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传统文化春联作文】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贴春联是我国的民族习俗下面是整理的800字春联作文,欢迎阅读 春联800字作文篇一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爱独树一帜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其次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头,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改变,这不仅表现在开头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福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利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落和五谷丰登的美妙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爱排场喧闹,也喜爱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察,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特别兴奋,赞叹不已.在巡察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缘由,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殊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连续巡察.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察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仆人很尊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特别兴奋,就指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实行行政指令的方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春联800字作文篇二 大年三十到了,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我也被安排到了任务,往墙上刷黏性很强的热粥 我手里端着碗,面无表情地在通往老房子的小路上行走,心里是满满的不情愿这碗里装的又不是什么琼浆玉液,还得让我这么毕恭毕敬地端着它碗里时时常洒出一些粥,滴在我的手上,又烫又黏,难过极了 最终抵达目的地了老房子已经好几年没人住了,院子里长满了一个小孩那么高的杂草,我戴上帽子,跑到了被层层荒草沉没的后门前,还没等拿着春联的爸爸发话,就往门的中间刷了一大块粥,便想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唉,还是先想想看该怎么往又高又脏的大门上刷这滚烫的粥吧! 说这大门高吧,肯定不是我信口胡说的,我估摸着只能刷到上下联的下半部分,至于横批嘛,想都别想刷到了 说这大门脏吧,也肯定不冤枉,假如你观察这大门上厚厚的灰尘和几张上面黏着昆虫的蜘蛛网,确定会连连后退我硬着头皮把刷子往门上一拍,只是刷子上面粘上了细小的灰尘以及一些不明身份的垃圾,甚至还有一块口香糖 我渐渐地用刷子把门上的灰尘刷下来,当我再直视这把可怜的刷子时,它上面的白毛已经被灰尘结结实实地包裹住了,就像睡在锅灶前落魄的灰姑娘,看来我是少不了一顿骂了。
这贴春联一点都不像对联那样喜气洋洋,倒是非常灰头土脸 后来,我最终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方法把粥刷到春联上不是更便利吗? 说干就干,我把春联平铺在地上,往上面刷上非常匀称的一层粥,大功告成!我立刻觉得脚下轻飘飘的,像踩了一朵云似的当我拿起春联认真端详时,才发觉春联整张都湿透了,并且软绵绵的,我只是拿在手里看了一下,就掉了一个角,我确定没有好果子吃了 唉,这春联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