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光溢彩的宫崎骏式感官世界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3.77KB
约7页
文档ID:272181077
流光溢彩的宫崎骏式感官世界_第1页
1/7

          流光溢彩的“宫崎骏式感官世界”                    口李 丹宫崎骏是日本三代动画家承前启后的一代他所带领的吉卜力工作室,自1985年创立以来,制作了《天空之城》(1986)、《龙猫》(1988)、《魔女宅急便》(1989)、《岁月的童话》(1991)、《红猪》(1992)、《听到涛声》(1993)、《百变狸猫》(1994)、《侧耳倾听》(1995)、《幽灵公主》(1997)、《我的邻居山田君》(1999)、《千与干寻》(2001)、《猫的报恩》(2002)、《哈尔的移动城堡》( 2004)、《悬崖上的金鱼公主》(2008)等剧场版动画,其中很多早期的作品至今仍不过时2002年,《千与干寻》获第52届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这是亚洲动画[来自wwW.lw5u.coM]第一次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的最高奖项本文选取宫崎骏的代表作《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和《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作为文本分析对象,旨在发现宫崎骏动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怎样奇妙的感官世界,以及在这一奇妙感官世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理性思考关于女性:少女和“女巫”宫崎骏动画总是将女性摆在主要位置,在他所有作品中,主人公几乎都是“少女”,并担任着整个故事的推进者、神秘世界的发现者和探索者的角色。

这些少女青春、善良、坚强而有活力,被卷入一种奇观世界,肩负重要使命,接受各种挑战除了少女之外,女性在宫崎骏动画中还表现为“女巫”和“母亲”《天空之城》中舒达身为LAPUTA的族人,掌握着具有神奇力量的飞行石,并且她的“妈妈和祖母,祖母的妈妈她们都是这样做的”可以看出,在科技发达的LAPUTA族里,掌握并传承拥有毁灭力量咒语的是女性《天空之城》中另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是海盗妈妈当她带领一群海盗(男性)为了到达LAPU-TA而竭尽全力通过龙卷风暴时,掌舵的海盗大喊:“不能控制方向盘了!”海盗妈妈说:“你们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紧接着船舱里船长老头惊呼:“引擎过热了!”她回道:“我不想听男人哇哇叫!”——在这样的一段对话中,海盗妈妈被塑造成一个镇定、利落、强大的形象《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波妞的母亲形象塑造也非常值得关注波妞的妈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神灵,高大、广阔、光芒万丈、色彩斑斓,所到之处,万物复苏从外形上看,她是一位有着一头长长红发、美丽优雅的女性她对波妞的爱和包容,显示出一位伟大善良宽容的母亲形象,这与极力压制波妞变身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在她与波妞父亲的唯一一场对话场景中,这种对比被强烈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在几乎如海洋一般宽广的波妞母亲身体的包裹中,波妞父亲在一叶扁舟上显得极为渺小。

两个人在进行对话时,波妞母亲的强势和宽阔的胸襟同其父亲的弱势和狭隘的思想对比十分鲜明这种从外形到精神上都极不平等(女性地位远高于男性)的对话表现,将宫崎骏对女性和男性的定位观念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波妞母亲是可以做出决定、掌管众生的力量象征,具有赦免权这也是一种“掌握咒语”的变相形式《魔女宅急便》中的KIKI,继承了母亲的魔女血统,天生拥有飞翔的特异功能女性在这其中被定义为神奇能力的血统传承者男性在宫崎骏的符号意义体系中被搁置在一旁,虽然他们也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但是他们被抽象出来看,依旧逃脱不掉“女性的附属品”的命运关于“儿童景观世界”宫崎骏画笔下的世界从外部物质层面上看,多呈现为“水中城”“空中城”和“城中城”的景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美丽的“海洋城市”,被波妞父亲定位为纯净美好的世界,区别于肮脏的人类地表世界当海啸过去之后,悬崖上的城市一半都被淹没在水中,但是宫崎骏在表现这一幕自然灾难带来的场景时却是作为“景观”来展现的——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穿梭于公路、山脉间和丛林中,树木花草在纯净的海水中自由摇曳,波妞和宗[来自www.Lw5U.com]介驾驶着小船和鱼儿们一起游走,波妞不停地向宗介介绍她的鱼儿朋友。

《千与千寻》中也有短小的“水中城”景观片段,即雨后神秘世界原本绿油油的草坪和芬芳的花丛被雨水淹没,变成一片汪洋空中城”在《天空之城》中是主题性景观,即使是到全剧最后,作者也不忍心将它全部毁灭,而是保留了LAPUTA上半部分的生态系统城中城”的表现相比之下则比较隐晦《千与千寻》中,干寻一家穿过一个隧道,到达了另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光怪陆离的世界;《龙猫》中,玩耍的小米无意中追随着小龙猫的足迹,来到了一个硕大的树洞,在里面发现了熟睡中的大龙猫当她带着爸爸和姐姐再回去找时,却再也找不到了;《天空之城》中,巴斯居住的地面村庄,房屋参差林立,狭窄的道路蜿蜒曲折,上上下下,整个城市呈现出层次错乱的神秘景象,仿佛城中有城日本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没有国界,没有“邻居”——这造就了日本国民的孤独情结,孤独感随即又衍生出想象力的发达宫崎骏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潜意识地再现了日本国民的这种孤独情感,以及对无边际海洋的眷恋和神秘空间的想象与向往从内部精神层面上看宫崎骏的动画世界,是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在秩序上的对抗总体来看,宫崎骏是将观众的视角置于和儿童视角平等的层面上在这样的视角下,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在秩序上的矛盾被明显地凸显出来。

《千与千寻》中,千寻的父母不顾千寻的反对,走进神秘隧道在神灵的异度世界中,他们被食物的香味吸引,越走越远,最终大吃大嚼地失去了自我,只丢给企图阻止这一切的千寻一句话“不怕,有爸爸在,又有信用卡,也有现金”——成人过度自信自己掌握着这个世界的秩序规则,“信用卡”和“现金”的意象符号代表着他们的鼠目寸光和傲慢自大千寻的父母最终变成了猪,而千寻必须在这个可怕的世界中努力工作,生存下来,寻找解救父母的时机成人的世界需要儿童来救助和恢复《魔女宅急便》和《天空之城》中男女主人公在成长和挑战的历程中,也都被塑造成了坚韧不屈的、积极向前的勇敢少年,被放在了同父母完全平等的个体地位上例如《天空之城》中,巴斯自由收养金鱼波妞时,母亲处于一种“零态度”的状态,一反父母对于孩子玩乐限制的常规:当父母产生矛盾时,巴斯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几乎像长者般调和矛盾,而母亲则像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样躺在一旁:当城市被海水淹没时,巴斯勇敢地划着船到处打探母亲的下落,本质上延续着《千与千寻》中“儿童解救父母”的模式影片的最后,一切风平浪静之后,巴斯父亲的航船安全归来,巴斯高兴地向波妞介绍他的父亲:“波妞,是弘一的船哦(弘一:巴斯父亲的名字)!”以上这些例子都表明,在展现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时,作者将前者置于强势的位置:在展现两种世界的秩序冲突时,作者更愿意将前者塑造成为理性、宽容、成熟和正确的。

关于“蜕变”和“飞翔”“蜕变”是宫崎骏动画世界经常表现的过程和意象《千与千寻》中,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婪地暴饮暴食,最终变成了猪,被剥夺了自我:无面人原来善良,但去了汤婆婆的浴场之后,邪恶之源在他身上一点点扩大,最后变成了吃人怪物:腐烂奇臭的河神在千寻的努力帮助下,洗去了身上淤积的废物,还原到了本来的样子宫崎骏非常善于展现“蜕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有顺序的,也有逆向的千寻父母在变成猪之前的贪婪和无知,无面人在众人充满欲望面孔包围下的被迫“变坏”以及河神那根“倒剌”被人们一气拔出的畅快淋漓,都将“蜕变”这一过程渲染表现得非常到位,毫无保留地展露在人们面前完整感受过“蜕变”之后,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千寻父母之所以变成猪是因为他们成人傲慢的贪婪和占有欲:无面人被周遭物欲横流的环境所改变,也变成了黑白不分的人;河神作为大自然的象征,急需彻底卸去人类留给它们的“污浊”《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波妞演绎着现代版《海的女儿》的故事波妞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放弃人鱼的魔力,选择变成人类不同的是最终以宫崎骏式大圆满的结局收场,“蜕变”第一次被诠释成为美好的意象,即积极勇敢地追求幸福的行为过程吉卜力(GHIBU)”本意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的热风。

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意大利空军飞行员将他们的侦察机也命名为吉卜力宫崎骏是个飞行器狂,于是决定用“吉卜力”作为他们工作室的名字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中,“飞翔”是个永恒的主题《天空之城》中对飞行石所赋予的强大魔力以及人们对它的争夺,《魔女宅急便》中KIKI天生具有的飞行能力、孩子们制造飞行器的热情以及人们对飞船起飞的关注,《龙猫》中龙猫车在夜空中载着姐妹俩自由翱翔,《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波妞脚踩海浪如飞般前行,《千与千寻》中千寻坐在白龙背上在空中飞翔等等,都是宫崎骏动画世界中向人们展示的“飞翔梦想”飞行”在宫崎骏的世界中被定位为神圣的、超能的、自由的宫崎骏的视线永远高高地投向天空,无边无际的头顶空间也许正是日本国民的精神寄托所在结论宫崎骏通过女性人物的塑造、奇观世界的描述以及“蜕变”“飞翔”景象的再现,向人们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宫崎骏式感官世界的意义系统在宫崎骏勾勒的一个个物质景观中,他的孤独情愫和伤感状态深深渗透其中在女性和男性的关系处理上,显示出他对女性赋予的强大功能和地位,同时男性被搁置和边缘对待的价值观在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他选择了“对抗”儿童被描绘成早熟、勇敢和理性的,比成人强大,被物质、权利和欲望征服操纵的成人在儿童面前处于弱势。

不难发现,在宫崎骏的世界中,宫崎骏式的情感纠葛是与整个日本国民的孤独、不安和渴望依赖的民族心理相呼相应的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栏目责编:曾 鸣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