选择题八年级的小明同学想知道“铅球”是否是铁制成的,于是他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 C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表达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2、选择题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dm的是( )A.一角硬币的厚度 B.拳头的宽度 C.兵乓球的直径 D.保温瓶的高度 【答案】 B 【解析】 A.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4mm,A项不合题意; B.拳头的宽度大约是1dm,选项B符合题意; C.兵乓球的直径在4cm左右,C项不合题意; D.保温瓶的高度在40cm左右,D项不合题意 故选B3、选择题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A. 7.2m=7.2100=720cm B. 7.2m=7.2m100=720cm C. 7.2m=7.2100cm=720cm D. 7.2m=7.2m100cm=720cm 【答案】 C 【解析】 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A.7.2m 选项A错误;B. 7.2m ,过程中7.2后不应有单位m。

100后应有单位cm,选项B错误;C.7.2m 选项正确;D. 7.2m=7.2m 选项错误故选C.4、选择题如图所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 C 【解析】 A、物体左端没有对准零刻度,故A错误; B、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测量物体,故B错误; C、物体左端对准零刻度,视线与刻度尺垂直,方法正确,故C正确; D、物体左端没有对准零刻度,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不垂直,故D错误; 故选C5、选择题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由于环境对仪器影响会造成测量误差 C. 刻度尺放歪了造成误差 D. 估读时偏大了会造成误差 【答案】 C 【解析】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估计值造成的误差,故A正确; B. 由于环境对仪器影响,如温度变化时直尺会热胀冷缩,所以会造成测量误差,故B正确; C. 刻度尺放歪了,就是错误了,而不是误差,故C错误; D. 估读时偏大了是造成误差的原因之一,故D正确; 故C符合题意6、选择题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2cm、3.13cm、3.32cm、3.12cm。

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3.12cm B.3.123cm C.3.13cm D.3.1975cm 【答案】 A 【解析】 由于3.32cm与其他几个数值相差较大,属于测量错误,舍去,依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所以木块的厚度为 故选A7、选择题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B. 城市道路两旁修建隔音板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 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纳系统可探知海洋的深度 D. 医院中用“B超”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 C 【解析】 解:A、“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指的是响度,“高”是指音调;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城市道路两旁修建隔音板是为了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纳系统可探知海洋的深度,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医院中用“B超”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8、选择题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 振幅 B. 音色 C. 响度 D. 音调 【答案】 D 【解析】 用同样大小的力吹,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基本相同;而试管中的水量不同,导致试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故选D.9、选择题为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C.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答案】 B 【解析】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0、选择题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B.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 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D.时间与路程成反比 【答案】 B 【解析】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速度不变,所以速度大小与时间无关,故A错误; B.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所以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故B正确; C.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所以速度大小与路程无关,故C错误; D.由速度公式 可知 ,时间越大,路程越大,时间与路程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B11、选择题一物体从A地运动到B地,如果通过前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4m/s,通过后二分之一路程时的平均速度是6m/s,则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4 m/s B. 4.8m/s C. 5 m/s D. 6m/s 【答案】 B 【解析】 设总路程是s, ,∴前二分之一路程的时间, ,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B12、选择题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以下描述对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 )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 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 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答案】 B 【解析】 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故A错误; 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或者观光者为参照物,故B正确; 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或者观光者为参照物,故C错误; 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B13、选择题甲、乙、丙三辆汽车同向行驶,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向后退,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向前开,则这三辆车中速度最快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解析】 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向后退,乙车乘客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后退,那么应该是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大;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向前开,丙车乘客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前进,说明甲车速度比丙车速度大;综上所述,这三辆车中速度最快的是乙车。

故选B14、选择题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比赛谁跑得快,选定了路线,就同时起跑,兔子冲出去,奔跑了一阵子,已遥遥领先乌龟,这时兔子想它可以在树下坐一会儿,放松一下,结果它很快就在树下睡着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脚的乌龟则超越了它当兔子醒来时,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兔子急追,结果兔子还是输了,图中哪一个最能反映这个龟兔赛跑故事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A.兔子中途有停下来休息,那么这段时间路程不变,应该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A项不合题意; BC.由题意可知,一开始兔子的速度较快,中间时间段路程不变,兔子跑完全程消耗的时间比乌龟的多;但是图B中的图线与之相反,兔子跑完全程消耗的时间较小,图C兔子跑完全程消耗的时间比乌龟的多;B项不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 D.一开始兔子的速度较快,中间时间段路程不变,但后面的时间兔子的路程应该增加,图D没有这段路程,D项不合题意 故选C15、选择题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物体路程之比为4∶5,运动速度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 )A.4∶3 B.5∶6 C.8∶15 D.6∶5 【答案】 C 【解析】 由 可得 ,故甲、乙两物体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 故选C。

16、填空题物理学是以______和______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______,木块的长度应为______cm,准确值是______,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答案】 实验 观察 A 2.55 2.5cm 1mm 【解析】 [1][2]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 [3]如图所示,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使用时应将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故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刻度尺 [4][5]读图可知,木块的长度应为2.55cm,准确值为2.5cm [5]A刻度尺分度值为1mm,B刻度尺分度值为2mm,故A刻度尺更精密;其刻度值为1mm17、填空题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使锣面停止______,锣声消失,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这是由于______不能传声答案】 振动 真空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锣面使锣面停止振动,锣声就会消失 [2]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无法传声,故宇航员需要无线电交流18、填空题十一国庆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成都旅游,从此标示牌处到达成都最快需要用______min。

答案】 150 【解析】 从此标示牌处到达成都最快需要19、填空题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他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他的速度是______m/s,在第15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20、填空题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可计算出列车由上海至南京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9:3910:2911:30发车时间09:0009:4310:33里程/km084165300【答案】 120 【解析】 列车由上海至南京所用的时间 列车由上海至南京的平均速度21、实验题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安装斜面时应保持______(选填“较大”、“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3)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斜面总长s1=90cm,若秒表每格为1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答案】 较小 时间 0.3 0.45 偏大 【解析】 (1)[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

(2)[2][3]安装斜面时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下落不会很快,方便测量时间 (3)[4]从图中可以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