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没被授衔的多面手军事家何长工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3.58KB
约15页
文档ID:21377596
没被授衔的多面手军事家何长工_第1页
1/15

没被授衔的多面手军事家何长工侯文强 何长工(1900-1988),原名何坤,湖南华容人早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在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为我党我军做了许多开创性、奠基性工作:红军军事统战工作的奠基人;改造旧武装的第一个践行者;人民军队院校建设的开拓者;军事工业的创始人何长工能文能武,上马带兵打仗,驰骋疆场;下马建军治军,纵横捭阖,堪称我军少有的多面手军事家朱毛会师的“红娘”1927 年 7 月,大革命失败后,何坤在武汉结识了革命巨人毛泽东为了帮他摆脱反动当局的追捕,毛泽东根据何坤留学法国之前曾在北京的长辛店做过工的经历,特地为他改名为“何长工”,意为永远做人民的“ 长工”,这就是何长工名字的由来不久,何长工追随毛泽东回湖南参加秋收起义,并为起义军设计制作了军旗,上面书写“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1927 年 10 月,为联系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壮大革命力量,毛泽东又找到刚刚上山不久的何长工,下达任务: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相机和邻近地区革命力量取得联系何长工于 12 月中旬赶到广州,准备由广州坐火车北上韶关,正巧赶上广州起义失败,到处兵荒马乱,反动军阀四处抓人,北上火车不通。

又过了十天,局势渐渐稳定下来,何长工才得以搭上火车,在夜间来到了韶关到了韶关,何长工眼前还是一片茫然:朱德和他的部队到底在哪里?疲劳之余,何长工只好暂时找个旅馆住下,洗个澡就在澡堂,何长工遇见了滇军范石生部几个军官,听见他们在谈论:“王楷的队伍到犁铺头了听说他原来叫朱德,是范军长的老同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经过两个多月的苦苦寻觅,何长工竟然在澡堂中打听到了朱德部队的确切下落何长工一路急行四十里,天亮之前终于到达犁铺头在犁铺头,何长工不仅见到了朱德,还遇到曾在洞庭湖一起共事过的老战友蔡协民、在留学法国时就相识的陈毅4 月 28 日,朱毛两部革命力量终于胜利会师,不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 4 军改造旧部队的行家1928 年 1 月,何长工在犁铺头完成联络朱德部后返回井冈山,刚到遂川,就接到毛泽东交给的一项特殊任务:担任王佐部党代表,团结和改造王佐部队王佐,早年在井冈山占山为王,是个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和山下的袁文才,一武一文,珠联璧合,牢牢控制着井冈山毛泽东在信中专门提醒何长工:“王佐虽然有正义感,但文化低,疑心重,很担心我们吃掉他那百十杆人枪做他的工作,困难很多,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希望你先去做他的‘长工’ ,尔后再做他的党代表,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第二天清晨,何长工只身一人,西装革履,跋山涉水,朝王佐自称为“司令部”的驻地――茨坪赶去。

何长工初来乍到,处处谦逊礼貌山大王也以礼相待,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何长工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于是将计就计,整天神态自若,无所事事,有时候会到老表家窜门或找“勤务兵” 聊天几天下来,他终于知道:王佐不仅是一条威武不屈的汉子,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他决定先从王佐的老娘身上着手做工作:整天帮王母扫地、劈柴、挑水……替她抱小孩、讲故事、拉家常,亲如家人王佐的母亲见何长工如此谦逊随和,也解除了思想上的“警戒”,逢人便夸:“何代表是个好人,跟他交朋友,才是正经呢!”不久,何长工又和王佐的两个心腹套上了近乎他俩也在王佐耳边美言:“老何这个人待人诚恳,有学问其实,连日来,王佐自己也没闲着,一直在暗地观察何长工,觉得这位潇洒的代表不像是来拆他台的样子老娘的规劝,心腹的进言,自己的观察,使他渐渐地明了:毛委员可信,他派来的代表也不赖于是他决定,请何长工给他的部属教唱革命歌曲,帮助他操练部队,并对何长工说:“你如果能把我的兵练得像你们革命军一样,我就服了你!”何长工趁热打铁,向王佐提议将这支武装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2 团王佐此时对何长工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应允1928 年 2 月中旬的一天,春光明媚,宁冈县大陇朱家祠前,王佐、袁文才的两支地方武装升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1 军第 1 师第 2 团,王佐被任命为副团长兼 2 营营长,何长工为团党代表。

第 2 团成为创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支劲旅1928 年 4 月,何长工被派到由南昌起义部队改编的红 28 团担任党代表1928 年 10 月中旬,何长工率 28 团一个营到湖南桂东一带活动,碰到湘军一个连,当即将其缴械经了解,该连隶属湘军某团 2 营,营长毕占云是四川广安人,在四川时和朱德、陈毅有一定来往;士兵也多是四川穷人子弟,对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也有一定了解,又听说四川老乡朱德、陈毅在红军当大官,很想投奔红军何长工迅速将此情况向毛泽东、朱德和陈毅汇报红 4 军决定将全连放回,争取毕占云弃暗投明不久毕占云率部在桂东起义,开赴井冈山,改编为红 4 军特务营10 月底,国民党军官张渭在袁州又带领一连官兵起义,改编为红 4 军独立营1929 年 1 月,红 4 军向赣南进军,特务营和独立营又改编为第 2 纵队,成为一支坚定的红军主力部队张渭后来在红军出击赣南途中英勇牺牲,九死一生的毕占云于 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骁勇善战的名将1928 年底,在红 5 军和红 4 军会师井冈山后,粤湘赣三省敌人调集大军“会剿”井冈山毛泽东决定实施“围魏救赵” 的策略,以红 4 军主力南下,执行机动作战任务;红 5 军和红 4军 32 团一个营(王佐部)留守根据地。

红 5 军军长彭德怀向毛泽东提议,28 团党代表何长工留在井冈山担任宁冈中心县委书记兼 32 团党代表毛泽东同意了彭德怀的提议1929 年 1 月 14 日,红 4 军主力南下后的第二天,井冈山显得格外冷清,数万敌军正向井冈山逼近红 5 军兵单将少,只有七、八百人,又是客军,群众基础薄弱,能否守住井冈山,彭德怀心里并没有多大的底当天,彭德怀主持召开红5 军军委扩大会议讨论应敌方略何长工胸有成竹地说:“湘粤赣三省敌人虽然多,但彼此矛盾重重,劳师远征,后勤补充困难,不利长期作战红军虽少,占尽天时地利,特别是有王佐一营人马,熟悉井冈山地形,打起游击战来,得心应手;只要根据地军民一心,坚持一个星期,敌人必将主动退兵听了何长工的发言,彭德怀决定分兵把守井冈山各隘口何长工将剩余部队带入深山老林,以班为单位,分散游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绕,绕不赢就化(化装)”国民党集中十几个团大举搜山,却找不到红军的影子随着井冈山气候越来越冷,大雪封山,井冈山的每一个游击队员都面临着生死考验何长工告诉战友们:“这是一场毅力的对抗赛,敌人有吃的,有穿的,但肯定比不过我们何长工的预言是对的1929 春,蒋介石和桂系军阀火并,粤湘赣三省的各派系军队都卷入进去,纷纷向井冈山下达撤军命令。

在井冈山受尽苦头的“会剿”军如获大赦,夹起尾巴就想一口气跑回自己的老窝上山容易下山难何长工和战友们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帮在井冈山烧杀抢掠的坏蛋,一声令下,井冈山军民齐追击,打得敌人争先恐后逃窜军队院校建设的开拓者红军时期,何长工活跃在军事工作的各个领域,当过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和红军大学校长,建校有方;当过红军政委,治军有略;当过粤赣军区司令,作战有功说他是红军元勋一点也不过分毛泽东对他非常赏识,中央军委书记、红军总政委周恩来也认为何长工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屡屡委他以重任周恩来在视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当面表扬:“这个军校比黄埔军校办得好!”1934 年春,中央红军第 5 次反围剿进入最紧张阶段,周恩来特地任命他为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镇守中央苏区的南大门何长工以一师的地方部队与十倍于己的粤军周旋达半年之久粤军在损兵折将之后被迫主动向红军伸出橄榄枝1934 年 10 月,周恩来又派何长工与粤军举行秘密军事谈判,达成互不侵犯协定,大大减轻了红军长征的军事压力长征结束后,何长工长期从事军队院校教育事业,为人民军队做出卓越贡献《环球视野》摘自《党史博采》)何长工的故事时间:2009-08-17 00:00 来源: 作者:何长工同志,在湖南省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时,就参加过反对旧教育制度和腐败现象的活动。

18 岁时参加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1919 年底至1924 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与周恩来、邓小平一起参加反对当局的斗争在此期间加入了共产党1924 年回国后,在湖南华容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大革命时,他担任洞庭湖西区农民自卫军总指挥1927 年“马日事变”时,军阀许克祥把他列为“大暴徒”,悬赏捉拿钢刀、枪炮、残杀是吓不倒革命的何长工顶着狂风恶浪,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暴动在这之前,党组织本来派他到苏联去学习,但他说“我不甘心革命的失败,要在国内和敌人斗争于是上级答应了他的要求,把他留在武汉警卫团他说:“国民党搞‘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想消灭他们称之为马列主义的‘土匪’,没有那么容易你打我一拳,我要揍你一百拳要分家(指国共分家),我们就给你们分大家,分少了还不干,并且要抄反动派的老家!俗话说:‘沉浮在自己’后来,上级把何长工调到侦察连当侦察员,他发现三连长是个反革命,上级经过调查核实,及时抓住枪毙了部队到修水时,他被调到团部当参谋,根据团长卢德铭的指示为工农革命军设计了第一面军旗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同时为了进攻也要敢于退却芦溪战斗时,何长工是连队指导员,突围时,被敌人抓住了,他毫不惊惧地向敌人说:“人不亲枪杆子亲,和尚不亲帽儿亲,我们也没有什么仇和恨,这儿有几个铜板给兄弟们吧!”说完,把挎包里的一吊多铜板往地上一甩,敌人都拣去了,他乘机脱险追赶上了部队。

三湾改编时,部队医药困难,病伤员多,何长工调到卫生队任党代表在湖南军阀唐生智通辑他时,他为革命工作需要奉命到长沙同湖南省委取得联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冒着危险到广东犁铺头与朱德、陈毅接上了头回井冈山后,执行并圆满完成改造袁文才、王佐部队的任务1928 年 9 月,川军毕占云、滇军张威部先后起义参加了红军这是一支“双枪兵”部队,要使他们由白变红、由旧变新是非常不易的何长工接任务后,采取了在家中训练、在野外拉练、在斗争中锻炼,内外夹攻,上下结合的办法,加速其革命化后来张威同志在大余战斗中牺牲了,毕占去同志解放后,被授予中将军衔何长工同志常说:“铁不打不成材,人不磨练不成汉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低头低头就意味着 60%的失败”又说:“我们当时在打仗之前,互相之间只有两句话:一句是‘告诉我的老母亲,你儿子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牺牲了’另一句话是‘胜利之后,在烈士纪念册上给我登记一个名字’事实,有无数个革命先烈正是在这种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支配下,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换取了今天的胜利 (朱本良(责任编辑:苏红网)人民的好“长工”何长工(图)2011-05-11 07:43:30 来源: 湖南日报  有 1 人参与 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本报记者 黄纯芳 通讯员 史宣何长工 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生平】何长工(1900—1987),湖南华容人。

1919 年参加“五四”运动,年底赴法勤工俭学1922 年在法国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 年回国后,在洞庭湖西区建立党团组织,办教育,开展农民运动,担任中共华(容)南(县)地委常委兼军事部部长,洞庭湖西区农民自卫军总指挥1927 年参加秋收起义奉命到湘南寻找朱德、陈毅的起义部队,促成了朱毛会师1928 年任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湘赣边特委委员1929 年任中共宁冈中心县委书记兼第三十二团党代表,红五军第五纵队政治委员1930年 4 月,任红八军军长8 月,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1932 年 1 月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治委员1933 年冬,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1934 年春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不久调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