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英国城市学院早期发展的因素分析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08KB
约7页
文档ID:209730753
英国城市学院早期发展的因素分析_第1页
1/7

英国城市学院早期发展的因素分析 4.以应用学科建设为主,注意文理交融城市学院在开办之初,考虑到地方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十分注意开设应用性学科和课程如梅森学院1881—1891年10年间,开设的学科课程主要以理工科为主,因为这些科目最受学生欢迎值得注意的是,梅森学院在以工科为主的同时,也注意保留人文学科课程以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学院在1892—1893学年至1897—1898学年的6年中,人文学科的学生数与科学学科学生数相差无几,甚至在1897—1898学年,人文学科还超过理工科人数(见表3)表3 1892—1897学年梅森学院科学和人文学科学生数(单位:人)[23]学年科学学科(Science)人文学科(Arts)1892—18935754481893—18945814771894—18955365591895—18965855531896—18976284921897—1898626773有趣的是,在城市学院中,学生感兴趣的学科还出现了从科学学科向人文学科转移的现象如1881—1882学年,在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中,排前四位的都是科学科目;1892—1893学年,排前四位的有2门人文学科(见表4)。

表4 梅森学院学科受欢迎程度变化: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24]1881—1882学年至1891—1892学年1892—1893学年至1897—1898学年123456789101112131415化学物理学生理学数学法语地质学植物学英语语言学德语拉丁语英国文学动物学工程学希腊语冶金学1234567891011(并列)11(并列)131415法语(5)④地质学(6)数学(4)英语语言学(8)物理学(2)化学(1)德语(9)英国文学(11)拉丁语(10)工程学(13)动物学(12)希腊语(14)植物学(7)冶金学(15)生理学(3)资料来源:IVES E, DRUMMOND D, SCHWARZ L.The First Civic University: Birmingham 1880—1980[M]. Wiltshire: University Press,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000: 60.伯明翰大学也产生了同样的现象该校在1919—1938年间,人文学科学生数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科学科目的学生数却呈下降的态势(见表5)表5 伯明翰大学1919—1938学年学生总数及学科分布情况(单位:个)[25]年份科学人文医学与牙科商业与社会研究法律合计1919—19246283552578613261925—1929505489182572612591930—1934498522330884614841935—1938446395423108611433城市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突出应用性学科的建设,同时也注意发展人文学科,正因如此,城市学院才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异军突起,为后来建成英国乃至世界著名大学奠定了学科基础。

城市学院形成了英格兰高等教育的新形式,它们设置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新课程,古典课程和数学依旧存在,但不再占有重要地位,“其他文科,如英国文学、历史和经济学地位开始凸显,自然科学得到刻意培植,技术课程开始在高等教育课堂得到尝试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新的诠释随着新领域的竞争,这些学院很快突出了作为科学、历史和社会研究中心的地位[26]5.以应用研究为主建设应用科学研究中心办学之初,城市学院领导人就十分清楚大学肩负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使命一所纯粹教学型大学,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27]利兹约克郡学院章程明确将“促进知识的增长和传播知识”(the advanc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作为利兹的约克郡学院办学目标[28]这些“地方学院(provincial colleges)在研究方面付出的努力超过牛桥大学[29]不过,早期英国城市学院的科研没有沿袭牛桥大学的传统,而是以应用科学为主为了促进科研,他们派教授去德国大学和技术学院学习,带回了德国大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做法正因为城市学院对应用研究的重视,这些学院很快成为应用科学某一领域的研究中心,如利兹学院成为纺织业研究中心,利物浦学院成为钢铁研究中心,伯明翰学院成为酿酒业研究中心等。

[30]6.以学生需求为本采取灵活的办学形式这方面的表现有二:一是采取日制(day class)和夜校(evening class)办学形式并举的做法当时不少16—20岁的青年白天上班,无法到校上课,夜校可满足他们的需求城市学院建立初期就十分清楚,“夜校不仅可拓展学院的社会服务,同时可吸引地方生源”31]事实证明在城市学院办学初期,夜校学生在学生总数中占相当比例如1864年欧文斯学院日制学生有127名,夜校生却有312名[32]1884—1885学年,欧文斯学院日制学生393人,夜校学生565名;其他学院也差不多,约克郡学院1874年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中,日制生194人,夜校269人;1879—1880学年招收的夜校生655人,几乎是日制生(339名)的两倍[33]二是修业年限长短灵活、具有弹性学生可只读一个学期,可以连续读、也可以间断读,满足了各类学生的需要(见表6)表6 1889—1890学年至1892—1893学年梅森学院学生就读的学期数量情况[34]就读学期数量男生(%)女生(%)合计(%)1个学期42.955.749.32个学期(连续就读)29.526.127.83个学期(连续就读)16.15.210.64个学期(连续就读)7.13.55.32个学期(间断就读)l.83.52.63个学期(间断就读)1.82.62.24个学期(间断就读)——1.80.95个学期(连续就读)0.9——0.46个学期(连续就读)——0.80.47个学期(连续就读)——0.80.47.积极吸纳捐赠以增加办学经费城市学院办学以应用学科为主,需要大量经费购置实验仪器设备,但19世纪末城市学院的学费不高,办学经费是城市学院初期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相关对策中,积极吸纳社会各界资助是当时城市学院的主要措施这方面,早期几所城市学院都获得了成功如欧文斯学院从建院到1886年,除创办人捐的10万英镑外,其他各界捐款达40万英镑[35]利物浦大学学院1884年时争取到各界捐赠18万英镑[36]从组成成分看,捐款者中有商人、工厂主、工程人员和法律人士等;捐赠款额多少不等,少的捐款只有100英镑,多的上万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捐款极大缓解了城市学院办学经费不足的困难8.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发展一所学院发展成为大学,尤其是要发展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瞄准目标长时间不间断地奋斗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设备等物质资料建设、科研水平的提升、管理经验的积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经费的筹措,尤其是学院的文化和学术氛围的提升,往往需要师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懈努力多数英国城市学院从创立到获得办学许可证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其中,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Owens College,Manchester)成立于1851年,到1903年独立建成曼彻斯特大学时已走过52年历程;利兹的约克郡学院(Yorkshire College,Leeds)1874年建立到1903年建成利兹大学历时29年;布里斯托尔的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Bristol)1876年建立到1909年布里斯托尔大学成立历时33年;伯明翰的梅森学院(Mason College,Birmingham)1880年建立到1900年建成伯明翰大学历时20年;利物浦的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Liverpool)1881年建立到1903年建成利物浦大学历时22年。

要强调的是,这仅是从创立到升格为大学所花费的时间,而不是它们从一般高校到著名大学所花的时间综上所述,英国城市学院早期的良好发展得益于内外部的有利因素其中,外部因素是重要的,但内在因素更为重要没有城市学院自身的努力,再好的外部条件或机会也没用可以说,正是英国城市学院积极发挥内在因素的作用,再加上外部有利因素的支持,英国城市学院早期才能茁壮成长,历经岁月的磨炼和积淀才成为著名大学笔者认为,虽然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处的环境与英国城市学院早期发展的环境有很大差异,但从英国城市学院早期发展的历程中亦可获得相关启示要根据各校自身情况选择发展或突破方向,瞄准确定的方向,制定好切实有效的措施,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就一定能够建成高水平地方本科院校英国城市学院早期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重视,英国城市学院早期如果没有在注重应用学科发展的同时注意人文学科发展,就很难有英国城市学院今日的成就与辉煌注释:①由于这些学院的建筑以红砖为主,因此被称为“红砖学院”利物浦大学西班牙籍教授皮尔斯(E. A. Peers),在以特拉斯科特(B.Trascot)为笔名的专著《红砖大学》(Red Brick University)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

参见B.Trascot. Red Brick University[M].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td, 1943.②本文的“早期”指城市学院从建立到升格为大学之间的阶段③《2015年泰晤士英国大学排名》(2015 TIMES UK University Ranking)所列123所英国大学中,6所早期城市大学的位次分别为:伯明翰大学15,利兹大学17,布里斯托尔大学19,谢菲尔德大学21,曼彻斯特大学28,利物浦大学36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500强中,英国6所早期城市学院入围,且名次靠前:曼彻斯特大学38,布里斯托尔63,谢菲尔德、伯明翰、利兹和利物浦四所大学在100名至150名之间④括号的序号是该学科1881—82学年至1891—92学年间的序号参考文献:[1]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M].毛立坤,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43.[2][3][4][5][6]WHB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M].方廷玉,吴良健,简征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53,183,207,208,213.[7][30]徐辉,郑继伟.英国教育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85,186.[8][17][19][21][22][23][24][25][34]IVES E, DRUMMOND D, SCHWARZ L. The First Civic University: Birmingham 1880—1980[M]. Wiltshire: University Press,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000: 65, 43, 67, 24, 49, 68,60, 252, 68.[9][12][13][14][31][33][35][36]JONES D R. The O。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