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50KB
约4页
文档ID:482542169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_第1页
1/4

科 目化学课题4.2水的组成授课教师张洪艳单位莫旗宝山中学教材版本粤教版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属于化学新课程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级单元这一章通过了解水资源、探究水的组成等,学习质量守恒和化学方程式,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的特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探究和思考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到宏观的思维素养,是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和对水的化学式的推论学情分析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非常高,这有利于课堂的进行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能根据水的电解实验合理得出水的元素组成;2.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在分”的认识。

4.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电解水的实验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水分子的构成2.水的微观构成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水的电解过程,得出水的化学式,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的推理过程教法学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准备实验用品:水电解器、低压电源、导线、小烧杯、5%的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酒精灯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入课题我们天天接触水,天天都在用水(工业中、农业中、生活中)水属于哪一类物质呢?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本节将通过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板书】4.2水的组成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吗?通过阅读和生活实际明确水的物理性质学生阅读)【板书】一、 水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4 ℃时密度最大学生回答水的物理性质)【设问】我们知道了水的物理性质那么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吗?【提供信息】为了探究物质的组成,一种办法是把物质分解,鉴定它的分解产物,再推断该物质组成。

学生跟据生成物的元素种类确定反应物的种类,观察并记录)碱式碳酸铜  CuO+H2O+CO2【过渡】我们要探究水的组成所以也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把水通电鉴定它的分解产物,再推断该物质组成展示】介绍水电解器及电解液实验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加水的导电性)【演示电解水实验】(实验4-5)将电解器下端的两个铂电极与直流电相连接,接通直流电源,引导学生观察两电极上的现象及气体的体积,气体少的一管产生约10mL气体时停止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提问】接通电源后两极各有什么现象?分别与正极,负极连接的两只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谁多谁少?【过渡】通电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检验?请注意观察演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少的气体;使体积多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在玻璃尖嘴外点燃分析实验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H2;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O2 实验现象: ①两电极上都产生无色气体;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1:2 气体检验: 【学生参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中的气体,移进火焰,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通电即水 → H2﹢O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板书】二、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提问水的化学式如何写?【提供信息】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提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中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个数相同,即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提问】可以怎样表示这个反应?请同学们写出文字表达式【板书】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通电水 氢气﹢氧气(H2O) (H2) (O2)【过渡】我们怎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电解水的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示讨论回答用动画演示电解水的微观图】【讲解】电解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很多氢分子和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氢气强调】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对表示式运用易错处进行归纳汇总做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同时对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多进行计算。

认识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联系小结收获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板书设计7.3溶液浓稀的表示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2、表达式: 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 —————— × 100%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课后反思学生主要是对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的判断准确度欠缺,同时对于乘以100%经常丢掉在课堂教学中对表达式的分析中以总结易错处)提醒学生平时书写时要对格式的关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