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陆海复合国家海权发展的特点与困境

j****9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44.44KB
约5页
文档ID:47789323
陆海复合国家海权发展的特点与困境_第1页
1/5

OCEAN WORLD 51ocean worldPB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1陆海复合国家海权发展◎ 刘中民 王百灵“如果一个国家处于这样一个位置上,即既用不着被迫在陆地上奋起自卫,也不会被引诱通过陆地进行领土扩张,那么,由于其面向大海的目的的单一性,与一个其四周边界皆为大陆的民族相比,它就具备了一种优势一个国家发展海权,首先直接取决于其地理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战略优势,使之成为国家海权的基础条件之一有学者将影响国家海权发展的地理资源归纳为:(1 )海岸条件:一个国家拥有的海岸线的长度、弯曲度;港湾和港口的特征;海岸的温度,是温暖的还是封冻的(2 )出海通道:即通过海洋到达其他地方的通达性多维、宽敞、安全的出海通道,对海上力量在近海和远洋的自由使用是至关重要的(3 )海岸间的地理联系:主要指濒海国家濒海国家的海岸线可能分成几个部分拥有两个部分以上海岸线的濒海国家,如法国和俄罗斯,从实际情况看,海岸线的分隔往往使其力量不能集中使用(4 )岛屿、半岛、陆地对边缘海的封闭情况:可以分为全封闭、半封闭和开放性三种。

全封闭海区如意大利的特点与困境OCEAN WORLD 51ocean world52 OCEAN WORLD海权论衡ocean world52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3ocean world52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3的边缘海,俄罗斯的黑海和波罗的海海区;半封闭海区最典型的是中国大陆海区,其边缘为岛链所包围,战略地理条件欠缺;开放的边缘海不存在通往大洋的战略地理障碍(5 )基地或者战略据点国家的商船队和舰队在海外活动时,必须拥有基地作为停泊、交易、补给、避风和维修的据点,对远离本土的船只尤其需要基地,因为力量随距离的递增而衰减如美国海军作为美国海权的支柱,建立了由本土基地、前沿基地和机动基地组成的世界上最为庞大、完善的基地体系,遍布全球(6 )战略纵深客观地讲,海权发展的地缘政治条件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关的地理环境因素是否有利于海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这一问题又突出地体现为海洋国家(指岛国或较少受陆地疆界困扰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和陆海复合国家(既有陆疆又有海岸线的一类国家,如法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发展海权的不同条件。

对此,马汉在其海权六要素的分析中,首先分析了地理位置的影响,并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处于这样一个位置上,即既用不着被迫在陆地上奋起自卫,也不会被引诱通过陆地进行领土扩张,那么,由于其面向大海的目的的单一性,与一个其四周边界皆为大陆的民族相比,它就具备了一种优势这一点,作为一个海洋强国,英国就拥有对于法国与荷兰的巨大优势后者的力量最初就被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的必要性与为维护其独立而发动代价高昂的战争,消耗得所剩无几;而法国的政策总是莫衷一是,有时尚能明智,有时就十分愚蠢,这无论从其海洋还是大陆计划看都是如此这些军事行动徒费了民脂民膏,而如果明智与持续地利用其地理位置却能增加财富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关于地理因素对于国家海权影响的分析尚属于一种静态分析,就海权发展战略而言,地理因素对于海权发展影响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对于地理因素利弊的战略处理和安排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都很难长期做双料强国,因为任何国家的资源都难以同时成功地支持两个方向的战略努力,战略集中是在国家竞争中生存和取胜的前提我国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概念,陆海复合国家主要是指濒临开放性海洋、背靠较少自然障碍陆地的一类地区欧洲面向大西洋地带(包括法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此类国家的典型代表。

从近代以来的历史看,这些国家多处在海陆势力的夹击之下,面临两个方向的战略压力和吸引,资源、力量因此配置分散自ocean world52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3 OCEAN WORLD 53ocean world52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31 6 世纪以来,它们一直处在与海陆两大势力的不断较量中,在陆上介入欧陆的权势纷争,在海上致力于发展贸易和殖民利益近代以来世界军事力量发展的历程已经证明,在大陆国、岛国和大陆濒海三种国家类型中,大陆国家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邻国的强弱和对外政策导向,其国防力量主要由陆军构成,并主要用于对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保卫和边疆的防御岛屿国家的地缘关系相对简单,它们与邻国之间大多领土相望而不相接,或者只是存在距离较近但相互连通性差的相隔关系,因此不存在直接来自邻国的安全威胁总结目前学术界较具代表性的观点,陆海复合国家地缘政治的普遍性缺陷在于:(1 )陆海复合国家通常面临战略选择方向上的两难法国和西班牙作为显赫一时的强国都有过海陆两个方向的发展机遇,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来自海洋和陆地的双重诱惑,受到双重诱惑的法国和西班牙都曾试图采取二者兼顾的路线,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都很难长期做双料强国,因为任何国家的资源都难以同时成功地支持两个方向的战略努力,战略集中是在国家竞争中生存和取胜的前提2 )双重易受伤害性陆海复合国家的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它们在海上和陆上都容易受到攻击1 7 世纪下半叶荷兰与英法两国轮流开战,法国和西班牙这样的强国在霸权战争中也不时手忙脚乱地海陆两个方向同时应付,经常为此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对于小国或走向衰落的国家来说,双重易受伤害性表现得最为明显克服这一弱点,既需要运气,也需要极高的外交技巧和谋略3 )服务于战略目标的国家资源分配分散化陆海复合国家无论是面临战略选择的两难,还是受到双重易受伤害性的困扰,归根结底反映了一个资源分配分散化的问题出于国家防御的基本需要,它们必须努力在海陆两个方面的发展保持一定平衡,有限的资源因此被分散使用总的来看,陆海复合国家在成为两栖强国方面只取得了局部的和暂时的成功,资源的不集中妨碍了它们在任何一个发展方向上取得成绩4 )陆海复合这一地缘政治特征对一国的战略决策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海权或陆权国家而言,地缘政治特征的单一性带来了决策的简易性和政策的稳定性而陆海复合国家由于存在海陆两个方面的发展机遇,故需要高超的决策者选定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发展道路。

所ocean world54 OCEAN WORLD海权论衡ocean world54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5ocean world54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5以,决策者是否拥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对国家前途至关重要在这个意义上讲,陆海复合国家的兴盛与否常常受到较强的个人因素的影响上述分析的结论是,“陆海复合国家的真正强国之路在于:避免陷入两难困境,积极创造条件,把战略方向定于海上,并不排除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在陆上有所作为 当与陆地邻国进行战争时,濒海强国如果避免与海洋强国的战争,集中力量对付来自陆地的进攻,也不会使陆地邻国占多大便宜但濒海强国如果同时与海陆强国对抗,就会冒相当大的风险历史上所有的濒海强国都是被海陆强国联盟打败的历史经验表明,濒海强国宜把防止海陆强国结盟反对自己作为重要的地缘战略任务正是受上述地缘政治缺陷制约,陆海复合国家的地缘战略选择多具有如下特征:(1 )侧重陆海兼顾与平衡濒海强国既有陆地邻国,又被海洋国家视为潜在对手,安全威胁常常来自陆地和海洋两个方向在安全在既要注意对付来自海上的威胁,又要注意对付来自陆邻的威胁。

濒海强国两方面的发展需求和安全上两方面的隐患使其奉行陆海兼顾战略西班牙通过率先向海上发展而成为一个殖民帝国,西班牙的强大引起陆邻法国和海上强国英国的仇视,使西班牙不得不兼顾陆上和海上的利益与安全法国、德国和俄国等濒海国家在近现代都遇到类似问题,也都实行陆海兼顾的地缘战略2 )陆海兼顾中有重点濒海强国在实行陆海兼顾战略时一般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在兼顾中有重点从地理条件和地缘环境影响来看,濒海强国通常根据自己的濒海度和陆海邻情况而确定陆海兼顾的重点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濒海度显然大于德国俄国濒海度虽然较大,但它的濒海部分主要是面向北冰洋的,而北冰洋常年冰封,利用价值不大,而俄国其他方向的濒海度较小,且极易受到封锁因此,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历史上在陆海兼顾中大体能够海陆平分秋色,而德国和俄国更侧重陆地从时间顺序上说,濒海强国面临海洋强国和陆地强国的双重挑战,主要战略方向时常在陆地与海洋之间摇摆不定由于海洋强国挑战的存在,濒海强国无法像内陆国家那样专顾陆地;由于陆地强国的存在,濒海强国又不能像海洋强国那样专顾海洋对于地缘环境所施加的这一战略困境,濒海强国在坚持陆海兼顾时通常注意根据威胁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或侧重陆地方向,或侧重海洋方向。

在来自陆地威胁较小时适当集中力量向海洋发ocean world54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5 OCEAN WORLD 55ocean world54 OCEAN WORLD OCEAN WORLD 55展,在来自海洋威胁较小时又适当集中力量向陆地发展但是,在现实中,如何把握国家地缘战略侧重方向的时机和幅度需要高超的战略智慧3 )防止海陆强国联合包围濒海强国既有一定的陆地空间可以周旋,又有海洋屏障和海洋通道可资利用,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海洋强国海军强而陆军弱,其强大的海军即使能够夺取制海权,对濒海强国实行海上封锁甚至歼灭其舰队主力,但仍难以占领其国土当与陆地邻国进行战争时,濒海强国如果避免与海洋强国的战争,集中力量对付来自陆地的进攻,也不会使陆地邻国占多大便宜但濒海强国如果同时与海陆强国对抗,就会冒相当大的风险历史上所有的濒海强国都是被海陆强国联盟打败的历史经验表明,濒海强国宜把防止海陆强国结盟反对自己作为重要的地缘战略任务4 )保持军队结构平衡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国家的地缘环境是影响军队结构的重要因素在空军出现以前濒海强国的军队结构主要是陆海军的地位和比例问题,空军出现后则是陆海空三军的地位和比例问题。

除用于支援陆海军作战的空军技术战术有所不同外,海洋空域和陆地空域并无明显区别,因此空军在支援陆海作战时易于进行灵活转换海洋和陆地是两类不同的地理环境,不能以陆军夺取制海权,也不能以海军夺取制陆权因此,即使在今天濒海强国在军队结构上也要注意陆海军的平衡问题如果畸轻畸重,就可能使国家在面临不同威胁时束手无策例如,集中力量发展海军,在面临陆上强邻突然进攻时就可能置国家陆地安全于危险境地反之,如集中力量发展陆军,在国家海洋权益面临严重威胁时也会束手无策因此,濒海强国在和平时期就要注意保持陆海军平衡,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结构均衡的军队由于濒海强国的主要威胁时常摆动于陆地海洋间,濒海强国在主要应付来自陆地威胁、以陆军建设为重点时,不能过分忽视海军;在主要应付来自海洋威胁、以海军建设为重点时,也不能过分忽视陆军海军建设周期长、海军丧失容易恢复难,更应放在一上长远的历史时期内加以规划,使之循序渐进、逐步增强从理论上讲,尽管陆海复合国家在战略安排上可以遵循侧重陆海兼顾与平衡、陆海兼顾中有重点、防止海陆强国联合包围、保持军队结构平衡等原则,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战略仍然深受其地缘政治缺陷的影响和制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