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外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收获差异的实证研究-以南京某工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_1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60KB
约10页
文档ID:209785286
中外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收获差异的实证研究-以南京某工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_1_第1页
1/10

中外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收获差异的实证研究以南京某工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摘要:本研究以“南邮-纽约理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采用文献分析、课堂观摩、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系统比较了中外课程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收获结果表明:第一,中外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学生的学习收获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学生对中外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价总体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提出了中方课程教学应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的建议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学习收获,差异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课堂教学模式与课程评价体系比较研究——以南邮-纽约理工项目为例”(JG09213JX5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D/2011/01/070);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重点招标课题“核心课程评价研究”(JG04013JX03)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领域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生事物,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它在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新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方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南邮”)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于2007年开展合作办学,至今已有七年多的合作历史两校的合作办学项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合作办学专业毕业生赴海外知名高校深造比例远大于非合作办学专业),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招生也从2007年的“二本”降分招生变为现在的“一本”招生,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要想探究这些成效上的变化,就需要比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差异本研究以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教学与课程考核评价的满意度测量为基础,通过对课程教学大纲、记分册等教学文献的分析,利用课堂观摩、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合作办学的双方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学习收获的差异,进而提出中方高校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的建议一、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一)人才培养模式南邮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的合作办学项目实施“3+1”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中方学习,第四年在美国纽约校区学习,中美双方互认学分,学生达到中美双方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可获得双方学位二)课程设置学生前三年在国内学习期间,双方高校根据合作协议和培养方案分别开设不同比例的课程。

从目前合作的四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外方课程学分所占比例平均为60.02%(门数比例占58.30%),中方课程学分所占比例平均为39.98%(门数比例占41.70%),详见表1外方课程无论在学分还是在开课门数上均高于中方从课程学分与门数的比值上看,外方课程学分与门数的比值高于中方,即外方每门课程学分普遍高于中方统计分析发现,这种差异在95%的置信水平下呈现显著(mean=.22250,t=3.417)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差异源于外方每门实践课程学分显著高于中方(mean=1.98,t=3.635)表1 人才培养方案分析课程类别通信工程(门数/学分数)数字媒体技术(门数/学分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门数/学分数)工商管理(门数/学分数)中方外方中方外方中方外方中方外方通识基础课10/39.57/2911/40.59/3010/39.58/3211/40.58/27专业基础课2/717/565/149/273/1414/483/915/48专业核心课4/124/101/39/274/105/153/97/21实践课4/63/85/73/145/60/04/61/3总教20/64.531/10322/64.530/9822/69.527/9521/64.531/99百分比%39.22/38.5160.78/61.4942.31/39.6957.69/60.3144.90/42.2555.10/57.7540.38/39.4559.62/60.55(三)课程教学师资队伍中方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本校中方师资承担,外方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外方专职教师和外方聘请的部分中方兼职教师承担。

笔者任意选取了一个学期,分析中外方课程的任课教师情况四个专业共开设57门课程,由77位老师负责教授其中,外方的专职教师所承担的课程为49门次,占63.64%总体而言,外方课程教学以外方师资为主二、中外课堂教学的比较(一)课堂教学设计比较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条件、方法和评价等)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换句话说,它是介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或中间环节[1]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组织的关键,直接决定了一门课程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任意选取了一个学期,对中方和外方开设的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分析,信息整理如表2所示表2 课程教学设计涵盖内容项目中方外方教学内容偏重知识点介绍知识点介绍较为简单教学组织设计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引入、讨论、解说、学生参与教学要求作业(书面、较少)、答疑预习、作业(电子、较多)、交流中方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偏重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教学组织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关于授课要求的描述比较少,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外方课程教学设计除了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介绍之外,教学组织还包括引入、讨论、解说、学生参与等形式,还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后通过网络公共平台“Blackboard”上传作业并进行交流。

同时,外方教师在第一次授课时会介绍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授课安排、考核方式、作业要求及提交安排、学习要求等详尽信息,侧重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二)课堂教学模式比较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2]课题组跟踪观摩了几个学期的中外课堂教学,发现中外课程教学在班级规模、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上存在一定差异1.班级规模差异外方课程一般为3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中方课程一般为大班授课,每门课程由2-3个小班合班上课,人数为60-90人2.教学方法差异在课堂教学时,外方教师比较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采用讲授、案例教学、情境模拟、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通过不同的语音语调和生动的形体语言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中方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讲授、问答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实验法等有一定的使用,但比例较小3.教学组织差异外方课程的教室为开放式布局,教室内的桌椅可以灵活地进行组合摆放,以满足集体学习或小组讨论等不同教学形式的需求课堂上,外方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演讲(Presentation)、小组讨论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表现所学所思,同时充分利用教室内的无线网络和多媒体设备等资源辅助教学。

中方课程的教室一般采用固定式桌椅,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大部分中方教师使用Powerpoint电子课件辅助教学,但很少利用网络资源三、中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比较笔者还整理了中方和外方课程教学大纲中的考核要求,并分析了课程的记分册,试图了解中外课程考核评价方面的异同(表3)表3 中外方课程考核情况比较项目中方外方模式与标准模式和标准基本统一方式和标准个性化考核规定审批后一般不得变更自主制定考核方案考核方式多数期末70%,平时成绩30%多数期末10%-30%,过程考核70%-90%平时考核内容出勤、实验、作业等出勤、课堂参与、作业、课堂测验、汇报、团体作业等(一)课程考核规定差异外方任课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自主制定课程的考核方案考核方式非常具有个性:不同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同;不同任课教师的考核方式和具体标准也不同;甚至同一门课程若由不同教师教授,其考核方式和具体标准也会有所差异中方课程的考核方案需要开课学院和学校的审批,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二)课程考核内容差异笔者以某一学期为例,详细分析了四个专业16门中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记分册分析发现,所有中方课程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均为7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30%。

笔者同时分析了这一学期77位教师负责开设的57门外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评分册统计发现:期末考试占课程总评分10%-30%的共57门次(占比74.03%);期末考试占课程总评分35%-60%的共20门次(占比25.97%),详见表4此外,在28门次由外方聘请的中方兼职教师所承担的课程中,期末考试占课程总评分10%-30%的共14门次,占35%-60%的共14门次由此可见,聘请的中方兼职教师进行课程评价时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较大,但相较中方课程的评价方式,该比例还是有所降低表4 外方课程评价方式中期末考试比例分布期末考试所占比例10%15%20%25%30%35%40%50%60%合计门次631812182116177百分比%7.793.9023.3815.5823.382.6014.287.791.30100四、中外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我们通过文献分析和课堂教学观摩等方法分析了中外课程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是否会带来学生满意度的不同?学生对中外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方式的满意度是否会存在差异?差异的来源又是什么?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70份,回收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21份。

有效问卷构成如下:大一学生48份,大二学生203份,大三学生95份,大四学生75份一)中外方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满意度分析调查问卷中涉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题项共计6项,分别涉及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激情、师生互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语言表达及多媒体利用等方面1.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比较学生对中外方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的频数分布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期望值与实际值的分布情况,卡方检验百分比差异(value=2.954,df=4,Asymp. Sig=.566)以及配对T检验(mean=0.030,t=0.681,df=401)均显示学生对中外课程教学模式总体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表5 学生对中外方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频数分布完全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完全不满意Total中方Count63193132156409Expected Count64199.7121.516.67.1409外方Count64203109188402Expected Count63196.3119.516.46.9402TotalCount1273962413314811Expected Count12739624133148112.教学方法与教学激情满意度比较(1)教学方法与教学激情总体满意度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激情是影响教学效果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