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秋季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学年度第一学期秋季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规划 龙门镇中心学校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根本学问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肯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加,虽然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忱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育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熟悉,表内乘法和除法,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物体,以及实践活动课:好玩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上的“尺”等本册试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阅历与体验、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表达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8个单元,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局部。
三、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方面 制度大全网--,为您细心编辑整理本文,转载与引用请注明出处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详细情境,初步熟悉乘、除法的含义;探究、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娴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看、操作、思索和沟通,初步熟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熟悉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看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外形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索方面 1、在熟悉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熟悉,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进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力量 2、在熟悉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看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洁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视图之间的联系,进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洁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测量、估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展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进展初步的推理力量。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学问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进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受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依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已知条件,积存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阅历,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存一些测量长度的阅历,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看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洁的图形交换方法,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沟通中加深体验,提升熟悉 篇2: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规划 **-**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规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根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进展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把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育人的思维力量和创新力量方面的不行替代的作用。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看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进展所必需的数学学问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根本学问、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肯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去特殊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拟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消失个别偏慢,易出错等马虎问题.在遇到思索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靠心理,畏难心情这个学期我应当使已经根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进展、胜利体验所获得的乐趣本学期要连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进展和提高,以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熟悉、表内乘法(一)(二)、观看物体(一) 四、教学目标 (一)学问和技能方面 1、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2、把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展计算初步把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熟悉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熟悉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娴熟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识别从不同的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二)数学思索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洁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试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洁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育学生有挨次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受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阅历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舞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奇怪心,能积极参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舞和帮忙下,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念 3、经受观看、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觉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准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6、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详细的教学内容精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沟通和练习 3、留意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重视让学生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4、注意培育学生的计算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学问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育学以致用的意识 5、留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留意教学的开放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索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舞学生多角度思索问题 7、细心设计教案,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意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索、克制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