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曲主题专练:即景抒怀(教师版)

粗****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46KB
约19页
文档ID:130865249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曲主题专练:即景抒怀(教师版)_第1页
1/19

热点考点备战中考诗歌链接 曹操《观沧海》(七上)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七下)杜甫《望岳》(七下)王安石《登飞来峰》(七下)杜甫《春望》(八上)李清照《渔家傲》(八上)晏殊《浣溪沙》(八上)苏轼《水调歌头》(九上)【易失分点解读】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也称为借景抒情诗  即景抒情诗鉴赏要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易失分点“避雷”】【注意事项】即景抒情诗歌常见意象举例(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相思)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月亮、鸿雁、双鲤、捣衣等(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如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等(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如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等(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如红豆、莲花、连理枝、比翼鸟等(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如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等即景抒情诗常见意境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空寂、幽静、幽美、宁谧、朦胧、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凄清、清幽等即景抒情诗表达的情感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3.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4.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点过关训练】一、《观沧海》(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回答问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对《观沧海》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B.“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句意是:真是无比的幸运啊,让我可以用诗歌来歌咏我的志向和心情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出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不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是指什么?这两句诗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C2.星河或银河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故C错误,选C2.本题考查画面描绘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星汉:银河,天河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概括画面特点:抓住景物、地点、事件、时间、氛围、人物心情等内容故可概括:描绘了大海吞吐星辰的壮丽景象二)古诗赏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____,次写海面上的____,最后写天空中____4.自选角度,简要鉴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答案】3.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草木 波浪 日月星辰 4.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解析】3.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这两句话总写沧海全景,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波浪,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4.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豪迈的气慨二、《己亥杂诗(其五)》(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写诗人离京东行B.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C.后两句写诗人辞官归隐,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本诗构思新颖,一改历代文人对花落泪的情调,表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6.请你谈谈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的理解。

答案】5.C6.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志,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解析】5.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C项中“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理解有误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而不是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6.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二)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B.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C.诗人以“落红”暗喻自己是具有爱国情怀的志士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8.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答案】7.B8.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解析】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表述错误,诗人是因不满现实而离京,诗中“浩荡离愁”是浩浩荡荡的离愁,写出了离愁之多,因此心情应该是悲愤寂寞的,而不应是兴奋;故选B8.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得出环境描写的作用白日斜”是环境描写,描绘的是日落西斜,所以首句就运用了环境描写,点明了时间而作者此时却是满怀“浩荡离愁”,所以这这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更是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三、《望岳》(一)阅读《望岳》,完成后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阅读全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泰山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0.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诗句所呈现的画面11.《望岳》一诗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很多古代诗人的作品中都有体现,请写出其中你知道的两句诗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答案】9.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10.山上云雾缭绕,飘渺有若仙境,我的心也为之荡漾;我睁大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归巢的鸟儿,生怕错过这大自然的美景 11.(1)不畏浮云遮望眼 (2)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揣摩与表达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在反复阅读诗歌、把握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诗中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注意描述画面不同于翻译句子,不能干巴巴地解说句意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画面: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此题中把握“层云”“归鸟”“决眦”等要素,由此进行描述即可11.本题考查理解型默写,根据要求写出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即可。

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二)阅读《望岳》,完成下列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2.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发挥想象,描绘出诗中作者所望到的景象,并写出你的阅读体验14.古人在诗歌创作中,往往借山川景物抒写胸怀壮志或表达人生哲理,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答案】12.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豪迈的气概或远大的志向13.示例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望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两面这联诗句让我感到泰山仿佛有一种雄浑的主宰力量,令人震撼示例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联写望见泰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为了把这一切看个够,诗人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眼眶就像开裂一样这联诗句让我觉得泰山的景色如此令人陶醉,不禁让人流连忘返。

1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12.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据此可概括作答13.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