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设计一个平面或者空间结构模型,完成结构模型设计书,并完成制作及加载试验参赛同学可自由发挥,在保证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模型创作二、竞赛模型制作技术要求二、竞赛模型制作技术要求1、模型制作材料 (由参赛队自己准备)(1)纸质材料采用标准建筑绘图 A0 纸2)模型粘结剂采用正规成家生产的液体胶水2、模型制作工具辅助工具:(1)美工刀;(2)剪刀;(3)铅笔;(4)直尺、三角尺;(5)大头钉、大头针若干;3、模型技术要求(1)模型设计所需信息① 模型加载台:加载台不提供水平力限制,加载台的支点(中心)跨径为 700mm,加载台支点平面离地面净空,最小净空 1200mm,如下图所示;支点跨径(中心)700mm承载台加载台加载台模型示意图加载支点立面图支点平面位置请合理确定请合理确定200≤上弦平面投影平均 宽度支点平面离 地 1200mm左支点固定不动右支点滚轴 支座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加载台图承载台示意图(也可以 由自身结构构件兼做承 载台,但尺寸应保证加 载要求)模型高 150~300mm② 模型承载台:模型顶面须提供一个承载平台,在模型长度方向和模型横向宽度满足加载要求即可,也可由结构自身构件承受,总之须保证加载要求;③承载吊篮自重 10 Kg 左右。
2)模型设计要求各参赛队自由设计纸质结构模型(结构类型不限) ,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提供制作的相关结构模型的设计书(包括设计图) ,设计书提交后不得再予更改;②现场制作的结构模型必须与提供的设计书一致;③结构模型计算跨径为 700mm(支点跨径),上弦结构的水平投影尺寸的平均宽度不低于150mm,为保证吊篮加载,中间应留有一定的平台;④竞赛评比委员会在竞赛现场接受对参赛模型用材的质疑凡经竞赛评比委员会现场认定,参赛模型用材超出竞赛筹备工作组给定材料的,一律取消比赛资格三、加载试验要求三、加载试验要求1、结构模型现场加载试验过程中,由各参赛队成员自行加载,另有 2 名工作人员协助2、加载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未经竞赛评比委员会允许的辅助工具3、每件参赛模型共有 5 次加载机会每级加载 10Kg,每级加载必须持荷 10 秒以上方能继续下一级加载在同一级荷载加载过程中,每次加载砝码的间隔必须小于 5 秒每个参赛模型最大加载荷载为 50Kg4、参赛模型在加载实测过程中,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视为被破坏或失效:(1)加载 10 秒以内(含 10 秒)模型坍塌;(2)模型尺寸或加载条件不符,不能顺利安放在加载台并完成加载;(3)竞赛评比委员会认为失效的其他情形。
四、竞赛评分细则四、竞赛评分细则1、结构模型创作竞赛评分组成竞赛模型最终评分由结构设计分、模型制作分、结构承载分三部分组成,其中:结构设计分 20 分,模型制作分 10 分,结构承载分 70 分,总分 100 分2、结构设计分评分规则(1)结构设计分(20 分)由竞赛评比委员会在结构模型加载前进行评定评分依据主要包括:模型设计的合理性,结构设计特点和创新要点、计算书与图纸完整情况等2)结构设计分按照构思新颖、受力合理、外形美观原则打分;(3)评分方式:评委评分的平均值3、结构制作分评分规则模型设计制作分由竞赛评比委员会在结构模型加载前进行评定评分方式:评委评分的平均值2)模型加载试验分(70 分)(1)参赛结构模型加载试验达到 50kg 后,记录重量最轻者 70 分;其他参赛模型得分=70×(最轻重量/被评模型重量)(2)若某一组加载未达到 50kg 就破坏,则再乘以系数(承载力/50),该组的模型重量若小于(1)中的最轻重量,按最轻重量计算,若大于(1)中的最轻重量,按实际重量计算3)加载试验时,最大加载重量为 50Kg,结构模型加载到 50Kg 以后,不再继续增加荷载4、获奖名次确定办法根据各参赛结构模型的综合总评分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获奖名次,并当场宣布竞赛结果。
设置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三等奖三组,颁发证书和奖金五、其它未尽事宜,由竞赛专家委员会研究决定本竞赛规程由竞赛委员会负责解释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竞赛委员会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日土木建筑学院第一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报名表土木建筑学院第一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报名表参赛队名称参赛队名称参赛人员参赛人员 (请注明学生所在专业和年级)(请注明学生所在专业和年级)联系方式联系方式电子信箱电子信箱承诺:承诺:我们将遵守竞赛章程和有关规定,公平竞赛,争取好成绩我们将遵守竞赛章程和有关规定,公平竞赛,争取好成绩土木建筑学院第一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报名表土木建筑学院第一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报名表参赛队名称参赛队名称参赛人员参赛人员 (请注明学生所在专业和年级)(请注明学生所在专业和年级)联系方式联系方式电子信箱电子信箱承诺:承诺:我们将遵守竞赛章程和有关规定,公平竞赛,争取好成绩我们将遵守竞赛章程和有关规定,公平竞赛,争取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