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活性炭吸附脱附及附属设备选型详细计算培训教材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3.52KB
约37页
文档ID:494739116
活性炭吸附脱附及附属设备选型详细计算培训教材_第1页
1/37

目录1. 绪 论 11.1 概述 11.1.1有机废气的来源 11.1.2有机物对大气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 11.2 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进展 21.2.1 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比较 32 设计任务说明 42.1 设计任务 42.2设计进气指标 42.3 设计出气指标 42.4 设计目标 43 工艺流程说明 63.1 工艺选择 63.2 工艺流程 64 设计与计算 84.1 基本原理 84.1.1 吸附原理 84.1.2 吸附机理 94.1.3 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方程式 94.1.4 吸附量 124.1.5 吸附速率 124.2吸附器选择的设计计算 134.2.1 吸附器的确定 134.2.2 吸附剂的选择 144.2.3 空塔气速和横截面积的确定 164.2.4 固定床吸附层高度的计算 174.2.5吸附剂(活性炭)用量的计算 184.2.6 床层压降的计算 194.2.7 活性炭再生的计算 194.3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204.3.1集气罩气流的流动特性 214.3.2集气罩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214.3.3集气罩的选型 224.4吸附前的预处理 244.5 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244.5.1 管道系统的配置 254.5.2 管道内流体流速的选择 264.5.3管道直径的确定 264.5.4管道内流体的压力损失 274.5.5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275 工程核算 305.1 工程造价 305.2 运行费用核算 315.2.1价格标准 315.2.2运行费用 316 结论与建议 326.1结论 326.2建议 32参考文献 34致谢 35I1. 绪 论1.1 概述1.1.1有机废气的来源有机废气的来源主要有固定源和移动源两种。

移动源主要有汽车、轮船和飞机等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交通工具的排放气; 固定源的种类极多, 主要为石油化工工艺过程和储存设备等的排出物及各种使用有机溶剂的场合, 如喷漆、印刷、金属除油和脱脂、粘合剂、制药、塑料、涂料和橡胶加工等1.1.2有机物对大气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称为VO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在涂装、印刷、制鞋和化工生产的许多行业中,一些工业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都伴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废气的排出VOCs 废气排入大气环境中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①VOCs 是光化学反应的前体,有阳光照射时,在合适的条件下VOCs 与NOx及其它悬浮化学物质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主要生成臭氧,形成光化学烟雾,从而发生光化学污染; ②光化学烟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些VOCs 还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则产生令人不适的感觉,影响空气质量; ③有些有毒的VOCs (如芳香烃等) 气体在环境中存在会损害人们的健康,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空气中会引发癌变或引起其它严重疾病, 如苯对骨髓的造血机能造成破坏, 是一种致癌物; 甲苯和二甲苯对中枢神经具有强的麻醉作用; 氯乙烯为致癌物。

在制鞋业, 由于“三苯”中毒而导致工人致死事件已发生过多起, 而涂料工业使用的溶剂中,主要是甲苯、二甲苯和其它毒性有机物光化学烟雾也会危害人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1965 年日本各大城市频繁发生的光化学烟雾, 1966 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均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VOCs 对环境的极大危害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环保署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定义的污染物中VOCs 占了300 多种,而美国1990 年的《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要求减少90%排放量的189 种毒性化学物中,70%属于VOCs我国在1997 年1 月1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1996) 也规定了苯、甲苯、二甲苯、氯乙烯等VOCs 排放较为严格的标准,如表1.1 所示表1. 1几种VOCs 排放的国家标准VOCs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 m3)苯 12甲苯 40二甲苯 70氯乙烯 36注:这是对新污染源的排放标准。

1.2 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进展有机废气的来源多种多样,其产生方式及排放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也多种多样,各种治理技术也存在自己不同的优缺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有机废气治理的关键有机废气治理的方法主要有回收法和消除法两类有机废气主要回收技术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技术及变压吸附技术等;有机废气消除技术可分为物理一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类物理一化学法包括热破坏法、光分解法、电晕法、臭氧分解法等;生物法包括生物过滤器,生物滴滤器,生物冲刷塔,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法等活性炭吸附法净化率可达95%以上,若无再生装置,则运行费用太高,若用蒸汽回收,则工艺流程过长,操作费用高,回收的溶剂和水的混合物利用价值也不高;再生时需要有稳定的蒸汽源,且活性炭经反复吸附脱附后吸附能力会逐渐降低,一般使用二三年后就得更换液体吸收法净化率只有6O% -8O%,而且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催化燃烧法净化率可达95%,但适合于处理高浓度、小风量且废气温度较高的有机废气,而且要求气体的温度较高,为了提高废气温度,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是吸附一催化燃烧法,它主要以颗粒炭或蜂窝炭为吸附剂,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一般设置两个吸附床交替使用,由于切换的周期至少为1d,因此吸附床体积大,吸附剂用量多,设备笨重,投资大,操作麻烦;由于床层体积大,容易出现因吸附热的积蓄引起的燃烧爆炸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现有新型装置的吸附器采用一种多单元分流组合结构,并以新型材料――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采用PLC电脑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连续运行1.2.1 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比较解决有机废气的污染, 最根本的方法是工艺改革采用无害涂料、无害溶剂在现阶段生产中是不能马上实现的, 苯类溶剂使用量仍然很大所以必须解决废气净化问题目前国内常采用的三种净化方法分析比较见表 1.2表 1.2国内外有机废气常用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净化类别优  点缺  点活性炭吸附法1、可处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2、可回收溶剂3、不需要加热4、净化效率高, 运转费用低1、废气净化前要进行预处理2、仅限于低浓度3、设备庞大, 占地面积多催化燃烧法1、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2、热量可以循环利用3、有利于净化高浓度废气1、催化剂成本高2、要考虑催化剂中毒和表面异物附着, 易失效液体吸收法1、流程较简单,吸收剂价格便宜2、废气净化不需预处理3、建造快、占地少1、后处理投资大, 费用高2、对溶剂成份选择性大2 设计任务说明 2.1 设计任务设计内容为20000 m3/h活性炭吸附工业有机废气的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废气治理工艺、主体设备选型和非标准设备设计,管道输送系统设计及吸附剂再生系统设计等,应完成工作:(1)纸质设计说明书及其电子版本;(2)译文及原文影印件。

3)设计图纸(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主要构筑物图、管道布置图等)2.2设计进气指标 风量为20000,温度为35℃,排气压力为101.325 kpa,苯浓度为100甲苯浓度为80,二甲苯浓度为100,2.3 设计出气指标依据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一级排放标准 ,具体数据见表2-1: 表2-1.设计出气指标 单位mg/m3指 标苯甲苯二甲苯出气浓度≤12≤40≤702.4 设计目标(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国家及地区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2)经本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气,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3)本处理工艺运行可靠,处理效果好,维护管理方便4)采用低能耗、低运行费用、基建投资省、占地少、操作管理简便5)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能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调节余地3 工艺流程说明 3.1 工艺选择处理工艺的选择, 应根据气量大小、净化要求、回收的可能性、设备建造和运转的经济性等条件全面考虑, 实际工作中应特别注意与工艺密切配合, 尽可能做到综合利用目前,国内外对有机废气治理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液体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及催化燃烧法。

液体吸收法净化效率为60%~80% ,适合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但存在着二次污染;催化燃烧法净化率为95% ,适合处理高浓度,小风量的有机废气,缺点是对处理对象要求苛刻,要求气体的温度较高,为了提高废气温度,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所以运行费用很高;活性炭吸附法净化效率为99.2%~99.3% ,对于处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国内外一致认为该法是最为成熟和可靠的技术,但该工艺流程过长,操作费用高,另外需要稳定的蒸气源也常常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毕业设计特点和具体要求,采用利用活性炭固定床吸附系统对工业有机废气进行净化,选用蜂窝状活性炭做为吸附剂 3.2 工艺流程注:1 集气罩; 2除雾过滤器;3活性炭固定吸附床; 4提供蒸汽的风机;5离心风机; 6 排气罩.图2.3 有机废气工艺流程图该处理工艺系统组合十分紧凑,集吸附-脱附于一体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等,根据苯类性质,本方案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对废气进行吸收处理,吸附床一般配置2台以上,轮换使用,当1台吸附床吸附的有机物达到规定的吸附量时,换到另1台吸附床进行吸附净化操作,同时对前面1台吸附床进行脱附再生。

脱附是在外加蒸汽的作用下通过加温进行的,由尾气放出的热气流大部分用于吸附床吸附剂的脱附再生,达到余热的利用生产中挥发出来的废气,通过离心风机将其送至吸附塔以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在塔内的气体从右到左,从下到上通过活性炭过滤层对气体进行处理,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入大气如 附图1 所示 4设计与计算 4.1 基本原理4.1.1 吸附原理在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处理流体混合物时,流体中的某一些组分或某些组分可被吸引到固体表面并浓集其上,此现象称为吸附吸附处理废气时,吸附的对象是气态污染物,被吸附的气体组分称为吸附质,多孔性物质称为吸附剂固体表面吸附了吸附质后,一部分被吸附的吸附质可从吸附剂表面脱离,此现象称为脱附而当吸附进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表面吸附质的浓集,使其吸附能力明显下降而不能满足吸附净化的要求,此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使吸附剂上已吸附的吸附质脱附,已恢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