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分析 摘 要: “收入均等化”理论是福利经济学家庇古等人提出的一种增进社会福利的分配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的福利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而且还取决于收入分配的状况应当在不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在初次分配领域中贯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再分配领域中强化国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福利经济学;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 1 福利经济学有关收入分配理论内容 “收入均等化”理论在福利经济学中有明确的阐述,其基本要点如下: (1)经济福利的大小取决于收入的分配庇古指出:“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经济福利的是:第一,国民收入的大小;第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 (2)“收入均等化”可以增大社会经济福利庇古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个人的货币收入愈多,货币的边际效用就愈小;货币收入愈少,货币的边际效用就愈大。
因此,如果将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将既定的国民收入均等地分配给社会成员,就会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就会增大社会经济福利 (3)收入转移需要用不同的措施进行庇古认为,从富人那里转移出收入,包括富人自愿拿出部分收入来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及一些科学文化机构的自愿转移和政府征收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等的强制转移两种措施 (4)收入的转移不应当影响国民收入的增长庇古认为,收入的转移即富人收入的减少穷人收入的增多应与国民收入的增加相一致 2 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的收入差距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的重要步骤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更不是同步富裕,也不可能同步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剩余的人民共同富裕 资本收入成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本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它的形成和扩大,不仅加快了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城镇就业的渠道,而且也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形成了贫富分化的局面 3 福利经济学“收入均等化”理论对我国经济现状的启示 根据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收入均等化”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启示: 第一,“收入均等化”理论告诉我们,收入的均等化可以改变收入分配过于悬殊的状况,增加社会福利。
如果我们能采用税收、捐助等多种形式,将过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就会缩小收入差距,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我们应该尽力缩小过于悬殊的收入差别,避免两极分化 第二,“收入均等化”理论提出的转移收入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对低收入者进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收入转移的一种手段,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方法建立健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为此,政府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做到政策统一、管理法制化,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提高社会保险的效率 第三,“收入均等化”理论将从富者那里转移出的收入分为自愿转移和强制转移就我国目前来说,由于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许多该集中起来的收入没有集中上来,该转移的收入不到位,影响了收入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因此,健全与完善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就成了疏通收入转移渠道的关键环节 第四,“收入均等化”理论提出了在收入均等化过程中的平等与效率问题,这正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最棘手的问题平等与效率尽管存在矛盾,但从长远的观点看二者是统一的,平等与效率既是互相替代的,又是不能偏废的,唯一的办法是二者兼顾。
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加速经济增长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效率优先的原则也是人之常情,但决不应该是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忘记了兼顾平等同时,面对收入差别过于悬殊的社会问题,也不应简单地削富济贫,搞平均主义,丢掉了效率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