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应用探析摘要:计算理论线损是分析线损构成、制定降损措施及确 定线损指标的必要手段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 介绍了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指出目前各种线损计算方 法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电量潮流法计算线损的 新方法,供同行参考关键词: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配电网线损是电力部门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 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表征电力系统规 划设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只 有通过加大技术降损力度,提高技术含量以及加强管理降损 水平,走上精细管理之路,才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因此,线损的理论计算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传统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主要有:损失因数法、均方根电 流法、等值功率法、回归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ANN)1.1损失因数法损失因数法是利用日负荷曲线的最大值与均方根值之间的等效关系(即损失因数)进行线损计算的方法其计算式 为:式中,为最大电流;F为负荷损失因数负荷损失因数F 因配电网结构、损失种类、负荷分布及负荷曲线形状不同而 异,特别是与负荷率密切相关由于最大负荷电流取自电流 表,而损失因数F是由负荷率通过统计得到的,其精度不高, 因此这种算法只适用于电网规划的线损测算和35kV及以上 电压等级电网(如城市电网)的线损计算。
1.2均方根电流法均方根电流法是目前10kV配电网中最常见的理论线损 计算方法,算法原理是将线路中流过的均方根电流所产生的 电能损耗,近似于实际负荷在同一时期所消耗的电能电流 通过电力网元件(电阻为R)时产生的三相有功功率损耗为 AP = 3I2R,则该元件在24h内的电能损耗可以表示为:(2)其中是随机变量一般不能准确获得,通常可由代表日的 均方根电流代替,即:(3)其中,均方根电流法原理简单,方法易于掌握,应用广泛,但是 算法在实际应用时所需数据计算量大,而且没有考虑负荷曲 线形状的差异和负荷功率因数不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了算法精度用代表日的线损率近似系统全年 线损率误差较大,另外典型日的数据很难保证准确性,这样 又增加了计算结果的误差因此算法只适用于供用电较为平 衡,负荷峰谷差较小(日负荷曲线较为平坦)且精度要求不 高的情况1.3等值功率法等值功率法由准确级别高的电能表读数求取平均功率, 通过将负荷曲线梯形化或查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的方式获取 节点等效功率,将电能损失的计算转化为功率损失的计算, 将计算时段内随时间变化的各节点注入功率处理为节点等 值功率,用一次潮流计算来确定系统各项损耗电量。
将线损 计算问题转化为潮流计算问题,在负荷功率变化幅度不大的 情况下可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与均方根电流法相比,等值功率法依据的数据主要是从 准确级别较高的电能表中读取,并降低和简化了对数据收 集、整理的要求根据均方根电流法,若用均方根功率替代均方根电流, 代表日配网元件中的电能损耗等价为(kW • h) (4)式中一一日配网元件R中的电能损耗;——通过元件有功功率均方根(等效值),kW; 通过元件无功功率均方根(等效值),kvar; 端电压均方根,kV均方根功率(等效功率)与平均功率、的关系如式(5)所示石车和如的大小与负荷曲线的形状有关,所以称之为负荷 曲线的形状系数,反应了负荷平均值和均方根值之间的关 系平均功率可由准确级别高的电能表读数来求取5)式中AP——代表日的有功电量;AQ 代表日的无功电量在实用计算中可设Kp=KQ=K,与平均负荷系数(负荷率) 和最小负荷系数有如下关系:(6)式中Pmax 日负荷曲线最大值;——日负荷曲线平均值;Pmin 日负荷曲线最小值负荷曲线的形状系数K计算如下当平均负荷率,>0. 5时:(7)当平均负荷率〈0. 5时:(8)可由平均负荷率求等效功率,用等效功率作为各发电机 的等效输出功率或负荷节点的等效负荷功率,便可进行配电 网潮流计算,再按潮流计算求得全网等效功率损失乘以24, 可得代表日全网的电能损失。
与均方根电流法相比,等值功 率法依据的数据主要是从准确级别较高的电能表中读取,并 且降低和简化了对数据收集、整理的要求1.4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利用回归方程来模拟配电网系统中的特征参数与线损之间的关系:首先以有代表性的配电线路的线 损值和特征参数值(如配电网的月有功、无功供电量)为样本, 根据计算机潮流计算结果建立数学模型,求得回归方程;然 后利用回归方程对未计算和已计算线损的线路在运行参数 发生变化时的线损进行快速计算、分析和预测回归分析的 因变量是计算时段内的线损值(或线损率);主要自变量是所 计算电网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回归分析法可为每种典型 运行方式建立一个对应的回归方程,以快速计算线损1.5人工神经网络法(ANN)人工神经网络由大量模拟人脯的神经元互连以组成非 线性、自适应处理的网络模型,每个神经元接收到输入信号 后,根据权值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并最终输出目标信号;然后 将神经网络输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再反传回神经网络, 对权值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使神经网络的输出值与样本实 际目标值之间的误差逐步缩小并最终收敛至目标值通过大量样本对人工神经网络反复进行学习训练后,人 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 这一功能,建立一个配电网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选定配网 的月有功、无功电量,配电变压器容量及线路长度4个特征 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为月总线损;再提供足够的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后就叮在参数与线损问建立准确 的映射关系,从而得到一个高精度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系统 配电网中各线路的结构及运行参数存在差异,所以为了减小 误差,可根据用电性质、线路的结构参数或运行参数来分类 以建立不同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这种算法不需考虑电网的复杂结构,精度高,是理论线 损计算方法的新研究领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理论 计算目前有BP模型算法、RBF网络算法等2、电量潮流法计算法由于目前各种线损计算方法均存在局限性,因此提出采用电量潮流计算配电网线损的方法首先应绘出网损线路结构图和等效电路图,然后利用变电站24h记录的有功和无功电量,通过高斯一塞德尔法计算各节点电压,迭代3次后,将 其结果作为牛顿一拉夫逊法的初值,继续迭代直到小于预先设定的误差为止利用计算所得各节点电压值计算每条线路每小时的线损,通过累加得出日线损和年线损,根据计算结 果和线损考核指标提出降损措施2. 1高斯一塞德尔法潮流计算髙斯一塞德尔法计算电力系统潮流方程为⑼将式(9)进一步展开:高斯一塞德尔法的迭代求解步骤如下。
1) 根据已知网络参数形成导纳矩阵2) 给出除平衡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电压3) 计算PQ节点电压把各节点电压的初值代入式(10), 求出各PQ节点电压4) 计算PV节点无功功率PV节点无功功率是未知量, 用式(13)求PV节点电压需先计算无功功率,将电流用导纳和 电压表示为(10)(5) 每次迭代完成后,应根据给定的任意小数占作收敛 性检验:(11)由此可知,高斯一塞德尔法原理简单,每次迭代的计算 量比其它方法小,对初始值没有特殊要求,但收敛速度慢对 于病态系统该方法往往难以收敛因此,可将高斯一塞德尔 法作为潮流计算的最初方法为牛顿一拉夫逊法(牛顿法)提 供初始值2.2牛顿一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牛顿一拉夫逊法为数学上解非线性方程式的有效方法 其特点是把非线性方程式的求解转变为对相应线性方程式 的求解牛顿一拉夫逊法比高斯一塞德尔法具有计算速度 快、收敛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计算潮流的方法牛顿一拉夫逊法计算潮流主要步骤如下1) 先形成导纳矩阵2) 设置除平衡节点外的各个节点的初始电压3) 初始值代入功率误差方程和电压误差方程,计算各 节点功率及电压偏移量3、结语综上所述,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快 速、精确地计算出配电网线损。
通过不断深入地研究配电网 理论线损计算,寻找出能够满足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要求的 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理论线损,促进降损节能,电 网规划设计,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企业运行管理水平和 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1DL/T686-19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 导则[S]. 2000.[2] 罗高慧.配电网的网损计算与降损措施分析•安徽电 力,2005.[3] 张家红.配电网降损措施探讨[J].云南电力技 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