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幼儿园的作业与小学上课的区别幼儿园里的作业虽然也是以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但是也不应该把幼儿园的作业跟小学上课一样看待,它们之闻有某些共同点,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原则的区别第一,众所周知,小学儿童的上课被看作一种社会义务上课的时候,不仅向儿童进行教学,还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检查、提问和记分,并且把儿童完成这些学习义务的情况作为对他们评价的重要依据幼儿园的作业,跟这些要求毫无共同之点,因为在幼儿园中,没有这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样做第二,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不但作业不是儿童的主要活动,而且作业的时间不能过长,作业的内容不能过难(当然,过分容易也不对),谁都知道,作业比之游戏,儿童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时间过长,内容过难,就容易使儿童疲劳第三,一般说来,幼儿园里的学习还不能像小学的教学一样跟游戏严格分开幼儿园教师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游戏就是这种活动的形式之一因此,学前儿童的作业,与其说是正规的学习活动,毋宁说它是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的准备1、小学上课要打铃;幼儿园上课没响铃 2、小学上课多,上午有四节课下午有两节,没节课老师都不一样;幼儿园就上午一节课下午一节课。
3、幼儿园教室里可以玩;小学教室里没的玩 4、幼儿园大人送孩子可以送到教室里面;小学送孩子送到校门口就要走; 5、小学一个人一张桌子;幼儿园六个小朋友一张桌子 6、小学上课要用书;幼儿园上课没有书 7、小学的操场有环型的跑道;幼儿园没有 8、小学上学还要自己带饭盒;幼儿园不用带饭盒 9、小学上学要背书包;幼儿园上学不用背书包 10、小学上学要自己带茶杯;幼儿园不用自己带 11、小学星期五搞卫生;幼儿园星期一搞卫生 12、小学要自己带毛巾;幼儿园教室里有 13、小学老师要求我们捡地上的垃圾;幼儿园不用 14、小学下午放学早,4点就可以放学的;幼儿园放学晚,要爸爸妈妈下班才来接的 15、小学班级里没有玩具;幼儿园班级里有很多玩具 16、小学老师上课有桌子(讲台);幼儿园老师坐在椅子上上课 17、小学上课手要放在桌子上;幼儿园上课手要放在腿上 18、放学时小学是老师把学生送到大门口让家长接;幼儿园是家长到教室里接孩子 19、小学下课的时候要喊“起立”老师要说“同学们再见”学生要说“老师再见”;幼儿园下课不用说再见 20、小学要用铅笔写字;幼儿园只用蜡笔、水彩笔画画。
21、幼儿园的点心每天不一样;小学的点心都是水果 22、幼儿园老师上课的时候不点名;小学老师要先点名,看看今天谁没来 23、幼儿园有自然角,自然角有柜子;小学没有自然角也没有柜子 24、幼儿园的电视机是放在柜子里面的;小学的电视机是吊起来的 25、小学第一天开学有小红花;幼儿园第一天开学没有小红花 26、小学盛饭要分组排对去拿;幼儿园我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保育员阿姨已经把饭菜分好了 27、幼儿园可以养小动物;小学不可以养动物 28、幼儿园不用做作业;小学要做作业 29、幼儿园班级里面就有厕所,厕所不分男女;小学班级里没有厕所,厕所要分男女 30、幼儿园中午可以睡觉;小学中午不能睡觉,只能在课桌上趴一会从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看小学能否办幼儿园 这几天,《我爱涪陵》里很多朋友都在议论小学是否该办幼儿园的事我想,小学能不能办幼儿园,这得看他们有无根本的区别以下简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1、从培养目标层面上看区别小学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是体智德美两者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区别,小学把“体”排在第三位,幼儿园把“体”排在第一位2、从教育任务层面看区别小学是基础教育,是开始比较系统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幼儿园是学前教育,实在活动中浅层次地接触一些简单的文化科学知识。
3、从认知心理层面上看区别学前儿童称为幼儿,其认知心理和少年儿童相当大,幼儿基本上是形象思维,小学生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4、从身体条件层面看区别幼儿骨骼肌肉等发展还很不健全,不能久坐就是在小学里,低年级学生中也只有一部分基本能坐上四十分钟5、从教师理论层面看区别小学教育工作者都未学过学前教育心理学,不能科学教育幼儿6、从教师专业层面看区别小学教育工作者基本不动学前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在30分钟内教一个“笑”字,我想,绝大多数小学教育工作者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进行教学设计7、从教学研究层面看区别小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与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内容上有天壤之别,两者完全不能融合在一起8、从学校管理层面看区别小学强调的是教育管理,幼儿园强调的是教养管理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教养”,两者在实质上有很大的区别除了上述八个层面,还有校园环境、美化设计、厕所要求、睡房布置等等,这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都和小学有很大的区别,不然,国家为啥要专门开设幼儿教育示范学校核在大学里设学前教育专业由于有了上述区别,再有名气的小学来办幼儿园都是外行!都不能科学地办好幼儿园!因为隔行如隔山,这就好比语文教师改行教数学,音乐老师改行教体育一样。
今天是我正式上学的第二天,爸爸要我比较小学跟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我发现小学跟幼儿园有许多不同一是幼儿园有床,中午可以睡觉,而小学不能睡觉;二是幼儿园可以随时上厕所,而小学只有下课才能去上;三是生病时,幼儿园可以随时请假,而小学要书面请假,超过一天还要医院的证明;四是幼儿园不用逼着我们写字,而小学时老师要求我们写字;五是吃饭时,幼儿园是把饭装在碗里,而小学是把饭和菜装在盘子里更重要的是,小学要学的东西比幼儿园多多了老师说,在小学,关键是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回家按时完成作业幼儿园VS小学 正式进入小学生活的儿子放学了一路上,我们边走边启发儿子说说小学里新鲜的见闻,不料他却摇头晃脑地说起一大番关于幼儿园与小学的对比来—— “幼儿园的饭用碗装,菜用盘子装,饭碗和菜盘不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小朋友抱着碗吃饭,还要用筷子夹菜到碗里去,吃完了饭还要用碗去装汤,很麻烦,幼儿园里的饭一点都不好吃;小学的饭和菜是用一个分成很多格子的大盘子装的,火腿鸡蛋放一格,青菜放一格,汤用碗装好也放一格,很漂亮,太好吃啦!是超美食啊!” “幼儿园里的器械很矮的,一点都不好玩;我一上小学就不一样啦!我们的滑梯呀,攀爬架呀,双杠呀,都是一起长高了,放学了可以自己出去跑步爬墙吊双杠,真好玩!” “幼儿园里的黑板下面有轮子的,老师要每天推来推去,一点都不好;我们小学的黑板都是在墙上钉住的,又大又方便,教室的前面和后面都有黑板,老师也不用天天推黑板了,多好啊!” “幼儿园里睡觉是睡小床的,每次睡觉还要把小床搬下来排队,一点都不方便,在活动室里小朋友多,小床挨着小床的,真的好挤啊!有的坏小朋友还会用手指去挠我的脚底板,太讨厌了!我们小学就不用这样了,我们睡地板的,被子枕头放在旅行包里,睡觉的时候拿出来就可以了,又没有小朋友和我的脚底碰在一起,多舒服啊!” “幼儿园的洗手间不分男孩和女孩的,一下课,我们就一起去尿尿,女孩子能看到男孩子的屁股,一点都不好!我们小学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洗手间离得很远呢!太好了!” “幼儿园的座位是围着老师摆的,上音乐课上故事课摆成大圆圈,要写字要读书的时候才摆桌子,很麻烦!我们小学的桌子天天都是这样一行行地摆的,上电脑课就去电脑教室,不用老是摆桌子,多好啊!” “幼儿园的教室在一楼,门口还有一个大墙壁,想看风景都看不到的!我们小学的教室在三楼,在窗子里就能看到外面的风景了!多好!” “幼儿园里的班长专门管人家上厕所和喝水的,有时还要帮老师管小朋友坐位置,一点都不好玩;我们小学就好了,我们小学的班长是抓扫帚的,可以帮老师扫地板,真是太帅了!” “幼儿园喝水的时候用的是幼儿园的小杯子,老师才装一点点水,不够喝的;现在我上小学好了,自己带个大水瓶,喝完了可以自己去装,喝起来好痛快呢!” “幼儿园老师很小气,给我们发的书很少,还没给我们发过写作业的本子;我们小学就不同啦!一上学老师就给我们发了6本大书,还发了好多本作业本子,我们小学的老师就是大方嘛!” “幼儿园里的老师一天到晚都在教室里,连我们动不动都知道,真不好!我们小学就好了,老师下课就走了,一直到上课才来,有好长时间,都是我和小朋友一起自己玩的!多好!” “幼儿园一放学我就想回家,操场上只有很小的小朋友在玩,我就是一点都不想在幼儿园里面玩;小学就不一样了,我放学都不想回家了,想一直在学校里面玩,一直玩到天黑!” “幼儿园的地板一点都不好,一定要穿上溜冰鞋才可以溜冰的;小学的地板就不一样了,像我今天没带溜冰鞋上学,穿着球鞋照样可以在教室的地板上滑来滑去,真是太棒了!”(为什么?因为窗外的雨水飘进教室打湿地板了呀!) ………… 尽管,否定掉过去是能促使人的进步,不过,为了讨好你现在读的小学,也不至于要把过去的全部都否定掉吧?儿子一下子说了很多很多,我只能希望,幼儿园的老师不要看到吧!呵呵! 着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的提前,上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也随之偏小,孩子们适应大班后期的教育活动的难度却在增大,工作中凸现出不少与小学的衔接问题。
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在知识上的储备,而忽视家园应有的配合,以致造成幼儿学习习惯差,自我管理意识缺乏,社会性适应与交往上也有些障碍对今后小学学习生活难以适应上述因素都不同程度阻碍着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有关精神,本文拟对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问题,提出如下几点设想一,园共同努力,跨出幼小衔接的第一步首先是发挥家园联系栏之功效新生入学前,园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出刊《告知家长》等内容,让每位家长详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以及家长怎样配合的具体要求例如:在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的同时,应及时教孩子认识这些文具的名称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收放练习,使孩子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具其次,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孩子认识所发教材书籍、环境标识的名称,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使孩子们从心理上充分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激发起对学习生活的渴望此外,家长还应以身作则,培养儿童做事有条理,不拖沓,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小学生活中的“规则”要求,初步实现幼小衔接的第一步二,培养自我管理意识,走出踏实的第二步孩子到了大班后,家长教师都应有意识地增强儿童的独立性、目的性、计划性,帮助儿童树立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
自己的生活自己学着安排的自我管理的习惯在家中可让儿童独自去收发室取报纸、扔小袋垃圾入睡前,督促儿童自己准备上学用具,家长只扮演“检查员”的角色每次活动前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孩子,活动前该准备些什么用具和书本,并及时检查,予以鼓励活动结束前也提醒幼儿养成先安排生理上的需求如:先上厕所、洗手、喝水,再交友玩耍以适应小学课间十分钟自己安排时间的现状娱乐时间,可放手让儿童自己决定想玩的地方,并自己准备所需用品,当孩子的方案和准备的物品不恰当时,家长应帮助其分析这样做是否合理、适用切不可臆断,伤害儿童的独立意识当孩子忘带某一用具耍脾气时,家长切忌包揽责任,应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的事应自己负责家园一致配合,为儿童提供机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三,培养自主意识和坚强意志,打好幼小衔接过渡的基础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独生子女都不同程度存在娇骄二气,缺乏坚强的意志,自主意识薄弱爱因斯坦把成功归纳为:“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加少讲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