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 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虎丘记虎丘记 是袁宏道所著的散文,记述了中秋夜苏州人游虎丘的盛况最精彩的是有关唱歌的场面从开始“ 唱者千百 ” 到最后“ 壮士听而下泪 ” ,层层深入,情景交融,把读者引入到一个若有所失,但更有所得、充满了艺术美的境界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XX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虎丘记,欢迎参考阅读 ! 20XX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虎丘记知识点如下: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蔀 (b )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2、栉:木梳3、角:较量,竞比4、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5、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6、皂隶:衙门中的差役7、识 (zh ):记着二、通假字1、倾城盍户 (通“ 合,全) 2、不知尚识余言否耶?(通志,记着 ) 三、一词多义1、以: 独以近城故 (因为) 竞以新艳相角 (用) 2、去: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动词,距离 ) 他日去官 (动词,离开 ) 3、之: 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助词,凑音节,无实义) 远而望之 (代词,代这种情形 ) 乌纱之横 (助词,的 ) 四、词类活用1、妆、服:莫不靓妆丽服(名作动,戴着 妆饰,穿着 衣服 ) 2、栉:栉比如鳞 (名作状,像梳齿一样) 3、丘:檀板丘积 (名作状,像山丘一样) 4、云:樽罍云泻 (名作状,像云一样) 5、状:无得而状 (名作动,形容,描述) 6、下:壮士听而下泪矣(名作动,流下 ) 7、觞:最可觞 (sh ng) 客(名作动,劝人饮酒 ) 8、吏:吏吴两载 (名作动,作官 ) 五、句式1、置酒 (于)交衢间 (省略句 ) 2、已而明月浮 (于)空(省略句 ) 3、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介词结构后置 ) 4、有不听曲 (于)此石上者 (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主谓倒装 ) 六、难句翻译1、衣冠士女, 下迨(d i) 蔀屋,莫不靓妆丽服, 重茵累席, 置酒交衢间。
译:上至官绅淑媛,下至下层百姓,没有谁不佩戴着美丽的妆饰,穿着华美的衣服,游客们席地而坐,在去虎丘的大道上摆上酒筵2、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译:不久明亮的月亮在空中升起,山石反射光如同白练,一切粗俗的歌声,都停下来,悄无声息3、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译: 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原因,想要在堂中供奉韦苏州、白乐天等人,但不久我的病发作了4、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译:山川的兴盛衰废,确实是时运啊!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译:官吏的横暴、衙役的粗俗太严重了20XX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虎丘记虎丘记 以作者的感受作为内脉,这里有审美感受和环境的审美场的矛盾, 这种矛盾本身就具有感受性质通篇写山水少,写游况多,均发轫于作者的审美感受;文势时有腾挪, 意象或作变化,一路写来,均有作者感受的隐隐跳跃虎丘记原文虎丘 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 ,无得而状。
布席 之初,唱者千百, 声若聚蚊, 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 ,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 ,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而病寻作, 余既乞归, 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山川兴废, 信有时哉 !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 歌者闻令来, 皆避匿去 余因谓进之曰: “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 ”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 下迨 (di) 蔀(pu) 屋下至小户人家交衢间指路边。
雷辊 (n)电霍雷鸣电闪 布席安设筵席分曹部署分批安排曹,成对妍媸 (ch )美和丑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 属(zh )而和(h )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 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虎丘记注释万历二十三年 (1595)作者曾任吴县令, 期间,六次游览虎丘万历二十四年,解职离吴前,留连虎丘胜景,写下这篇描写吴中民俗的散文虎丘,苏州名胜之一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三日有虎来踞其上,故名蔀(p u 部)屋:草席盖顶的屋子, 指穷苦人家昏暗的屋子这里指贫民云:像云一样雷辊:车轮转声,这里指雷的轰鸣声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竹肉:这里指箫管和歌喉 晋书 孟嘉传:“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山上江进之:江盈科,字进之,桃源(今湖南桃源县 )人万历二十年 (1592)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 时任长洲县令 著有雪涛阁集韦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