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裴冕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1:《旧唐书·裴冕传》阅读答案及译文《旧唐书·裴冕传》阅读答案及译文裴冕,字章甫,为河东冠族以门荫再迁渭南县尉,以吏道闻御史中丞王鉷充京畿采访使,表为判官冕虽无学术, 守职通明,果于临事,鉷甚委之及鉷得罪伏法,时宰臣李林甫方窃权柄,人咸惧之,鉷宾佐数百,不敢窥鉷门冕独收鉷尸,亲自护丧,瘗于近郊,冕自是知名玄宗幸蜀,诏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以冕为之副冕遇太子于平凉,具陈事势,劝之朔方,亟入灵武冕与杜鸿渐劝进曰:“主上厌勤大位,南幸蜀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天意人事,不行固违若逡巡退让,失亿兆心,则大事去矣!臣等犹知之,况贤智乎!” 太子曰:“南平寇逆,奉迎銮舆,退居储贰,侍膳左右,岂不乐哉!公等何言之过也?” 冕与杜鸿渐又进曰:“殿下藉累圣之资,有天下之表殷忧启圣,正在今日所从殿下六军将士,皆关辅百姓,日夜思归大军一散,不行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从众,臣等敢以死请 凡劝进五上,乃依肃宗即位,倚以为政冕性忠勤,悉心奉公,稍得人心然不识大体,以聚人曰财,乃下令卖官鬻爵,度尼僧道士,以储积为务。
人不愿者,科令就之冕以幸臣李辅国权盛,将附之,乃表辅国亲昵术士中书舍人刘烜充山陵使判官烜坐法,冕坐贬施州刺史元载秉政载为新平县尉,王鉷辟在巡内,冕常引之,载颇德冕会宰臣杜鸿渐卒,载遂举冕代之冕时已衰瘵,载以其顺己,引为同列受命之际,蹈舞绝倒冕兼掌兵权留守之任,俸钱每月二千余贯性本侈靡,好尚车服及营珍馔,名马在枥,直数百金者常十数每会宾友,味道品数,坐客有昧于名者自创巾子,其状新颖,市肆因而效之,呼为“仆射样” 初代鸿渐,小吏以俸钱文簿白之,冕顾子弟,喜见于色,其嗜利若此拜职未盈月,卒,大历四年十二月也节选自《旧唐书·裴冕传》)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果于临事,鉷甚委之 委:委任B. 亲自护丧,瘗于近郊 瘗:掩埋C. 殷忧启圣,正在今日 殷:众多D. 悉心奉公,稍得人心 稍:渐渐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裴冕侈靡嗜利的一组是( )①不如因而抚之以从众,臣等敢以死请 ②乃下令卖官鬻爵,度尼僧道士③俸钱每月二千余贯 ④好尚车服及营珍馔⑤味道品数,坐客有昧于名者 ⑥冕顾子弟,喜见于色A. ②③④B. ①④⑤C. ③④⑤D. ④⑤⑥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裴冕精于吏事,不畏权贵。
他入仕后忠于职守,开通明察,处事果决王鉷伏法后数百宾佐唯独裴冕收敛了王鉷的尸体,亲自护理丧事,由此声名大振B. 裴冕忠厚勤勉,匡扶社稷他一心为公,在玄宗入蜀后大力劝进,希望太子听从天意人情登基即位,在裴冕等人先后五次恳切劝进后,太子才同意C. 裴冕不识大体,卖官度僧他在肃宗倚靠他辅政时卖官鬻爵,把搜刮钱财视为要务,人们不情愿时,就用法令条律强迫他们,以致百姓怨声载道D. 裴冕亲附权臣,身居高位他与元载有旧,元载执政时因裴冕听从自己而在宰臣杜鸿渐去世后引荐裴冕取代他,但裴冕就职不逾月而卒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及鉷得罪伏法,时宰臣李林甫方窃权柄,人咸惧之,鉷宾佐数百,不敢窥鉷门⑵载为新平县尉,王鉷辟在巡内,冕常引之,载颇德冕[答案]4. C5. D6. C7. ⑴等到王鉷获罪被杀,当时宰相李林甫正窃取国家权力,人们都惧怕他,王鉷的僚属数百人,都不敢登王鉷之门⑵元载任新平县尉时,王鉷把他征用到部下,裴冕曾经引荐他,元载很感谢裴冕[解析]4. 殷:深深5. ①为其劝谏太子登基的话语,③是说其的俸禄,不合题意6. “以致百姓怨声载道” 原文未有提及7. 本题考查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实力。
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1)译出大意给2分,“得罪” 、“窃” 、“窥” 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2分,“辟” 、“引” 、“德” 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裴冕,字章甫,家庭是河东的世家大族因为祖上的功勋二次升任为渭南县尉,以通晓吏事著名御史中丞王鉷充任京畿采访使,上表任他为判官裴冕虽然没有学问,但忠于职守开通明察,处事坚决,王鉷很信任重用他等到王鉷获罪被杀,当时宰相李林甫正窃取国家权力,人们都惧怕他,王鉷的僚属数百人,都不敢登王鉷之门唯独裴冕收敛了王鉷的尸体,亲自护理丧事,安葬在近郊,裴冕从今知名玄宗前往蜀地,下诏太子充任天下兵马元帅,任命裴冕担当副手裴冕在平凉遇到太子,一一陈说了形势,劝太子前往朔方,立即进入灵武裴冕与杜鸿渐劝太子即位说:“皇上厌倦大位,向南前往蜀川,国家的帝位,得有所归属,现在天意人情,不行一意违反了假如再顾虑退让,失去天下之心,大事就完了!臣等都明白,何况是贤人智者!” 太子说:“往南平定叛逆,奉迎皇上回,然后退居东宫,侍奉在皇帝左右,莫非不欢乐吗!公等为何要说得这么过分呢?” 裴冕与陆鸿渐又进言说:“殿下凭借历代皇帝创下的基业,具有表率天下的仪范深切的.忧虑能启发最高的才智,正在今日。
所从殿下的六军将士,都是关辅地区的百姓,日夜思念返回家乡一旦大军离散,就不行再聚集了,不如借此安抚他们而听从众人的恳求,臣等冒死恳求 共五次劝说即帝位,太子才答应肃宗即位,依靠他辅政裴冕生性忠诚勤奋,一心为公,渐得人心但不识大的事理,把搜刮百姓视为钱财,于是下令卖官鬻爵,度僧尼道士,把搜刮钱财视为要务人们不情愿时,就用法令强迫他们裴冕因为宠臣李辅国权势正盛,想要依附于他,于是上表以李辅国所亲近的方士中书舍人刘烜充任山陵使判官刘烜犯法被判罪,裴冕受连累贬任施州刺史元载当政元载任新平县尉时,王鉷把他征用到部下,裴冕曾经引荐他,元载很感谢裴冕逢宰相杜鸿渐去世,元载于是引荐裴冕取代他裴冕当时已经苍老病重,元载因为他能听从自己,就援引为同事受命之时,拜舞倒地裴冕兼任掌兵权留守之职,俸钱每月二千余贯本性豪华奢侈,喜好车服及食用美味珍肴,在槽中的名马,价值数百金的常常有十多匹每当宾朋好友聚会时,美味的品种,客人中有的连名称都说不出自己创制巾子,形态很新奇奇妙,市中因此仿效,称为“仆射样” 起初取代杜鸿渐,办事的小官吏向他报告簿书中的俸钱数目,裴冕看着子弟,笑逐言开,其人就是如此贪图财利拜任宰相还不到一个月,去世,时为大历四年十二月。
篇2:旧唐书·裴胄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裴胄,字胤叔,其先河东闻喜人,今代葬河南胄明经及第,解褐补太仆寺主簿属二京陷覆,沦避他州贼平,授秘书省正字,累转秘书郎陈少游陈郑节度留后,奏胄试大理司直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视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浙西视察使李栖筠有重望,虚心下士,幕府盛选才彦视察判官许鸿谦有学识,栖筠常异席,事多咨之;崔造辈皆所荐引,一见胄,深重之,荐于栖筠,奏授大理评事、视察支度使代宗以元载隳紊朝纲,征筠入朝,内制授御史大夫,方将大用,载怙权,栖筠居顾问刺举之职,与不平及栖筠卒,胄护栖筠丧归洛阳,众论危之,胄坦然行心,无所顾望寻为行军司马,迁宣州刺史杨炎初作相,锐意为元载报仇,凡其枝党无漏适会胄部人积胄官时服杂俸钱为赃者,炎命酷吏员宇深按其事,贬汀州司马寻征为少府少监,除京兆少尹,以父名不拜,换国子司业迁湖南视察都团练使,移江南西道前江西视察使李兼罢省南昌军千余人,收其资粮,分为月进,胄至,奏其本末,罢之会荆南节度樊泽移镇襄阳,宰相方议其人,上首命胄代泽胄简俭恒一,时诸道节度视察使竞剥下厚敛,制奇锦异绫,以进奉为名又贵人宣命,必竭公藏以买其欢。
胄待之有节,皆不盈数金,常赋之外无横敛,宴劳礼止三爵,未尝酣乐时武臣多厮养畜宾介,微失则奏流死胄以书生始,奏贬书记梁易从,君子薄其进退来宾不以礼,物议薄之贞元十九年十月卒,时年七十五,赠右仆射,谥曰成节选自《旧唐书裴胄传》)篇3:旧唐书·裴胄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视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B.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视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C.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视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D.少游罢/陇右节度李抱玉奏授监察御史/不得意归/免陈少游为宣歙视察/复辟在幕府/抱玉怒奏/贬桐庐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经:通明经术汉始以明经射策取士;唐代成为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同为士流所重B.解褐: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服,指起先进入仕途C.代宗:是中国古代皇帝谥号的一种这里指唐代宗李豫,762年779年在位。
D.司马:古代官职,马在古代斗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司马即特地管马匹的官,后指掌管军政的官职唐代时司马只是州刺史的属官,无实权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胄重情重义李栖筠对裴胄有知遇之恩,又与权臣元载不和,备受排挤;他去世后,裴胄不顾众人的劝阻,冒着得罪元载的风险,护送其灵柩回洛阳B.裴胄守正奉公江西视察使李兼擅自裁减南昌军一千多人,将省下的军费,逐月献给朝廷,以邀功买宠;裴胄到任后,奏明原委,拨乱反正,取消了月进C.裴胄体恤下属当时的权贵对自家的来宾特别严苛,来宾微有过失就被流放或处死裴胄将犯错的来宾梁易从仅处以贬退,而受到所谓君子的鄙视与攻讦D.裴胄深受赏识陈少游、李栖筠、许鸿谦、崔造等都对裴胄赐予过举荐或提携;在荆南节度使人选上,皇上甚至首先提出由裴胄来接替樊泽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杨炎初作相,锐意为元载报仇,凡其枝党无漏2)常赋之外无横敛,宴劳礼止三爵,未尝酣乐篇4:旧唐书·裴胄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裴胄,字胤叔,他的祖先是河东闻喜人,如今世代都葬在(定居)河南裴胄考中明经,出仕填补太仆寺主簿正值二京陷落,裴胄躲避到其他地方。
叛乱平定后,授予秘书省正字,多次转任为秘书郎陈少游任陈郑节度留后,奏请裴胄试任大理司直陈少游被罢免后,陇右节度李抱玉奏请授予裴胄监察御史,他做得也不得意,于是就辞官回乡陈少游任宣歙视察使,再次征召他入幕府,李抱玉很怒恼,上奏贬裴胄为桐庐县尉浙西视察使李栖筠很有威望,虚心礼遇士人,幕府中广泛选用有才之士视察判官许鸿谦有学识,李栖筠常常为他设专席,遇事常向他询问;崔造等人都是出于他的举荐,许鸿谦一见到裴胄,非常器重他,就向李栖筠举荐,于是李栖筠奏请授予裴胄大理评事、视察支度使代宗鉴于元载毁坏扰乱朝纲,征召李栖筠入朝,内定授予他为御史大夫,正打算重用,元载倚仗权势,让李栖筠担当顾问检举之职,二人相处不和等到李栖筠去世,裴胄护送李栖筠的灵柩返回洛阳,众人认为他这样做很危急,裴胄坦然行事,无所顾忌不久任行军司马,迁宣州刺史杨炎刚当上宰相,坚决要为元载报仇,全部元载政敌的党羽无一幸免适逢裴胄的一个部下将裴胄为官多年积攒的杂俸等钱贪污了,杨炎命酷吏员宇深查此事,裴胄被贬汀州司马不久征召入朝担当少府少监,授予京兆少尹,因此官名犯父亲名讳而不就任,改任国子司业升迁湖南视察都团练使,移任江南西道视察都团练使。
从前江西视察使李兼裁减南昌军一千多人,收回部分资金粮食,作为月进献给朝廷,裴胄到任后,奏明事务的本末,取消了月进适逢荆南节度樊泽移军镇守襄阳,宰相正协商替代人选,皇上首先提出由裴胄代替樊泽裴胄一贯简俭,当时各道节度视察使竞相盘剥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