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科版政治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教案资料说课材料

go****e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15.15KB
约17页
文档ID:159548288
教科版政治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教案资料说课材料_第1页
1/17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顺境与逆境 第十课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 第 1 课时成亦顺境,败亦顺境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部分从对顺境的认识出发,分析了顺境与人的成长和发展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共包 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在顺境中成功”首先指出顺境的含义,然后分析顺境对我们成长和发展的 积极作用; 第二层次:“在顺境中沉沦”通过“高速公路的弯道”和“青蛙实验”,分析了顺境的负 面作用;最后引导中学生要把握好人生目标,正确利用顺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面对顺境,能以积极的心态把握顺境 能力目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顺境的双重作用 知识目标:认识顺境的不同影响;懂得身处顺境时的正确做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顺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顺境和逆境相比较,人们都喜欢顺境因 为在同等条件下,在顺境中向目标奋进,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对事业的发 展也有不利因素, 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而初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阅历决定了他们很难用辩 证的观点看待顺境,正确认识顺境的两面性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顺境” 现在的学生大都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较少经历 生活的磨难,缺乏“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切身体会,因此他们不太懂得珍惜并利用自己拥 有的有利条件。

有的青少年沉溺于顺境而不思进取,缺乏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通过本课 的学习, 要让学生学会在顺境中常存感激之心;要把握机遇努力成才;身处顺境, 居安思危 【教学建议】 1 导入 方式一:多媒体播放视频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简介、童年的经历等)通过感 受邓亚萍的辉煌成绩以及背后经历的种种坎坷,明确顺境与逆境构成了人生乐章的双重变 奏,导入新课 方式二:古诗导入,请学生分析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理解引发学生 讨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方式三: 图片欣赏导入 伴随不同的音乐分别出示一组对比鲜明的图片然后教师按照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材引言的内容去讲解、导入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顺境和逆境获得直观的感受,但这种感受 仍停留在模糊的感性认识上,下一步就要帮助学生对顺境和逆境有理性的认识 2第一层次:在顺境中成功 方式一: 第一步: 让学生列举自己在某方面取得的成功,并与同学分享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明 确“顺境”的含义 第二步: 结合教材P98图 5-1 畅所欲言日常生活中自己遇到的类似环境体会良好的物 质生活条件和长辈、亲友等对自己的关怀与帮助,由衷产生感恩之心 第三步: 让学生对比过去 (主要是父母一代)和现在 (自己) 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思考顺境对人成长的作用。

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分析说明,充分感受顺境有助于我们成功 第四步: 多媒体展示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故事,设问: 她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通过师 生共同分析, 明确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只有在主观上做到勤奋、节制和坚强, 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方式二: 第一步: 多媒体展示班上某同学的动感影集通过感受她 (他)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 明确顺境的含义 第二步: 通过“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经历”和“改革开放30 年中国成就展” 两则材料论证顺境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明确无论从个人才智、能力的发展,还是从国家、 社会、人类发展等方面,顺境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第二层次:在顺境中沉沦 方式一: 第一步:教师列举“被南开大学退学的张满意”以及“身处顺境的韩虎却走上违法犯 罪道路” 的案例, 共同分析顺境为什么会给某些人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通过真实典型的材 料印证如果主观上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顺境就会成为成长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步:请课前有所准备的同学讲述古今中外由于沉溺安逸生活,不思进取而荒废学业、 走向失败的故事大量鲜活的实例既能有力地证明顺境的负面作用,又能使学生有所体验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第三步:多媒体播放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邓亚萍退役的原因)。

通过分析邓亚 萍在巅峰时选择退役去读书的原因,总结出应该如何正确面对顺境,以积极的心态把握顺境 方式二: 第一步:阅读教材P100材料“高速公路上的弯道”和“青蛙实验”谈感想高速公路 的例子形象地说明顺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如容易使我们懈怠、不思进取和意志消沉等; 青蛙实验的结果则告诉我们在顺境面前如果贪图享乐,沉溺于安逸的生活,就会使我们精神 懈怠,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 第二步:设计名言大比拼活动“关于顺境负面作用的名言我知道”这个活动不仅调动 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明确了顺境的负面作用 第三步:结合事例“毛泽东辩证看待顺境”,启迪学生应当如何面对顺境通过小组讨 论的方式集思广益,合作探究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一方面要珍惜机遇,另一方面也要提高 警惕,居安思危,充分利用顺境这一资源,促进自我成长 二、教学课件 (积件) 要求 1将引言部分制作成两组图片或截取影像资料片段进行对比,图片分别以“阳光”和 “风雨” 为主题, 并搭配两段对比鲜明的音乐;或者播放反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生活的录 像片段、照片(可以使用教师备课系统中的多媒体资源不同的生活环境) 。

2制作多媒体课件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包括邓亚萍简介、没能留在省队的遭 遇、巅峰退役) 课件使用目的: 通过介绍学生耳熟能详又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事迹,使学生明确顺境的含 义,并怀着感恩之心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环境,把握好人生目标,正确利用顺境 3课前整理某位同学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照片,制作成动感影集 课件使用目的:选取身边同学的实例,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论据,充分论证我们现 在的生活如此美好,有着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身处顺境的我们应该更加热爱祖国,感恩 长辈、亲朋 4. 下载“青蛙实验”的flash 课件使用目的: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论证顺境对某些人产生的负面作用,启示学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生顺境时,当居安思危,不断进取,方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 呈现古今中外由于沉溺安逸生活、不思进取而荒废学业、走向失败的故事以及辩证看 待顺境最终取得成功的材料(最好能找到影视片段) (如: 被南开大学退学的张满意和哈佛 女孩刘亦婷的故事、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经历、辩证看待顺境的毛泽东等) 课件使用目的: 使用言简意赅的例证,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所学知识,在轻松活泼的 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顺境作用的能力。

三、教学资料要求 1搜集名人成才的事例(如杜牧、文天祥、周恩来、鲁迅、爱迪生等)以及正确对待 顺境的名言 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西尼加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培根 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翼;在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培根 2下载 mv或音乐感恩的心 32003 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 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中山大学)(优酷视频) 4 海南新闻网他从“小皇帝”变成“瘾君子” 初中生韩虎的家庭和睦富裕,从小家里人都把他视为“掌上明珠”韩虎聪明好学, 成 绩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就因为这一切,在家中,父母什么事都顺着他;在学校,有老师的 宠爱,使他成了同学中的中心人物,处处得宠的韩虎慢慢地变得洋洋自得,同时养成了任性、 霸道的性格和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坏习惯后来,他又迷上了电子游戏和上网,逐渐导致 上课迟到、 早退,有时候甚至发展到了夜不归宿整天混迹于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的韩虎,认 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少年,也逐渐成为其中的一员始于一次好奇, 最终他变成了一个“瘾 君子”,为了筹钱,他参与团伙抢劫勒索,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年 5. 新中国成立6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 增长贡献率居世界首位、外汇储备超过2 万亿美元、居民储蓄超过20 万亿元人民币、钢产 量创世界之最、粮食生产实现年“连增”改革开放后持续年均增长近10% 的中国经 济,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6. 在辩证看待顺境方面,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 面胜利的形势下, 毛泽东都是用李自成这个典型事例来教育党员、干部1944 年 4 月 12 日, 他在学习与时局的报告中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 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 的错误毛泽东不仅用李自成的事例教育别人,也用来警示自己1944 年 11 月 21 日,他 致信郭沫若倾诉衷肠: “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 实在值得注意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 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 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1949 年 3 月 23 日,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毛泽东曾 语重心长地对其他中央领导人说:“今天是进京赶考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 7. 中国最年轻的女副省长谢茹 2008 年 3 月 14 日,中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在步出人民大会堂的人潮中, 一位端庄的女委员格外惹人瞩目,她便是江西省新任副省长谢茹,刚满四十岁的她是当时中 国最年轻的副省长,被坊间亲切地称为“美女副省长”。

翻开谢茹的简历可知,这位1968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年出生的副省长,拥有经济学博士学历其人生轨迹可用“顺”字来形容1990 年大学毕 业,她仅用了10 年时间便完成了职称晋升中的从初级、中级到正高的三次破格2001 年当 选景德镇市副市长时,她才33 岁,成为江西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2008 年,她又成了中 国最年轻的副省长 第五单元顺境与逆境 第十课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 第 2 课时功亦逆境,过亦逆境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功亦逆境,过亦逆境”主要从对逆境的认识出发,分析逆境与人的成长和发展之间 的对立统一关系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在逆境中消沉”,让学生明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心理感受,逆境的阻碍作 用是明显的,逆境对人的成长有消极影响 第二层次“在逆境中奋进”,在明确逆境具有“两重性”的基础上,揭示在一定的条件 下,逆境和顺境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最终使学生明确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必须正视现实, 自己的人生轨迹由自己做主,只有如此,方能成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以积极的心态把握逆境,提高心理承 受力,在逆境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努力上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客观分析、正确面对逆境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逆境是客观存在、难以完全避免的;认识逆境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有不同 的影响;懂得顺境与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逆境中奋进” 从教材内容设置来看,“在逆境中奋进”是对逆境有了一 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和体验逆境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是激发斗志的源泉,引导学 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从学生思想教育来看,由于缺乏对逆境的正 确认识, 当逆境来临时, 有些学生情绪消沉低落,行为紊乱偏激, 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因此,正确对待逆境,在逆境中奋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意义重大 教学难点:“顺境和逆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初二学生的认知角度看,他 们大都缺乏辨证思维能力怎样在顺境中居安思危?怎样遇到逆境不气馁,理智分析, 勇敢 应对,变不利为有利?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构成一定难度 【教学建议】 1导入 方式一:列举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逆境,如考试失利、没有知心朋友、家庭经济困难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等通过生活情境的设置,主要让学生明确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但这种美 好的想法却不现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逆境的考验,从而导入新课。

方式二: 案例对比导入 通过勇者面对逆境能奋发、搏击而胜利的案例和懦夫面对逆境 是抱怨、退却而失败的案例对比,引发学生思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