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辛弃疾《念奴娇》宋词鉴赏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88KB
约3页
文档ID:262000899
辛弃疾《念奴娇》宋词鉴赏_第1页
1/3

辛弃疾《念奴娇》宋词鉴赏 念奴娇   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惋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今存稼轩词集中,和苏东坡《念奴娇》〔大江东去〕原韵之作共有四首,内容有相像和连贯处,疑为同时作其次首题下小注云,“再用前韵,和洪莘之通判《丹桂词》洪莘之是洪迈长子,四词当作于稼轩赴闽前即绍熙元年或二年秋桂开时〔1190或1191〕时当稼轩江淮两湖为官解职后,郁郁不得志闲居于带湖〔在江西上饶〕这里所选为四首组词的第一首,象是总冒和序曲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四十七岁谪黄州游赤壁时所作,为雄视千古抒发豪迈志向的绝唱名作稼轩写此组和作时年近半百,境况相类,心情与大苏亦有共鸣之处大苏作气魄壮观浩歌壮烈横扫时空,实已难乎为继,正如鲁迅先生说自问非翻得出如来佛手心者大可不必动手稼轩敢于费劲不讨好地来“和东坡韵”,当然不是角胜,也许是写下《念奴娇》这个词牌,大苏那股悲凉之气就袭上心头,不能自已。

但他还是没重复走怀古路子,而是另辟蹊径,尽情抒发自我反思,将志意和潜意识中心理障碍化为一系列诗的意象,成为烟云翻卷的长卷显示出另一种风格的壮观  稼轩和唱的第一首〔即此所选〕,上片悲多于壮辛痛恨含混敷衍,但恰恰遇到上上下下含混敷衍的亡国环境,真是快男儿的悲剧《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倘来轩冕”出此,说自己偶然做官,乘轩戴冕乃一时之寄,自己本心并不在于此,但国家民族紧急存亡之秋,自己却放废闲居,如今成了人间何物?对自己的疲软无能很不满足稼轩前此曾任江西、湖南等地安抚使,也即地方军队首脑,他亲自镇压过茶商起义,但他平“寇乱”后所上《论盗贼札子》又很体谅民情,说“民为国本,贪浊之吏迫使为盗好像手上的鲜血使他心情非常沉重和追悔他时时很冲突,又很单纯,只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目的能到达吗?“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可见日夕困扰着他的苦痛这个貌似猥琐碌碌终日的人物所愁是“旧日重城”──北方沦于敌手的国土,想到其地傲啸风月是不行能的,“而今坚壁”,其地已是铜墙铁壁风月豪兴哪去了!莫非熬药饮酒伴头白,如此窝囊一世不成?歇拍振起,“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豪杰之锐气并未沦丧。

之杰”或作“三杰”,对挚友和同志很抱盼望,很有信念  下片循振起而行,亦悲亦壮,以壮为主黄菊孤标,有梅花争发,梅菊同时可见非实境而属诗词意象可叹辛帅一世豪杰,诗人孤标,一切竟如瓶中折枝花发,或如词中菊梅齐芳,离土无根,结果无望此无意识中深厚悲惨显示于作品,成为使人酸辛的豪壮,缔造出意境深邃的特别美感长天孤鸿翱翔明灭,浮云来去,长庚〔金星〕伴残月而明,皆如诗人西望沦陷区冲冠一怒之孤忠,无比寥阔苍凉虽结于盼望,但对一世似已有预感  其它三首和东坡之作,似都在求索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二、三首较隐晦其次首咏“借得春工,惹将秋露,熏做江梅雪”的桂花,她“坐断虚空香色界,不怕西风起灭”,稼轩对之寄予厚望:“玉斧重倩修月第三首扑朔迷离,似梅,似月妖,似人间尤物她来自天上,“整理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去得神奇,“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似为顽固夭矫生命之象征第四首题下小注,“三友同饮,借赤壁韵”,写骨交为国平戎破虏较直露,“龙友相逢,窪尊缓举,争论敲冰雪〔李文钟〕 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