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xftxx****915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1.89KB
约6页
文档ID:358247021
【高中语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6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2.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文章行文线索,体悟细节描写的魅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并感悟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张秉贵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的精神,并思考学习其精神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 具:多媒体课件一、 情境导入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劳动模范,看看他在平凡中展现的伟大张秉贵(1918-1987),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吸引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他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二、 知人论世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钟扬(1964 -2017),湖南邵阳人,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三、 识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实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翻身",获得了主人翁和当家做主的地位,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报效国家的劳动热情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党和政府坚持沿用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依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生产运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模运动。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抓准”的张秉贵作为商业系统的先进代表,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者恢复生产林为民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事迹加以整理,写成了一篇新闻作品-《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刊载在1977年12月24日的《北京日报》上,供全国人民学习四、 看视频了解张秉贵五、 解题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团火”精神是对张秉贵服务精神的生动概括作为售货员的张秉贵认为,售货员就要胸中有一团火,有温暖顾客的心,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用自己胸中的“一团火”,温暖了广大顾客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题目正是对这一坚定信念的最生动形象的概括六、 任务探究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下面是本文的结构思维导图,阅读课文后,将图中①~⑦处填写完整对抱孩子的顾客体贴入微,热情对赶火车的顾客表现对气呼呼的顾客、、、、、、①________________受尽压迫和凌辱不因私事让顾客不顺心②__________________受国民党兵痞欺负“火“””③___________________解放前个人经历翻身谢党恩原因一件事让他触动解放后一件事让他受到教育刻苦钻研商品知识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爱戴和尊敬反响: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各地群众⑦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人们吃糖的习惯与各种糖果的味道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糖果的营养知识七、任务探究二精心选材,以事写人——赏析新闻的选材任务导引:比起其他文体,新闻的选材尤为重要,因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必须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就是用具体的材料写新闻,离开了具体的材料就不成其为新闻了本课新闻都是选用了具体而真实的材料,凸显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学习时要注意品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选取了张秉贵同志的哪些素材来表现他的“一团火”精神的?新闻先通过柜台三件小事写出了张秉贵同志热心为民的服务态度;然后回顾了他辛酸的童年经历和在旧社会的遭遇,点出他热心态度的原因;再通过顾客对张秉贵的温暖回馈,反映出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继而激励他更热情诚挚地为人民服务;最后用读者对张秉贵精神的赞美和传扬表现出“一团火”精神在延续文章选材角度多样,但都是紧紧围绕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来选材的概括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从中可以看出张秉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①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②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③张秉贵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④张秉贵的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⑤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买得少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⑥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⑦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⑧张秉贵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明确:①表现了他的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②表现了他体贴入微、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③表现了他的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④表现了他的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⑤表现了他自我反省、不断成长的品质⑥表现了他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品质⑦表现他主动求知、严于律己、视“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宗旨的品质⑧表现了他善于剖析小事、思想觉悟高八、任务探究三赏析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任务导引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是通讯报道中的重要元素,也是通讯报道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元在通讯中,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可以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可读性和真实性,它是通讯中最丰富的表情符号1)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过了一会儿,轮到她买糖时,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答案 先拿一块糖给孩子,孩子止住了哭声;之后用小纸袋装好几块,塞给孩子: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张秉贵的热情周到、体贴入微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这一细节表现了张秉贵的认真负责答案 为做好工作,自己花钱购买了数量不少的糖果,“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体现了张秉贵的公而忘私,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与执着。

2)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3)在柜台里,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可晚上下班后,他就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答案 这里的细节描写,通过在柜台里和下班后的不同表现,写出了张秉贵工作时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现了他的“一团火”精神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揭示他的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一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成长过程九、任务探究四:赏析新闻抒情议论的句子任务导引通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在对人物事件的记述中自然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当写到感人之处,作者还常常情不自禁地直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用以表达自己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1、张秉贵22年来,没有对顾客发过一次火,红过一次脸,态度总是那么和蔼可亲2、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3、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十、任务探究五巧用手法更出彩任务导引:多种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把人物的特征表现得更充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1、《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文从哪些侧面刻画了张秉贵的形象?(1)从顾客的评价里刻画张秉贵的形象,如"他卖得真快,又那么热情,让人心里暖乎乎的"2)从顾客对张秉贵的爱戴和尊敬上,如在东风市场的饭馆吃饭时厨师给他搬凳子3)从人民群众受张秉贵事迹的影响上,如学生、女队长、青年农民的信件2、文章开头的场面描写有何作用?参考:文章开头的场面描写交代了新闻发生的时间,新闻人物的工作地点,顾客的言行举止,为新闻人物张秉贵的出场做了铺垫;文章开头的场面描写主要呈现了主人公张秉贵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面貌,表现出张秉贵工作热情、体贴入微的特点文中有多处运用了对比,请举例分析参考:①张秉贵早年在资本家工厂当童工和在食品店当学徒时受尽剥削压迫的遭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售货员的对比,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