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5.50KB
约14页
文档ID:555238270
xx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_第1页
1/14

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题目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课 题 来 源A.自选; B.有课题支持,来源单位为: 一、学位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一)研究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成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各国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迄今为止,这些探讨基本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数量以及方式其中,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概念的办界定;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主要是对民众需求偏好的判断;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供给主体政府需要确定谁来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市场、社会单独提供,还是有所合作;二是供给的形式政府可以通过委托授权的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如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政府也可以在自身内部引进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模拟建立“内部市场”,实现内部的决策和执行相分离,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效率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一场制度创新,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成果显著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在财政负担过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的背景下开始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应该说,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市场和社会力量逐步进入了历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领域,如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在传统的自然垄断领域(如电信行业)放松了规制;市政公用事业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如南京、湖北等地的公共交通服务引入民营资本等然而,我国实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环境和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明显区别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较早且日益成熟,而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缓慢,市场经济欠发达,法制建设滞后从效果来看,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久以来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的历史问题,但却又不可以避免地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使改革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如当前饱受诟病的民营公交、民营消防等公共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实质性竞争机制的缺失;市场化改革中的权力寻租行为等鉴于此,如何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深化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认识,认真剖析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改善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二)研究意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步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各国实践证明,公共服务市场化,一方面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改善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政府过去不堪重负的财政负担但也有学者指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差异较大,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也不相同,我国实质上还不具备市场化的环境和条件上世纪90年代,公共服务市场化思想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国内,当时就对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这场争论仍未停息且有加强的趋势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改革的利弊逐步展现出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引入西方国家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后,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现形式,如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和民营化等实践证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公共责任的缺失;实质性竞争机制的缺乏;权力寻租行为;公平问题等显然,这些问题有的是由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有些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国内学界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认识日益全面和系统,包括对公共服务的边界、市场化的动因、市场化的实现形式、市场化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改进策略等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面对这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和策略来解决公共服务市场化是世界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也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我们要研究的已不再是“要不要市场化”的问题,而是如何深化推进市场化,将适宜的公共服务负责任地交给适宜的供给主体在我国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如何适应变化的行政生态环境,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如何通过公共服务市场机制的良性运作,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展开研究和写作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公共服务市场化最早的研究和实践始于西方,国内的研究大多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发展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每个国家对市场化改革的研究思路也有所差异但相同的是,世界各国的研究基本都是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即公共服务是什么、为何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及怎样改革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公共服务边界的探讨1954年,现代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归纳了公共物品在消费中的两个本质特征:一是非排他性,一是非竞争性这个归纳成为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1965年,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cGill·Buchanan)进行了补充,他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准公共物品的概念唐铁汉,袁曙宏:《公共服务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第85页。

国内学界对于公共服务的定义颇有争议:娄成武教授认为,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观点指出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性质是以服务形式存在公共物品娄成武,尹涛:《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载《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涂晓芳博士认为,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而产生的公共物品涂晓芳:《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2期关于公共服务的边界,至今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学界的讨论更加激烈第二个问题“公共服务的供给为何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支撑和实践需要两个方面理论支撑主要有以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为代表的“公共物品理论”、以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以詹姆斯·N·罗西瑙(James N ·Rosenau)为代表的“治理理论”、美国行政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 B· Denhardt)和珍妮特·V·登哈特(Janet V· Denhardt)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美国等国出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

而我国的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大多是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进行简单的借鉴和一定的发展,这与我国如火如荼的市场化改革实践似乎不太相称理论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进程,国内外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实要求方面的情况大同小异,大多都是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过大、供给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第三个问题“如何进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E·S·萨瓦斯(E·S·Savas)在其《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一书中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政府服务、政府间协议、政府出售、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内部市场等10种不同的制度安排来提供公共服务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在《未来政府的治理模式》中指出,通过政府间协议和合同外包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成为未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导模式自我国实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以来,学界对“如何进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在《工业化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一文中强调,应该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纳入到中国行政改革的实践框架中,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谨慎地规划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具体制度设计;娄成武先生则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责任出发,认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应发挥参与作用、监督作用及引导作用。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政策功能,消除不合理的管制,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此外,还有学者关注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带来的各种现实问题,如中山大学王乐夫教授就指出,市场化会带来经济性损失、公平性问题、腐败与垄断等问题因此,要对市场化进行科学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审慎态度进行市场化改革由此可见,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较全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公共服务市场化不断深化和发展,它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分析阻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的现实因素,明确政府责任,提出我国深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策略二、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一)主要内容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既是市场经济由不成熟向相对成熟转变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政府应对自身困境的理性选择虽然我国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时间仅十几年,但这场源自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已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肯定我国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各方面条件尚不够成熟突出地表现在市场经济不发达、法制不健全、社会民主意识淡薄、第三部门发展缓慢等不可回避的事实上。

笔者认为,我国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后,如何理性地面对改革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冷静地分析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明确我国政府在改革深化阶段的职责,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改进策略是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重点全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提出的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写作背景;第2章为相关概念的界定,探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不可绕过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市场化”两个重要概念,对“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第3章对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进行审视,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揭示阻碍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现实因素;第4章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5章是本文的重点,本章针对我国当前市场化改革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现实条件,从决策职责、服务职责和监管职责三大方面指出我国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二) 重点 (1)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 (2)我国当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及政府责任(三) 难点 (1)我国当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 (2)我国当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责任的界定及改进策略 (四)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1)对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总结; (2) 对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责任改进的策略。

三、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一)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法:论文的写作要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因此可借助于图书馆、资料室、电脑上网等手段,搜集所需的信息与资料本论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相关著作、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硕论文和报刊资料2)社会调研法: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我国目前国税系统公务员分类管理深入调研,掌握客观情况,从而为本人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来源3)案例分析法: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而案例就是一种经典的实践经验总结通过不同国家职位分类管理的案例可以分析总结其原因,从而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4)系统分析方法:把基层公务员分类管理放到整个公务员管理的大系统中分析,强调基层国税系统公务员职位分类的重要意义5)比较研究法: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了美国和法国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两个重要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