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春天的知识有什么

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2.48KB
约18页
文档ID:309058146
春天的知识有什么_第1页
1/18

春天的知识有什么 如:春方(***);春路(***的道路);春溟(东海) 笔画数:9 部首:日 笔顺编号:111342511 五笔编码:DWJ 物候 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 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 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 对农民来说,春季是播种许多农作物的季节 立春开始,农民开始播种农作物. 节气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4月19-21日交节 气象 由于热空气开始北移,而冷空气还往往依然徘徊,此外土地、水域与空气温度上升的速度不同,春季在地球上许多地方是最多雨的季节。

在中国江南地区有著名的黄梅天气,北方多数会出现大风天气 在欧洲时常有很强的风暴,在北美洲往往出现龙卷风 天文:地球赤道与其公转轨道交角是四季更迭的根本原因春季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逐渐北移,春分之后越过赤道,太阳直射北半球 在春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由近渐远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距离太阳最近 从黄道平面看来,太阳位于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的背景上 春的成语 秋实春华 比喻德行和才华 满袖春风 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漏泄春光 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春暖花香 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笔底春风 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雨后春笋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有女怀春 谓少女爱慕异性 沂水春风 沂水:河水名,在某省***县境内,孔子出生地 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 沂水的春风 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一年之计在于春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根底。

5.有关春天的知识 1.春天(Spring) 又称为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北半球为公历3,4,5月.而南半球却是在十一月开始,如澳大利亚,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少雨. 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2.春天包括六个节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 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给 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 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上升最快的节气 ***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上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清明: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扫墓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缺陷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缺陷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 6.春季有哪些常识 春季养生五注意;1.起居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给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增大,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因为这不利于阳气生发 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溶为一体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2.饮食调养.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春季饮食应防止吃油腻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饮食过量、缺少维生素B是引起春天发困的原因之一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更旺,损害脾胃 应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3. 养足精神.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

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季节的更替期间,尤其是冬春之交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说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淤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疾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春天应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开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4. 运动养护.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生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5.保暖防寒.春天来到,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也繁殖迅速,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膜炎、肝炎等传染病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 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个冬天,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薄弱,稍有疏忽就容易感染疾病,危及安康。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此外,春天百花争艳,花粉随风飞扬,过敏性哮喘患者最容易发病,其预防方法首先是坚持身体锻炼,提高肌体抗病能力,其次要讲究卫生,消除病虫害以及杜绝病源,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户. 1、着装适宜、注意保暖 春回大地,但乍暖还寒,气候变化频繁而剧烈所以,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不宜过早地脱去冬衣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衣服 否则极易感受风寒,引发呼吸系统等疾病发生2、早睡早起,不可恋床 《内经》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天应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动,舒展形体 这样可使精力更加充分,减少困倦,还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老年人来讲,久卧最易伤气,春眠太久,不但会造成新陈代谢功能下降,致气血运行不畅,身体亏损虚弱,筋脉僵硬不舒,还容易加速脑血栓的形成 3、调节饮食、防止助火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富营养、清淡可口、甘甜少酸 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吃饭不可过饮,酒宜少喝,生冷与年糕等粘滞食品不可多食,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和煎炸熏烤等香燥之品,以免助热生火引发疖子、痤疮等发生。

4、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春天空气清新,最有利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