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华版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千****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50KB
约25页
文档ID:118514127
精华版语言习得研究概述_第1页
1/25

第二讲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第3节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问题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二者的差别:研究对象不同语言学家把把母语者的语言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们所关注的是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他们关注的是学习者语言系统的规律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举例(1)我吃饭在五道口2)我把飞机坐到我们国家去3)我在北京学习汉语一个年语法学家与L2研究者的不同解释语法学家习惯从母语规则的角度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作出解释;L2习得研究则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作出解释二者的差别:研究目的不同语言学家语言研究的目的在于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的普遍规律;如:普遍语法中的“原则与参数”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借助语言学理论来描写和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参数重设”理论(parameter resetting)二者的差别:研究方法不同语言学家通常采用描写的方法分析和发现母语者的语言系统的规律;SLA研究者采取特定的描写方法分析发现学习者语言系统的规律比如:对比分析的方法、偏误分析的方法、习得顺序研究、学习策略研究等。

结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一个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又不同于语言学研究的独立学科Ellis(1994)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是相依共生的关系二者彼此借鉴因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不仅仅是语言学理论的消费者,而且是一个贡献者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二者的差别:研究目的不同心理学研究言语活动、语言获得、语言运用,其目的是深入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获得及其心理机制,目的而是为了揭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二者的差别:研究的范围不同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包括,人类个体的感、知觉、理解、记忆以及儿童母语习得的心理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很少涉及这些领域SLA研究的范围SLA研究的范围包括三个方面:(1)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2)学习者习得过程的研究;(3)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二者的差别:研究方法的不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法与特定的理论相关如:偏误分析、习得顺序研究、语言变异研究、语言输入研究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长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心理学研究更长于实验研究Meara(1992)对两个学科关系的评价直到那时(1990),心理学关于双语辞典的研究与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是两个完全分离的研究传统,二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接触点。

某些教学研究的文献只是表面上关注心理学的研究(paid lip-service to the psychological research),但是,关注的问题则完全不同;心理学研究的文献中,则很少引用根植于应用语言学研究传统的学术著作近些年来,两个领域之间的隔阂仍然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二者之间全方位的合作也流于形式Meara(1992)对两个学科关系的评价Meara认为,造成这种隔阂的原因之一,两个研究领域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传统,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思考语言的方法完全不同其中一个主要的差别是,在心理学界,长期以来有按照“形式化模式”(formal models)来思考心理语言学问题的传统但是,这种传统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却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词汇习得的描述性研究,但是解释性、基于模式的研究却很少结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在心理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学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它并没有被淹没在这两门学科中相反,在与这两门学科的共同发展中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学者们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语言习得研究属于心理语言学的一部分或者说,属于心理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即发展心理学。

在这些学者看来,L1习得属于心理语言学,L2习得自然也属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靳洪刚,1997)有些学者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研究语言学习心理的,所以应属于“应用心理语言学”范畴王初明(1990)上述看法的问题上述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而不是作为心理语言学的附庸第二语言习得是许多学科关注的研究对象如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等但不能因为这些学科都关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而把这个学科分属上述不同的学科David W. Carroll (1994)的观点(1)David W. Carroll认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与语言运用相关的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包括:语言的理解,即如何感知、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语言的产生,即如何由概念生成话语或完整的句子;语言的获得,即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David W. Carroll (1994)的观点(2)David W. Carroll认为,从学科的归属来看,心理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从研究方法来看,心理语言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SLA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不同点(1)从研究对象上看,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

注重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及习得过程的描写和解释心理语言学对学习者,特别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本身的研究关注不多学者们更为关心的是母语者语言理解、语言产生及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SLA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不同点(2)从学科的归属来看,至少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这个领域,学者们一般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属于应用语言学这个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在使用“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时,自然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心理语言学,按照David W. Carroll的观点,属于认知科学SLA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不同点(3)在研究方法上,心理语言学研究基本上是采用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长于实验室研究但是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传统来看,这个学科主要从两个角度来描写和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一是从语言学的角度,二是从认知的角度SLA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不同点(4)学者们的研究兴趣也有很多不同心理语言学界,学者们对人类个体的感觉、知觉、理解、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感兴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们则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感兴趣如学习者的偏误分析、习得顺序、普遍语法与习得机制、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等方面进行描写与解释。

结论尽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依然是同中有异无论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的范围以及研究方法上来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仍然表现出本学科的许多特点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在学科的划分上,它并不属于语言学;同样,它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也密切相关,但它既不属于心理学也不属于心理语言学然而,尽管它并不分属于上述学科,但由于研究对象的某些共性,使得这些学科的某些研究领域彼此互相关联这充分表明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或者说,它是一个交叉学科L2习得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图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跨学科特点的说明1. 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构成了心理语言学;2. L2习得与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3. L2习得与心理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的认知视角;4. L2习得与心理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上述四个学科共同的研究领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Ellis(1994)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它也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延续下来,也学分裂为一系列的下位学科在有些情况下,它也许会被合并到上位学科中去。

Ellis的预言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学科本身的跨学科特点,但发展的路径目前还无法确定到目前为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成为应用语言学界越来越重视的学科思考题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是什么?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有何异同?3、举例说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关系和区别?4、为什么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不仅仅是语言学的“消费者”而且是语言学的“贡献者”?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一、母语与目的语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三、习得与学习四、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五、自然环境的SLA与教学环境的SLA 六、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native language)通常指的是学习者幼年习得的语言由于母语是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说来,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学会的语言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母语与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在国外出生的汉族儿童他接触的“第一语言”不是汉语,而是出生地社团所说的语言,比如,英语;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是他的“第一语言”;但是,英语并不是他的母语,他的母语或本族语是汉语。

学习者的目的语“目的语”,也称“目标语”;目的语一般指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对于学习者来说,目的语与其母语或第一语言是一对对应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母语之外的任何一种语言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Ellis (199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与第二语言相关的概念辅助语言(additional language)南非黑人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侮辱;双语(bilingual)以同等流利程度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区分双语者的L1与L2;多语(multilingual)同时掌握两种以上语言的人一般情况下,操多语者对多种语言的熟练程度是不同的在时间上可以分出先后,因而比较容易区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三、“习得”与“学习”在L2习得研究中,“习得”(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是一对对应的概念学者们用这一对概念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习得过程或语言获得的方式。

Krashen (1981, 1982)认为,成年人通过两种不同的、独立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一种方式是通过“习得”,即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学习”的方式两种不同的语言获得过程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过程学习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正在习得语言这一事实,但是能意识到他们正在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学习是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所学的规则Krashen 把通过这两个方式获得语言的过程看作彼此独立的学习过程与“习得”“学习”相关的概念习得学习implicit learning explicit learninginformal learning formal learning。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