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大漠孤烟直 篇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诗之笔,描情状物,或雅淡或浓丽,或洒脱或缠绵,或雄浑或柔婉,或概括或细摹,或写实或夸张,各得其宜,皆可贵,惟以二者兼而有之,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为最难能最堪许王维这两句诗之所以成为状景名句,正因为它达到了二者兼备相谐的艺术境界 诗句极写大漠、长河的平坦空阔,从而描绘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外大自然的景色其精工神奇之处,首先在于对塞外广袤无垠地区空间的高度艺术概括:“大漠”“长河”四字,力重万钧、雄浑硕博,是大笔涂抹,把这两个大自然形象概括得那么真实、自然、确切、鲜明;且简洁而又巧妙地使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因为“漠”之大,才见“河”之长;正由于“河”之长,方显“漠”之大,“大”“长”二字,平凡中显奇伟,如铁柱掷地铿然作声 接着“孤烟直”“落日圆”,分别对“大漠”“长河”作别出心裁的形象刻画这是概括性的细描,夸张而兼写实大漠”何以形其大?“长河”何以状其长?正因为沙漠广阔无垠,所以视线所及的烽烟使人觉得笔直但是诗人实际上不是为写烽烟而写烽烟,而是通过“孤烟直”,以衬托说明“漠”之“大”;若无“孤烟直”,“漠”之大无以名状。
至于“落日圆”之于“长河”,作用近同,但有所异长河”若无“落日圆”,其作用仅仅是“大漠”的衬垫而已,就不可能与大漠共同构成一幅广袤旷阔而又雄奇壮丽的塞外图正因为“落日圆”,“长河”的形象才显得那么巨硕壮丽,与“大漠”相辅相成 篇二:1大漠孤烟直 故事开始于1211年,蒙古第一次攻金国 赵朗 26岁 萧迦若 27岁 萧天蕊(1205年)10岁 完颜珣(从嘉)金宣宗 完颜守绪(1198年)13岁 耶律阿海 耶律秃花 石抹明安 木华黎 耶律履 杨夫人 耶律楚材 苏夫人(苏轼孙女) 耶律留哥(1211年降蒙) 萧也先(1211年降蒙)23岁 卫绍王1213年被杀,完颜珣即位, 1214年岐国公主(卫绍王之女)和亲,嫁给成吉思汗 五月 金宣宗迁都(汴京) 曾祖父 北宋徽宗三子 赵楷 状元皇子 1127年被俘五国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