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届水泥技术交流会论文粜1 1 9挤压联合粉磨系统优化粉磨工艺改善水泥颗粒级配的措施陈远胜,张茂文,张雯静( 福建省永定闽福建材有限公司,福建永定3 6 4 1 2 0 )O 引言国内外长期试验研究证明,水泥颗粒级配对水泥性能有很大影响,目前比较公认的水泥最佳颗粒级配为:3 .3 2l lm 颗粒对强度增长起主要作用,其问粒度分布是连续的,总量应不低于6 5 %:其中1 6 .2 4ur l l的颗粒对水泥性能尤为重要,含量越多越好 6 51 .tm 颗粒活性很小,越少越好,最好没有合理的颗粒级配能充分发挥熟料的强度,减少需水量,改善水泥使用性能改善水泥颗粒级配就是要提高3 - 3 2pr f l 含量,降低 6 5l ar n 含量既要降低细度,减少>6 5ur n 以上颗粒,又要防止产生过粉磨,减少 2 n u nf } 勺, J , y - 1 0 %,半成品比表面积1 5 0 —2 0 0 m 2 /k g 正常情况下循环负荷率在2 0 0 0 /0 - - 3 0 0 %过分追求半成品比表面积,会使入磨物料量减少,磨机产量下降2 .2 .1提高辊压机的辊压效果辊压机的生产能力可以按通过间隙的料饼来计算:Q = 3 6 0 0 牛B 幸岛·v , r 2( 1 )式中: 旷辊压机能力,怕;争—- 辊压机宽度,m ;曲一料饼厚度,同间隙,m i l l ,正常2 0 .2 5 m m ;y ——辊压机线速度,m /s ;n ——料饼密度,t /m 3 ,取决于辊压压力。
在辊压机选型确定后,辊压机的宽度和线速度是固定的,即辊压机生产能力与料饼厚度、辊压压力及物料性能有关1 ) 改善入辊物料的性能提高辊压机辊压效果①关于喂料粒度:粒度过大影响辊压效果,过小同样影响辊压效果:第6 届水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1 2 l物料密实度低( 物料均齐) ,带入空气量多,影响辊压机的运行,所以入辊物料的颗粒级配组成也很重要,较为连续的粒度分布最为理想应提高破碎机效率,防止物料粒度过大②关于物料水分:入辊物料水分决定了压辊间的咬合角,水分过低咬合角小不易形成料饼,水分过大会造成料饼不易打散一般入辊物料综合水分最佳在1 .1 .5 %左右③首先,要提高熟料的易磨性:配料及烧成上应考虑降低C 2 S 含量;应减少还原熟料( 黄心料) ;提高篦冷机急冷效果改善熟料的易磨性其次,在混合材的选择上应选择易磨性较好的混合材2 ) 稳定的喂料:稳流称重仓的作用不仅仅是称重计量物料重量,要通过调整料流来调整新旧料的比例,调整物料的颗粒级配来获得好的挤压效果一般情况下,6 0 %, - - 8 0 %仓位是合理的要确保辊压机均衡稳定喂料( 合适的仓压、稳定的流量和合理的颗粒级配) 3 ) 合适的辊压压力和料饼厚度:一般认为,压力越高细粉量越多;但过高的压力会导致料饼不易打散,导致分级机效率下降。
以料饼的松散程度判断压力合适与否:料饼以手能掰开为宜;太疏松说明压力不够;太硬说明压力太大应根据粉磨水泥的品种的不同及物料的粒度、易磨性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压力辊压机压力一般控制在6 .5 ~ 7 .5 M P a ,当物料粒度大、易磨性差时压力可适当控制高些辊缝( 料饼厚度) 一般控制在2 0 —2 5 m m ,当来料粒度较小或粉料较多时,可适当控制辊缝小些4 ) 减少辊压机的边缘效应辊子两侧存在漏料,降低了辊压效果,即边缘效应应尽可能减少边缘效应的影响,因此要求调整好侧挡板,一般要求侧挡板距离磨辊端面1 - 2 m m ,但不可磨擦到磨辊侧挡板磨损后应立即予以更换正常情况下,辊压机的电流反映了辊压机工作状况,电流越高说明辊压机出功越多,辊压效果越好应通过调整合适的辊压和辊缝使辊压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2 .1 .2 提高打散分级机分选效果首先,要保证打散分级机的打散效果,应及时更换磨损的撒料盘衬板和反击板提高打散效果其次,要确保分级机将合格的半成品选出,要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内锥体及筛网,及时清理环形通道杂物,及时更换磨损的风轮,提高选粉效率,既要防止入磨细粉过粗,又要防止回辊压机的粗粉中含有过多的细粉。
必要时可调整内筒高度来提高入磨细粉量.2 .1 .3 辊压机系统物料的颗粒级配表2 为辊压机系统物料颗粒级配1 2 2第6 届水泥技术交流会论文案表2 辊压机系统物料颗粒级配出辊压机回辊压机( 粗粉)细粉( 入磨) 粒径 > 2 m m2 r a m2 m m 3 0> 6 0 2 r a m 颗粒含量,> 2 m m 颗粒含量应小于3 0 %,提高2 m m 的应小于1 0 %, 6 5pm 含量降到了1 .0 %,均匀性系数万值由1 .1 l 提高到了1 .2 6 ,特征粒径x ’由2 9 .9 6um 降到了2 4 .7 3i .tm ,3 d 和2 8 d 强度也明显提高在熟料质量、混合材种类、水泥质量指标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水泥颗粒级配,可提高水泥的使用性能,混合材掺量可增加4 %- - 6 %,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优化粉磨工艺是实现理想的水泥颗粒级配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l 】姚丕强.水泥粉磨中对颗粒级配的控制[ J 】.水泥,2 0 0 8 ( 1 ) :1 0 - 1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