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一、学习要点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M 〔X〕A〔g 〕 Au N AR ~ 10 -10 m , No=6.022 × 1023/mol12 C的质量1u 1.66054 10-27kg12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 粒子散射理论:1 2 Ze2库仑散射理论公式:b 24 0 M vctg2(3) 原子核大小的估量 散射角 :4Z e2rm- 151 2Ze22〔14 0 Mv 0- 141 〕,sin2粒子正入射: rm二、基本练习1.挑选,24 0 Mv 0rm ~10- 10 m(1) 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 10 -8 -10 -13A.10 cm; B.10 m C. 10 m D.10 m(2)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依据 粒子散射试验中:A. 绝大多数 粒子散射角接近 180 B. 粒子只偏 2 ~3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 D. 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3) 用相同能量的 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 . 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 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 第 1 页,共 2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A. 1/4 B . 1/2 C . 1 D. 24 一强度为 I 的 粒子束垂直射向一金箔,并为该金箔所散射;如 =90°对应的瞄准距离为 b,就这种能量的 粒子与金核可能达到的最短距离为:A. b; B. 2b; C. 4b; D. 0.5b;2.简答题( 1)简述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的要点 .( 2)简述 粒子散射试验 . 粒子大角散射的结果说明白什么?其次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一、学习要点 :1.氢原子光谱:线状谱、 4 个线系(记住名称、次序) 、广义巴尔末公式 ~ R〔 1 1 〕 、 光谱项 T n R 、并合原就: ~T 〔m〕T 〔 n〕m2 n2 n 22.玻尔氢原子理论:〔1〕玻尔三条基本假设的试验基础和内容(记熟)〔2〕圆轨道理论(会推导) :氢原子中假设原子核静止,电子绕核作匀速率圆周运动422rn 0 na0 n , a02 040 0,529 A ;;2meZ e2 Z me e21En 〔4〕 2 me0 2Z2 e42n 2R hcZ 2n2hcT n, n =1 .2.3〔3〕试验验证:( a)氢原子 4 个线系的形成 R2 42 mee , ~R Z 2 〔 1 1 〕〔 4 0 〕 2 h3 cm 2 n 2 第 2 页,共 2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非量子化轨道跃迁h 1 mv2 〔E2En 〕( b)夫-赫试验: .结果及分析;原子的电离电势、激发电势3.类氢离子(He , Li,正电子偶素 . 原子等)(1) He+ 光谱:毕克林系的发觉、波数公式、与氢原子巴耳末系的异同等〔2〕理论处理:计及原子核的运动,电子和原子核绕共同质心作匀速率圆周运动M me, 正负电荷中心之距4 0 2n 2 .M me1 2 Z 2e4rn 2e Z1能量 En〔 〕4 0 22n 2,里德伯常数变化 RAR1 meM4.椭圆轨道理论p n , En〔 1 〕2m Z 2e4e,a240 n 2 ,bna , n1,2,3, ; n1,2,3, , n4 0 22 n2mZe2 nn 肯定, E n 肯定, 长半轴肯定, 有 n 个短半轴, 有 n 个椭圆轨道 (状态),即 E n 为 n 度简并;二、基本练习1.挑选题〔1〕如氢原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为 n 的能级 ,当产生能级跃迁时可能发生的全部谱线总条数应为:A . n-1 B .n〔n-1〕/2 C .n〔n+1〕/2 D .n〔2〕氢原子赖曼系的线系限波数为 R,就氢原子的电离电势为: A . 3Rhc/4 B. Rhc C.3Rhc/4e D. Rhc/e〔3〕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 H 线,就至少需供应多少能量( eV). 第 3 页,共 2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A.13.6 B.12.09 C.10.2 D.3.4〔4〕用能量为 12.7eV 的电子去激发基态氢原子时 ,受激氢原子向低 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显现几条光谱线(不考虑自旋) ;A.3 B.10 C.1 D.4( 5)已知一对正负电子绕其共同的质心转动会临时形成类似于 氢原子的结构的 “正电子素 ”那么该 “正电子素 ”由第一激发态跃迁时发射光谱线的波长应为:A . 3 R /8 B.3 R /4 C.8/3 R D.4/3 Re〔6〕依据玻尔理论可知,氦离子 H + 的第一轨道半径是:A . 2 a0B. 4 a0C. a0 /2 D.a0 /4e〔7)在 H + 离子中基态电子的结合能是:A.27.2eV B.54.4eV C.19.77eV D.24.17eV〔8〕夫—赫试验的结果说明:A 电子自旋的存在; B 原子能量量子化 C 原子具有磁性;D 原子角动量量子化9. 下 图 表 示 从 基 态 起 汞 原 子 可 能 的 某 些 能 级 ( 以 eV 为单位),总能量为 9eV 的自由电子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子碰撞,碰撞之后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以 eV 为单位)可能值是什么?(答应忽视 汞原子动量的变化) ;能量 ( eV )A. 0.2, 1.4, 4.1; B. 2.3, 3.5, 4.1;C. 0.2, 2.3, 4.1; D. 1.4, 0.2, 3.5;0- 1.6-3.7-5.5-10.4 基态 第 4 页,共 2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3.简答题( 1)用简要的语言表达玻尔理论,并依据你的表达导出氢原子基态能量表达式 .( 2)说明以下概念:光谱项、定态、简并、电子的轨道磁矩、对应原理 .4.运算题1 正电子与电子相遇可形成一类氢结构的电子偶素;已知正电子与电 子的质量相等, 电量相等但符号相反; 假设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对电子偶素适用, 试运算其基态的能量与第一玻尔轨道半径 (略去体系的整体运动);E 1 c 2 , 1 m1 2 2 eeE11 1 m c 202 21 13.6eV26.8 eVme me1 0r aa 5.29 102 nm2me.楮书 P76--77 〔2〕 〔5〕 〔7〕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一、学习要点1.德布罗意假设: E h2.测不准关系: x p x2, p h, t E ;23 量子力学对氢原子的处理l轨道角动量 pl l 1 ,l0,1,2,, n 1, l 称为轨道角量子数,轨道角量子数 l =0 1 2 3 4 电 子 态 s p d f g 第 5 页,共 2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原 子 态 S P D F G能量 En〔 1 〕 2m Z 2e4R hcZ2ehcT n, n =1 .2.34 0 22 n2 n 2lz轨道投影角动量 pml ,mll , l 1 ,,0,1,,l 1,l,称轨道磁量子数,表征轨道角动量对外场方向的取向第四章 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一、学习要点1.碱金属原子光谱和能级〔1〕四个线系 :主线系、第一辅线系(漫) 、其次辅线系(锐) 、柏格曼系(基)共振线、线系限波数、波数表达式2 2R R RZ R Z nn〔2〕光谱项 T 2 2 2n l n2 ; nnn l , Z Zn l(3) 起 始 主 量 子 数 Li:n=2 ; Na:n=3 ; K:n=4 ; Rb:n=5 ;Cs:n=6 ; Fr:n=7〔4〕碱金属原子能级 .挑选定就 l 1〔5〕原子实极化和轨道贯穿是造成碱金属原子能级与氢原子不同的缘由2.电子自旋〔1〕试验基础与内容:电子除具有质量、电荷外,仍具有自旋角动量 pss s 1, 〔s1 称自旋角量子数)和自旋磁矩s2eps , sm e3 B .自旋投影角动量p szms , ms1 称自旋磁量子数2 第 6 页,共 2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2〕单电子角动量耦合:总角动量 p jj j 1 , jl 1 , l 20,称总角量子数;总角动量的投影角动量p jzm j , m jj, j1 ,l21 , , j。