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慢***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48KB
约37页
文档ID:229213046
第十二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_第1页
1/37

第十二章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本章重点 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Herbart,17761841)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被冠以“科学教育学之父”的美誉 主要著作: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 心理学:为实现教育目的确定方法、手段1)赫尔巴特伦理学 基本内容: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 重要特征:强调知识或认识在德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赫尔巴特心理学 统觉 兴趣 注意 教育学理论划分为 管理论:管理是教学和教育的必要前提 教学论:主张根据儿童的多方面兴趣设计出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 训育论:旨在进行道德教育,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培养 二、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一) 教育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二)教育性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赫尔巴特的突出贡献在于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三)道德教育提出了六种基本措施:(1)维持的训育(2)起决定作用的训育(3)调节的训育(4)抑制的训育(5)道德的训育(6)提醒的训育三、 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经验、兴趣和课程 统觉与课程 儿童发展与课程(一) 经验、兴趣和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 多方面兴趣与课程 经验的兴趣 与经验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自然、物理、地理、化学等 思辨兴趣 与思辩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数学、逻辑、文法等 审美兴趣 与审美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图画、唱歌、文学等 同情的兴趣 与同情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本国语、外国语(古典语与现代语)等 社会的兴趣 与社会的兴趣相适应学科是政治、历史、法律等 宗教的兴趣 与宗教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神学 (二)统觉与课程 相关: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相互影响联系 集中:选一门科目为中心,其他学科为理解的手段(三)儿童发展与课程婴儿期幼儿期身体养护感官训练童年期青年期理性数学历史荷马史诗想象力四、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教学进程”理论 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一)“教学进程”理论统觉过程统觉团形成新旧观念联合感官的刺激教学进程 单纯的提示教学 分析教学 综合教学(二)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明了系统方法联合 第一阶段:明了 教师:任务是讲述新教材,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尽量明了、准确和详细;采用提示教学,可辅之演示,包括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了新教材。

学生: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 主要任务是明了各种知识,要对学习的内容逐个进行静态的学习 第二阶段:联合 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的观念、教材与以往已有的观念之间产生联系,使学生的新旧观念之间建立联系 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期待”的状况希望知道新旧观念联系起来得到的结果 教师采用分析教学和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谈话,使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合 第三阶段:系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新旧知识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寻求定义、结论、规则等规律性的知识 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探究” 教师主要采用综合教学 第四阶段:方法 学生要求通过实际的练习,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付诸运用 学生的心理特征是行动 教师可采用练习法指导学生通过练习、作业等方式,将领会的教材应用于实际 教学任务:明了知识使学生的新旧观念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寻求定义、结论、规则等规律性的知识通过实际的练习,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付诸运用 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注意期待探究行动 教师的教学方法:提示教学分析教学综合教学五、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对德国的影响 对美国的影响 对亚洲的影响 选段解读 如果不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那么任何课程都是无法进行的。

最后,要将属于儿童教养的一切工作在真正的教育者与父母中间作出认真的分工的话,那么,必须努力在分工的两方面之间适当地建立联系,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 审思活动进一步就是方法方法贯串于系统之中,产生系统的新的成分它在应用中注意着结果许多人用这个词,但不知道它的实质培养儿童掌握方法,这件困难的工作大体上可以留给教育者去做在方法上控制自己的教育思想,这是必不可少的 训育对于性格培养来说是双重的间接与直接的它一部分是帮助教学,使教学成为可能并去影响一个业已独立的人今后性格的形成;一部分是起这样的作用:通过行动或非行动直接使学生产生或不产生初步的性格评价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有普通教育学等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体系完整,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对近代教育发展影响重大心理学和伦理学是其教育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著名的统觉理论,根据心理活动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从而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思考题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参考书目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